李伊雯
(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 廣東 茂名 525000)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需求變得越來越嚴格,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搖籃,要能夠積極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在實際高校教育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審美素質往往具有較為嚴格的要求。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審美素質的重要途徑。而音樂劇也屬于一種特殊的音樂教育教學資源,在近些年來高校音樂教學中逐漸具有越來越廣泛的教學應用。為了能夠發揮音樂劇的音樂教學資源優勢,教師要及時掌握音樂劇的基本特點,能夠尋求音樂劇和音樂教學之間的契合點,以適宜的教學呈現方式將音樂劇展現在學生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對音樂劇產生興趣的同時,不斷提高音樂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音樂審美素養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作為高校音樂教師,在促進音樂劇融入音樂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培養學生音樂劇欣賞能力、即興創作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從而促進高校音樂教學的層次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大多數音樂劇通常以戲劇藝術、舞蹈藝術以及音樂藝術為主要元素。在糅合的過程中,為觀眾帶來別具一格的藝術審美體驗。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藝術審美價值在不斷發生變化,對藝術審美體驗具有更為嚴格的要求。而在此之間,音樂劇也隨著時代發展而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藝術作品,無論是《艾薇塔》、《悲慘世界》還是《真愛不死》等音樂劇,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在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音樂劇的藝術形式也在發生變化,然而音樂劇的藝術價值始終在世界藝術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地位。音樂劇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由于音樂劇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價值,且符合大眾審美需求,所以上至高齡人群、下至青年人群,普遍對音樂劇具有一定興趣。這是因為音樂劇中不僅具備了一定的專業音樂元素,廣受專業人群的歡迎,更在音樂審美方面契合普通人群的審美需求,具有雅俗共賞特點。
音樂劇具有極其豐富的藝術價值與審美感染力,高質量的音樂劇往往可以給觀眾產生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與聽覺沖擊,使觀眾的審美體驗相較于普通的音樂、影視作品而言具有更為濃郁的特點。尤其在我國音樂劇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對音樂劇的美聲、唱法的局限性在不斷被打破,越來越多音樂劇在唱法方面體現出不拘一格的特點,給民族音樂唱法的融入產生了相應契機,使音樂劇在糅合民族音樂中形成更為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音樂劇情感表現與人物刻畫過程中體現出極強的藝術沖擊力,給觀眾產生的藝術感染力將會變得更為深刻。
眾所周知,我國具有多種戲劇藝術形式,各地戲劇藝術形式各自具有不同特點,其中京劇、越劇、評劇、秦腔、豫劇、黃梅戲更成為了中國公認的六大戲劇藝術類型。但是音樂劇與之并不同,大多數音樂劇并沒有較為鮮明的地域性特點,音樂劇中往往具有較強的現代性特征,使音樂劇的藝術形式往往不會拘泥于單一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尤其在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中,現代音樂劇舞臺表演的科技手段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使音樂劇的舞臺表演效果和藝術觀賞性得到顯著提升,音樂劇的商業發展形成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現階段的高校音樂教學中,將多種音樂形式與音樂教學資源融入其中,已經成為了高校音樂教學創新的重要途徑,而在此之間音樂劇深受高校學生的歡迎與認可,音樂劇的融入可以促進音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更具藝術審美體驗。在實際音樂教學中,可以借助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式。在融入音樂劇資源中,充分體現出高校音樂課堂的生態性。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推廣應用往往會受到阻礙,主要原因在于多元化任務環境的創設相對比較困難,難以激發學生對任務驅動教學場景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但是在音樂劇的融入與應用中,可以充分借助音樂劇中的故事情節與表揚場景,使高校音樂教學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中擁有更為豐富的教學素材,并加強音樂表演任務的設計工作,使學生對音樂教學活動的參與感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效盤活音樂課堂氛圍,為學生形成生態性音樂課堂體系,以促進音樂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在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過程往往十分重要,對促進課堂教學趣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課堂師生互動交流過程,能夠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在營造教學情景、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基礎上,為師生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空間,以促進音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很多學生對音樂劇情有獨鐘,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喜歡的音樂劇引入其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質量,對提升音樂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樂劇融入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還可以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使學生加深對音樂表演技術技巧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可以在師生共同參與音樂劇表演中,顯著改善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師生關系,在營造良好的互動交流氛圍中,使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得到明顯提升。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由于音樂劇中具有較強的開放性、互動性特點,將其融入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空間,有利于學生在音樂劇表演過程中不斷發展自身綜合素質與藝術素養。
對高校音樂教學而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受學生歡迎的音樂課堂活動中,發展學生藝術審美價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與發展,所以高校音樂教育又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在教學過程中融入音樂劇內容,可以使學生在了解音樂劇所表達的情感元素和價值理念過程中,發揮高校音樂教學的素質教育功能,從而幫助學生完善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學生的思想價值理念得到改善與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音樂的本質是為了表達情感,因此音樂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而通過音樂審美教育,可以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音樂素養不斷得到提升的同時,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在教學中融入音樂劇內容,可以從中引導學生了解音樂劇在表達內在情感方面的方法技巧,使學生逐漸學會如何利用音樂表演傳遞作品中的情感內涵價值,有利于學生在音樂劇欣賞表演的過程中,學會主動觀察生活、積累情感經驗;在日積月累的精神陶冶中,發展音樂素養與文化修養,從而充分體現出高校音樂素質教育功能的真正價值。
音樂可以是社會各類知識的交融結合產物,在音樂藝術形式的展示過程中,可以有效激發情感,給人們帶來相應的藝術體驗。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音樂藝術并非是一種單獨的藝術個體,而是充分融合舞蹈藝術、美術藝術、戲劇藝術或美術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使音樂藝術魅力變得更為獨特。音樂使舞蹈和美術進行有機結合,給人們在內心深處帶來深刻的感知體驗和審美認知。因此在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音樂劇,可以將音樂作為核心內容,使學生在音樂劇創作實踐活動中,通過音樂劇的編創以融合多類藝術表演形式,為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教學體驗。由于音樂劇中具有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能夠充分體現出音樂的直觀性理解,使人們在欣賞音樂劇的同時,對音樂劇的內涵價值具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和理解。故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劇藝術編創能力,使學生善于運用各類音樂素材,在合理選擇音樂素材中,為音樂劇創造形成良好的基礎環境。通過音樂劇創編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顯著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在發展學生藝術修養、培養音樂審美能力方面更體現出重要的教學應用價值。一般在音樂劇編創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選擇編創以劇情為主的音樂劇,從嘗試編排一些簡單的戲劇片段入手,在其中體現出自己的校園生活,甚至可以從各類社會現象中進行編創,在音樂劇內容中可以結合劇情、情感表達需求以適當增加音樂和舞蹈,在以改編模仿為主的音樂舞蹈融入中,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對音樂劇的編創能力。
對高校學生而言,對各類社會生活、新聞實踐可以通過互聯網新聞、報紙等途徑進行了解,而在直觀展示這些新聞信息中,可以借助音樂劇的形式,在激發學生了解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對音樂劇的藝術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因此在音樂劇融入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善于聯系生活實際,將日常生活經歷和音樂劇創編進行結合,在實際音樂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在觀察日常生活中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并將這些想法融入音樂劇藝術中,從而體現出音樂劇的情感表達功能。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和生活的關注習慣,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音樂習慣,使學生在生活中深刻體會到音樂的魅力與價值。比如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音樂活動,通過音樂會、音樂劇表演等音樂活動,幫助學生從中得以了解更多音樂知識,為學生在音樂劇的創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礎條件。在此之間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在各類途徑中積極收集音樂材料,并將這些音樂材料進行整理與歸納,在課堂教學中主動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往往可以幫助學生不斷積累更多音樂信息、形成良好的音樂習慣,為今后的音樂劇學習構建良好的基礎條件。
我國現階段的音樂教育事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暴露出了許多弊端問題,而音樂人才對理論的實踐操作能力較為薄弱屬于其中的典型問題。在高校音樂教學中,人才培養目標應當以能力目標為主,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音樂劇和音樂教學的結合過程,往往導致教師過于依賴舞臺表演而忽略技能水平的提升。在音樂劇排練過程中,教師關注的僅僅是引導學生練習相應的音樂技巧、訓練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但是實際的音樂劇舞臺表演情況往往十分復雜,實際教學缺乏對音樂劇的排練模擬表演,導致許多學生在音樂劇的學習過程中,盡管可以在音樂舞廳中有良好的排練表演效果。但是一旦走上正規的表演舞臺,實際表演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狀態。而這一問題對高校音樂教學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即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對音樂劇的專業技能基礎,還要培養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使學生的音樂表演理論操作能力得到更進一步地提升,因此必須要積極開發專業實踐課程資源,使音樂劇資源得以充分融入音樂教學工作中,以促進學生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學習自主創作音樂劇,善于將外部音樂劇資源與現實生活進行相互結合,使音樂劇的創作過程體現出本土化特點,同時還要在班級以及整個年級中成立音樂劇表演制作團隊,使學生能夠在自編自導自演過程中,對音樂劇的創作、排練制作有著更多的了解與認識,懂得音樂劇創作的基本要素,使學生在音樂劇的創作排練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舞蹈藝術、戲劇藝術以及各類表演技術的認知,為學生營造更為良好的實踐活動空間,從而促進學生對音樂劇的掌握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從整體上來看,高校音樂教學在現代化社會中,必須要及時跟進時代發展要求,能夠在人才培養方面關注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水平。音樂劇屬于音樂藝術發展的重要形式,將音樂劇融入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可以促進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得以不斷優化現代音樂教育,促進學生音樂素養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