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長灝
2021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發展循環經濟被確立為我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和基本途徑。在實踐中,循環經濟對加快促進我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作用顯著,已成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
在生態文明視野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應被轉化為人民的行動自覺。2022年,教育部印發了《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把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全面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各個層次和各個領域。加強高校循環經濟教育將發揮先導性的作用。全球循環經濟領域的重要倡導者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指出:“教育在為推動全球循環創新奠定人才基礎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國政府應當將循環經濟領域的知識納入高等教育的課程之中?!毖h經濟教育已受到全球許多高校的重視并開設了相關課程。盡管本科階段的循環經濟教育正在全球興起,但總體來看,循環經濟課程仍主要集中在工程和環境學科的研究生階段。當前,迫切需要通過加強高校循環經濟教育,為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人才基礎。本文對全球循環經濟教育領域文獻進行檢索梳理,從循環經濟教育的特點、教學內容和方法三個方面進行歸納分析,并提出深化高校循環經濟教育的建議。
在世界范圍內,循環經濟被認為是一門為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的新興前沿學科,并成為一些高校開展綠色環保教育的核心內容。循環經濟教育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多學科交叉。循環經濟課程涉及生態學、環境科學、系統科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內容,具有鮮明的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可以啟發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措施,從而有助于擴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同時,多學科交叉的特點能夠吸引不同專業的學生加入課程學習,有助于更多學生建立循環經濟的思維方式。循環經濟教學實踐表明,主修工程、經濟、政策以及法律專業的學生積極選修循環經濟課程,對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自己的研究領域非常感興趣。
二是實用性強。循環經濟是兼具理論和實踐應用的學科,能夠直接影響現實世界的活動。研究表明,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普遍感受到循環經濟知識與實踐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這有助于學生在接受循環經濟教育后,直接將所學知識用于對現實世界的觀察和思考,更好地體會循環經濟思維方式和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
三是與國情密切相關。循環經濟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是在不同國情下展開的。研究表明,將循環經濟知識與國情緊密結合,對于提高循環經濟教育的質量十分重要。循環經濟教育應立足于我國國情,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所學知識在我國應用的背景、意義以及對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循環經濟仍在不斷發展,因此設計出最新的循環經濟課程內容通常十分困難,應當根據是將循環經濟作為通識課程還是專業課程來確定教學的內容。全球循環經濟教育涉及的內容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從基本知識框架來看,主要包括循環經濟及產業生態學的概念內涵及發展歷程、生命周期分析、物質流動分析、產業代謝、為環境設計(生態設計)、延伸生產者責任、清潔生產、生態效率、產業共生、生態工業園、生態農業、可持續消費等。
二是從基本工具和最普遍采用的教學內容來看,物質流動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為環境設計通常被認為是構成循環經濟工具箱的基本工具。一些循環經濟教學研究指出,使學生理解這些方法遵循的理念比學習具體使用這些方法的技能更重要,強調應重點使學生理解這些方法的概念、原則和作用。生命周期分析、產業共生和生態工業園是被最普遍采用的教學內容。生命周期分析是國際通用的表征產品環境信息的工具,能夠系統量化產品或系統全生命周期資源耗竭、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等環境影響,日益成為助力政府和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手段,因而得到廣泛應用。產業共生和生態工業園作為循環經濟理論的主要實踐形態,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構建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部分內容通常是循環經濟課程中實踐應用部分的核心內容,也是被教學實踐證明的最吸引學生的內容。
三是從新出現的教學內容來看,物流運輸和綠色建筑被有些高校納入循環經濟的教學內容。我國《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中,也特別強調了物流運輸和綠色建筑的內容。此外,有些循環經濟教學中還納入了仿生學的主題。
循環經濟教育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密切相關??沙掷m發展教育不僅強調學生獲得學習成果,包括知識和理解,還強調獲得情感成果,如價值觀、態度和行為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采用廣泛的教學方法對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教育至關重要,需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轉向更具互動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沙掷m發展教育為循環經濟教育提供了教學方法的借鑒?;诋斍皣H循環經濟教育領域的文獻,循環經濟的教學方法可被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在通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方面,主要包括講授、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講授被認為是高校使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向學生明確傳達事實信息。循環經濟領域涵蓋了很多新概念,采用講授的教學方法非常有必要。然而,講授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被動的方法,側重于單向傳遞信息。循環經濟教學中,將講授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會獲得更好的效果。小組討論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教學中經常采用和有效的方法,在循環經濟教學實踐中,采用小組討論能夠促進不同專業背景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有效互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案例分析用于探討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循環經濟知識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丹麥卡倫堡的循環經濟實踐是循環經濟教學中被廣泛采用的經典案例。我國循環經濟實踐中也涌現出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案例,如廣西貴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通過對國內外典型案例進行具體分析和比較,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理解循環經濟的實踐。
二是在輔助教學方法方面,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實地考察是循環經濟教育中學生最感興趣的環節,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實地考察經常面臨地理位置、時間限制、經費支持、參觀企業對安全的考慮等挑戰。因此,在實際循環經濟教學中普遍采用具有較大難度,尤其是對本科教學而言。此外,有高校在教學中使用了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方法,如耶魯大學將Second Life這種虛擬學習工具引入循環經濟教學中,將其作為傳統的實地考察方式的補充。新加坡在循環經濟教學中采用在線地圖(如谷歌地圖)來識別企業的地理位置,學生通過企業網站獲取相關信息,結合地理位置和數據分析,識別企業之間潛在的產業共生關系,從而形成生態工業園區的設計方案。這種方法充分利用在線資源,使學生通過將循環經濟知識用于項目設計來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是對講授和小組討論方法的有益補充。
總體而言,目前循環經濟教育已經體現了一定程度的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今后還需要采用更廣泛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獲得認知成果的同時獲得循環經濟的價值觀、行為方式等情感成果。
深化高校循環經濟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重要需求和必然趨勢,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普及高校循環經濟通識教育。為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對循環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應以更加廣泛的方式推進高校循環經濟教育,為本科生開設循環經濟通識課程是必然的選擇,尤其是為所有專業的學生在大一或大二期間開展循環經濟教育。這可以使他們在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建立循環經濟的思維方式,從而促進他們在今后的專業學習中通過與循環經濟結合實現創新。
二是加強循環經濟教育與思政要素的有機結合。教育部2020年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并強調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循環經濟教育與課程思政具有天然的聯系,應充分挖掘循環經濟課程內容中的思政要素,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突出價值塑造,引導學生在生態文明視野下,實現課程知識學習和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塑造的有機結合。
三是豐富循環經濟案例資源。豐富的案例資源是提升循環經濟教育質量和深化案例教學法的基礎,我國已經涌現出一批極具特色的循環經濟案例,并受到國際循環經濟領域的關注。這些案例中,有些已被確立為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并向在校學生及社會公眾開放。在今后的循環經濟教育中,應結合課程知識體系的設置,對案例信息進行廣泛收集并分類整理,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對案例企業或園區開展實地考察。同時,相關部門應激勵這些優秀案例,尤其是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不斷加強網站信息化建設,制作并上傳視頻等資料。這樣,既可以為推進我國循環經濟教育提供豐富的案例信息,又可以向社會充分展示企業自身循環經濟實踐的特色和成效,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