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欄



逼近“奇點”
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黑夜的長空,從持續數年的資本寒冬,到2022年底的“出圈”,再到今年的“爆火”,人工智能已經無限逼近發展的“奇點”,猶如一場技術的狂歡,席卷全球,震撼著世界上每一個角落。
量變終將引發質變。在足夠量級的數據堆砌下,“智能涌現”的結果變得合情合理。
谷歌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柯潔,AI畫作《太空歌劇院》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上擊敗眾多人類畫作獲得一等獎,ChatGPT 4完成并通過了四大會計行業執業資格考試,平均得分高達85.1……
眾多值得載入史冊的事件節點、新消息層出不窮,新動向占據版面,國內科技大公司紛紛高舉旗幟,創業者躬身入局。如今,再沒有比投身AIGC賽道更為重要的事情。沉寂了近三年的科技公司發布會現場開始人滿為患,AI初創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3月,百度發布關鍵產品“文心一言”;騰訊正在加速推進去年12月發布的大模型“混元”;4月,阿里發布“通義千問”;華為在做“盤古NLP模型”;快手、美團、京東、網易等互聯網公司,科大訊飛、商湯等人工智能公司,OPPO、vivo等智能硬件公司,都發布了自己的大模型。
另有不少人宣布投身AI大模型創業,其中不乏連續創業者如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搜狗輸入法前CEO王小川、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
所有人仿佛重新置身于曾經熱血沸騰的青春年代。人們沉浸其中,追逐著完美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觸及未知的邊際。
一路向左,一路向右
如果粗略地將此次投身AI的方向分類,可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構建底層大模型的企業,這無疑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機會只屬于為數不多的“明星”創業團隊和大公司;另一類則是在應用層深耕的企業,對于大多數創業者來說,應用層是更具吸引力和可行性的領域。通過理解用戶和企業的需求,利用AI大模型的開放能力構建各種應用,提供切實解決問題的服務與方案。
“面向AI時代,所有產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級。”阿里張勇在發布會上堅信。換言之,即每個行業都值得用AI重構一遍,而當前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仍處于早期階段,未來的潛力和可能性仍然無限。
這一輪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大爆炸,宛如一幅奇幻的長卷,勾勒出人工智能無盡的潛能。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只是這幅畫作中的一抹綺麗的亮色,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等文生圖應用同樣激發了無數人的想象。
AI角逐的下一場戰役會在哪里?或許就是能夠實現對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的理解和生成能力的多模態技術。不難想象,在教育、娛樂、醫療、智能交互等領域,多模態技術將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重構場景只是第一步。
科技革命并非在遙遠的天際,屬于無數企業與創業者的機會,已然到來。
繁華背后
五一勞動節,科技巨頭IBM宣布:暫緩可以被AI取代的崗位招聘,約7800人將被永久淘汰。
然而,IBM并非個例。根據4月12日的一份截圖顯示,中國知名4A廣告公司藍色光標發出郵件,要求全面停用文案外包并改用生成式AI。贊意廣告公司的CEO烏東偉也做出了類似的決定,宣布停止外包分鏡插畫崗位,并采用Midjourney等AI工具作為替代。此外,大量游戲公司解雇原畫師的消息在互聯網圈廣為傳播。
有網友留言:“幾百上千萬人類畫師人生幾十年的努力,都成了AI這個火箭升空的燃料,短暫劇烈華麗的燃燒后成了高高飛起的火箭身下漸漸散去的煙霧。”
無數人從最初ChatGPT橫空出世的喜悅中回神,逐漸演變成焦慮,不過只用了半年時間。如何主動擁抱變化,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擺在無數從業者面前的難題。
與此同時,AI全新的欺詐手段也在國內蔓延開來。
在最近的一起案件中,騙子利用智能AI換臉和擬聲技術騙取了受害人的信任,僅用10分鐘就騙走了430萬元;有人利用ChatGPT編寫虛假新聞以獲取流量并進行不當牟利;疑似AI換臉的“楊冪”“迪麗熱巴”在直播間銷售產品……
隨著AI技術掀起新一波落地潮,AI深度偽造內容在全球范圍內病毒式傳播,引起了整個社會的強烈擔憂。
在這個環節上,法律和行業規范的制定變得不可或缺。歐盟已將深度合成技術納入現有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等法律框架進行規范。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家也已制定了相關的人工智能犯罪制裁法律法規。在國內,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今年4月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于5月10日結束了公開征求意見的階段。
不法應用與技術發展始終形影相隨,規范技術應用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戰斗。如何實現對技術的善治,將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課題。
結語
在變革中,我們不可否認技術的雙刃劍本質,技術發展有便利、創新和進步,往往也伴隨著挑戰、隱憂與風險。在AI不斷前行的征途中,我們應始終保持謙遜與深思,不被光芒所迷惑,用智慧駕馭劍刃,以法律和規范為舵,方能引領科技向著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行。
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