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捷興


來源:深圳特區報
近年來,廣東深圳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動作頻頻。8月5日,深圳重磅發布3個工作方案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對標最優最好,一系列具體舉措針對經營主體發展的問題和難點,更加注重企業和居民個人體會和感受,并細化量化任務清單,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劉志成表示,深圳“三箭齊發”優化營商環境,是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各項舉措有利于進一步激發活力和發展動力,加快高質量發展。
政務服務更便捷,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深圳市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打造產權保護更有效、準入制度更完善、市場競爭更公平、信用體系更健全、要素配置更高效、政務服務更便捷的市場化營商環境,全力保護和培育經營主體,更大力度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各類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深圳始終把支持經營主體發展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加快形成最適宜產業發展的生態。近年來,深圳各區各部門各單位不斷創新思路、優化流程,提升服務效能,各類暖心舉措層出不窮。
“深i企”為廣大企業提供政策精準直達、政務一窗辦理、供需撮合對接等一站式涉企服務,被國家發改委在全國進行推廣;深圳市南山區從細節入手,企業設立當天就能領取到“南山創業包”,配置營業執照、公章、稅控盤、政策手冊等必需品……
優越的營商環境不斷釋放紅利。2023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商事主體超405萬戶,同比增長6.3%,總量和創業密度保持全國第一。
如今,在《深圳市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中,深圳繼續發力,圍繞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要素配置、政府管理服務等重點領域提出了23項重點任務,將進一步厚植經營主體發展的肥沃土壤,努力把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深圳最閃亮的金字招牌。
企業發展更安心,良法善治提信心穩預期
《深圳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從完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推進規范文明監管執法、推進嚴格公正高效司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等提出20項具體舉措,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以高質量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從調查問卷關于“對政府部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建議”的反饋情況看,受訪者最希望“把執法司法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反映出經營主體對執法部門“規范用權、降低影響”的高度關注和急切需求。
貿易投資更便利,全面提升競爭力吸引力
8月9日,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正式印發《“前海港企貸”業務操作指引》,標志著“金融支持前海30條”中“前海港企貸”措施正式落地實施。
“前海港企貸”專門支持前海合作區內符合條件的港資小微企業。8月10日,已有3家港資企業成功辦理該業務,融資金額合計1200萬元人民幣。
這是深圳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一個例證。
《深圳市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從創建開放式產業創新生態、創建全球資源要素配置國際服務體系、創建高標準投資貿易保障機制、創建高品質的宜居宜業環境4個方面制定了12項主要任務,明確將加快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持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提升深圳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深圳吸引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來深投資,全市實際使用外資416億元,同比增長10.6%。
深圳正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全方位、各領域、深層次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讓企業投資貿易更加自由便利,讓居民個人工作生活更加便捷和高品質,加速集聚更多企業、產業、資本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