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山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明確提出了“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戰略部署和實踐要求。政法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法工作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規律和本質要求,蘊含著科學的政法工作理論,是政法工作現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政法工作的生動實踐,是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建設的時代主題和實踐要求。
一、堅持系統觀念,推進政法工作系統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政法工作現代化建設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幸福安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必須從戰略的高度上科學謀劃和系統思考,運用體系化方式推進,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
一是從發展全局出發謀劃政法工作。政法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科學定位政法工作,將政法工作貫穿于改革發展穩定全局中,在“五位一體”總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推進,突出政法工作的全局性。在政法工作實踐中,要從黨和國家發展大局出發,以“國之大者”為重,摒棄孤立僵化封閉思想觀念的束縛,克服本位主義思想局限和部門利益的壁壘限制,更好地發揮政法工作的制度優勢。
二是統籌兼顧協同推進政法工作。實踐經驗表明,政法工作具有促進發展和維護穩定的雙重作用,是發展和穩定的“平衡器”。要注重從發展與穩定、打擊與防范、治標與治本等方面統籌推進政法工作,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同時確保社會發展的生機活力。要注重發揮政法工作打防一體的職能優勢,在提升打擊管控效果的同時提高社會風險預測預防水平。要注重發揮政法工作標本兼治的功能價值,在強化末端治理的同時強化源頭治理,依法全面化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二、遵循發展規律,推進政法工作科學化
規律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聯系,認識和把握規律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應對好各種復雜局面,關鍵是要提高對規律的認識,善于運用規律來處理問題。政法工作應當不斷適應新時代發展變化新要求,遵循社會發展運行的一般規律和法治建設的特殊規律,從一般事務中發現問題、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端倪、從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中把握邏輯,不斷提高政法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一是從政法工作的普遍規律入手筑牢使命。政法機關是國家政治機關和專政機關,政治性是政法機關的第一屬性,這是政法工作的共性原則和根本規律。政法機關要始終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法工作實踐中不折不扣地貫徹黨的基本理論路線和方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場,從根本上回答并解決了政法機關“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一根本問題,要堅持執法為民、司法為民,在政法工作全過程中忠實踐行群眾路線、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作為檢驗實踐工作的最高標準。
二是從政法工作的特殊規律入手發揮職能。政法工作是黨領導政法單位履職專政職能、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既是一項整體性工作,也涵蓋了各政法單位的具體工作。要注重發揮公檢法司各政法機關的職能屬性,按照不同層級、不同地區政法機關的工作運行方式、工作重心把握政法工作的特殊規律,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提高各政法機關的工作時效性和針對性。
三、堅持厲行法治,推進政法工作法治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要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政法機關是國家法治建設的生力軍,是法治建設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必須帶頭崇尚法治、遵守法治、厲行法治。
一是運用法治思維筑牢思想基礎。法治思維是按照法律邏輯思考、分析和解決各種問題的思維方式,是將法治理念、法律知識、法律規定付諸實施的認識過程。政法工作實踐中,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夯實敬畏法律、依法辦事、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的思想基礎,確保政法工作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必須堅決抵制特權思想,堅決同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現象和行為作斗爭。
二是運用法治方式維護公平正義。法治方式是政法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要堅持以法治為是非曲直的判斷標準,在法治的框架內分析矛盾、處理問題。在執法司法實踐中,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司法,始終貫徹和體現出法治精神、法治原則和法治理念的要求;要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通過運用法治方式,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行政執法決定、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緊跟科技步伐,推進政法工作智能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智能化是政法工作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和手段保障,是政法工作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一輪科技革命為政法工作拓展了空間和領域,提供了精準的治理手段,同時也深刻改變了政法工作的理念和思維方式。政法工作必須主動融入科技發展的浪潮之中,大力推進政法工作的智能化發展。
一是以新技術應用提升政法工作的效能。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科學技術具有人類智力難以企及的精度、準度和速度,深刻影響和改變著現實社會和現實生活。政法工作實踐中,要轉變傳統思維定式,樹立科學技術就是戰斗力、競爭力的觀念和認識,提高信息化建設的水平,推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轉型升級。要利用物聯網等技術實現社會管理要素的高效配置,對社會活動進行精細化的治理;要利用圖像分析、聲音識別等科技手段實施案件偵查、線索分析,提高疑難案件偵破效率;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警情案情進行數據分析,精準研判治安形勢、防范隱患風險。
二是網上網下治理并重拓寬政法工作領域。新技術運用催生了虛擬的網絡社會。網絡虛擬社會已經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網絡虛擬社會出現的問題同樣影響著國家和社會的安全和穩定。政法工作必須堅持網上治理與網下管理二者并重,兼顧網上網下兩個大局,綜合運用法治手段和科技手段懲治利用網絡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信息安全、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五、鍛造過硬本領,推進政法隊伍專業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政法隊伍過硬能力和本領是政法工作現代化的基礎和依托,是具體落實各項政法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打造政治鐵軍。政法隊伍必須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確保對黨絕對忠誠。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加強思想理論武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銘記黨的宗旨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強化黨性鍛煉砥礪黨性修養,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彰顯政法隊伍政治本色。
二是提高專業素養,打造專業團隊。政法隊伍的專業素質就是競爭力和戰斗力。要切實增強政法隊伍整體專業本領,提高辦案水平和質量。著重加強法律業務培訓和執法辦案實踐歷練,在加強知識培養的同時強化能力培養;創新服務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增強政法干警掌握群眾心理、運用群眾語言、靈活運用溝通技巧化解群眾矛盾糾紛本領。提高改革創新能力,善于在實踐中創造性開展工作、破解難題;要增強應對輿情能力和本領,把握好應對輿情的時機、節奏及方式,切實提高輿情應對的實效,確保政法工作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要提升敢于擔當的本領,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于挺身而出,在改革攻堅等硬骨頭面前主動迎接挑戰。
(作者:中共長春市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