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幸真
入汛以來,我省多地出現強降雨,汛情不斷升級。8月1日至4日,舒蘭市雨強破歷史極值,強降雨范圍較大。開原鎮、七里鄉、金馬鎮等鄉鎮更是出現較大汛情,部分村莊被淹、農田被毀、房屋倒塌,萬余群眾緊急轉移、生活遇困、財產受損。強降雨天氣持續,汛情刻不容緩,防洪壓力倍增……關鍵時刻,吉林市委調派消防救援人員、公安干警、民兵、醫護、電力等1980余人支援舒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聞“汛”而動、向“汛”而行,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舒蘭市金馬、開原、七里3個鄉鎮受災嚴重,吉林市委組織部指導舒蘭市組建基層組織工作專班。截至8月11日,舒蘭市7個受災鄉鎮建立應急臨時黨組織94個,在49個村屯路口安排專人值守,協助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萬余人次,開展消殺55.4萬平方米,幫助2377戶5511名群眾返家。全市奔赴基層支援防汛搶險救災的黨員干部達到2萬余人。在防汛救災一線,我們看到了眾多心系群眾、向險而行的黨員干部;眾多沖鋒在前、熱血奔赴的武警官兵;眾多不畏艱難、勇于擔當的各行業領域工作者……這些平凡的身影,眾志成城,堅決保障受災群眾的安全和基本生活,奮力奪取防汛救災和恢復重建的全面勝利。
嚴防死守? 災后無疫
災情發生后,舒蘭市衛生健康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上級主管部門全力支援,全系統干部職工24小時在崗待命。同時組建衛生應急隊伍,奔赴受災鄉鎮,積極開展醫療救援工作。
為確保災后無大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一時間抽調業務骨干,分組深入受災鄉鎮,對農戶、商戶、醫療機構、學校、安置點等開展全面消殺。集中安置點是消殺工作的重點區域。針對先后設置的10個安置點,市疾控中心開展了病媒生物密度監測工作,對每個房間、垃圾點、小型積水點等位置設置蚊蠅監測點位,監測蚊蠅密度,對安置點重點區域的外環境進行鼠密度監測,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為強化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市衛生健康局主動作為,通過懸掛條幅、印發宣傳手冊、設置LED電子顯示屏、開設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加大對災后衛生防疫知識的宣傳力度。開展線上線下汛期安全知識、汛期健康知識、災后環境和衛生處置要點等培訓會議,提高作業效率。配備先進醫療設備,組建醫療服務隊,深入村屯為全市受災群眾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和心理疏導服務。同時,市疾控中心為村民現場講解災后防病、消毒、飲食、用水等方面的知識,提高群眾災后防病意識,引導群眾自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增強自我防病意識和能力。
市疾控中心組織專業人員,前往受災鄉鎮開展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備用井水質監測工作。開展傳染病疫情相關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工作,實行傳染病疫情零報、日報制度,做好對于傳染病的監測預警。
截至8月21日,累計派出消殺人員3311人次,消殺11608戶,累計消殺面積115.4234萬平方米,配送保障藥品和消毒物資等共19091盒(瓶),同時深入村民家中現場指導示范配比濃度、操作方法,發放宣傳單,口頭指導災后注意事項,普及洪澇災害后防疫知識。為了防止蚊蠅孳生,在受災村屯的垃圾點、污水溝噴灑吡丙醚顆粒200袋、水乳劑80瓶。
“飲用水安全關系到群眾的身體健康,洪災發生后,我們一直在進行水質監測。”舒蘭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美玉介紹,本次受洪水影響的平安鎮、七里鄉、開原鎮、金馬鎮、新安鄉、水曲柳鎮共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76個,水毀飲水工程16個。截至8月21日,13個飲水工程已搶修完畢。自8月6日起,累計采集水樣128個,其中出廠水67個,末梢水60個,井水1個,122個水樣已出結果。針對檢測報告結果第一時間深入水井房給予現場技術指導,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發放漂白精片指導用法。同時也為使用小井供水的居民發放漂白精片,指導水消毒及注意事項,并宣傳飲用瓶裝水,注意手衛生等防疫知識,以防止發生腸道傳染病。
舒蘭市各部門積極做好災后衛生應急各項工作,加快受災基層醫療機構恢復重建進度,切實為受災群眾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堅守“災后無疫”的工作底線。
水退人進? 保路暢通
舒蘭市金馬鎮是本輪舒蘭強降雨中受災較為嚴重的地區。8月4日凌晨1時,吉林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接到吉林市住建局搶險救援指令。不到一個小時,一支由16名黨員、11輛自卸車、5臺裝載機、5臺挖掘機、10輛平板拖車組成的救援隊伍迅速集結,出發趕往金馬鎮受災區。
從舒蘭市前往金馬鎮,勝利橋是必經之路。由于強降水導致河水水位暴漲,兩側道路路基已基本被洪水沖毀,勝利橋隨時有垮塌的風險。
5日7時許,水位下降,黨員突擊隊立即開展工作。“通路是救援的先決條件,路通了救援力量才能進得去,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就能得到保障。”吉林市政建設集團副總經理、黨員突擊隊隊長王亮說。
為了盡早讓救援隊伍前往鎮里開展救援,黨員突擊隊成員幾乎沒合過眼。6日19時許,填筑好3000余立方米山皮石后,勝利橋水毀路段搶通,滿載著救援物資的車輛向前方駛去。
8月9日22時,由吉林市漢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數家路橋建設施工企業抽調骨干力量組成的道路搶修突擊隊,經晝夜連續搶修奮戰,舒蘭市開原鎮連接青松林場最后3公里水毀道路和橋涵得到修復。至此,因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導致中斷多日的七青線終于全線貫通。
8月10日,舒蘭市金馬鎮最后一段水毀路段搶修完畢。至此,舒蘭市285公里水毀公路、22處阻斷道路通行點全部搶通。
愛心匯聚? 守望相助
災情發生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善款和救災物資陸續抵達舒蘭市。
舒蘭市廣大政協委員積極投身搶險救災一線,通過不同方式、不同途徑為抗洪救災獻計出力。截至目前,全市政協委員個人為此次災情捐贈物資價值16萬元,捐款9萬元。
8月8日,磐石市金秋農藥有限公司了解到舒蘭汛情情況,第一時間委托舒蘭市愛民農資為青松林場定向捐款10萬元。
8月11日,由長春市、吉林市、松原市、通化市的新疆籍在吉務工群眾組成的馳援小隊代表新疆人民向舒蘭災區群眾送來了親手制作的200箱(1萬份)特色烤馕、165箱方便面、50箱礦泉水,表達了對災區群眾的真摯情感。
8月11日,洋河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價值40萬元的物資抵達舒蘭市,用于支持災后重建工作。洋河股份吉林事業部總經理吉啟毅說:“我們密切關注著舒蘭災情,希望此次捐贈能為災后重建盡一份力。”
8月12日,溫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捐贈的2000條毛巾被、2000條棉被、30組排水泵、17箱藥品、2000個生活應急包運抵舒蘭。
8月12日,吉林省河南商會捐贈的第一批物資運抵舒蘭。包括大米500袋、面粉100袋、油100桶,總價值10萬余元。商會將根據災區物資需要,繼續籌集,幫助舒蘭災區渡過難關。
8月12日,法連萬家法律服務中心、吉林廣律律師事務所、吉林證律律師事務所向舒蘭捐贈了1000箱礦泉水,200箱方便面,并印制了一些防詐騙宣傳冊和防汛自救宣傳冊。
8月13日,吉林省天喜商貿有限公司向舒蘭市捐贈礦泉水1200箱、桶裝方便面500箱、電水壺200個、電熱鍋100個。
……
愛心捐助還在持續進行,善意匯聚成一雙有力大手,幫助災區渡過難關。
除了物資捐贈外,各地志愿者、醫療隊也火速集結,奔赴災區。舒蘭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聞“汛”而動,組織藍天、果實、弘德、心益、含蕾5個社會公益組織,發動志愿者1274人次,積極投身應急搶險、人員轉移、物資募集和運送等搶險救災工作中。
吉林市中心醫院和吉林市人民醫院各派出25名醫護人員,組成醫療隊馳援舒蘭。省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省疾控中心、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市疾控中心、吉林市舒蘭精神病醫院也紛紛派出精銳部隊,奔赴災區。白衣天使們經過十余天的奮戰,圓滿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務。
還有更多社會各界沒有留下姓名的愛心人士和慈善組織,默默擔起危難當頭義不容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守護災區平安,慷慨逆行。
多方減損? 助農定心
強降雨給舒蘭市農作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減輕參保農民損失,舒蘭市迅速組織財政、農業等單位和相關保險公司摸排農作物受災情況,加快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工作,以最大程度、最快時效降低農戶損失。
8月13日下午,舒蘭市農技專家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冒雨來到開原鎮大興村,對村民徐正福家的稻田查勘定損,為下一步農業保險理賠做準備。
徐正福是大興村的種植大戶,為抵御風險,他每年都會參保農業保險。今年,他種植的309畝水稻因汛情大幅度減產,徐正福的富泰家庭農場此次災后損失約300余萬元。
記者和他交談時被他的樂觀態度所感染。“有政府和金融保險機構的支持,怕什么。”“土層受損不嚴重,還能繼續耕種。下一步,我打算重新購置設備,平整耕地,搶抓時機復耕。”他最后表示:“只要能干肯干,以后沒問題。”
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賁志杰說:“我們公司第一時間來到現場查看,開通了綠色理賠通道,將在兩周之內把受災農作物的理賠款打到受災農戶銀行卡里,確保把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8月23日,在開原鎮新開村災后復耕補種的田地里,鎮農業農機科負責人董志輝和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的專家們正在觀察小蘿卜和櫻菜的出苗情況,向農戶普及過水田地病蟲害的應對方法,并為他們送來后續播種需要的種子。董志輝介紹,洪災過后,開原鎮為減少農民經濟損失,指導農民搶種秋菜。從8月16日開始,鎮里出動大型機械設備,清理農田淤泥、平整土地。補種的櫻菜、小蘿卜也已經陸續出苗,長勢良好,再過40天左右就可以全部成熟。為了保障蔬菜的銷路,開原鎮和延吉的泡菜工廠達成了意向訂單。按照目前每公頃3萬元的意向訂單價格,復耕補種將為全鎮受災農戶帶來總計約150萬元的收入。截至目前,全鎮計劃復耕補種共50公頃,預計9月初全部播種完成。
據了解,汛情發生以來,省農業農村廳成立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專班,采取“干部+專家”模式,持續跟蹤服務。針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的情況,省農業農村廳圍繞農田排水散墑、抓好糧油作物田管等6個方面,推動科學有序恢復農業生產。
民房重建? 溫暖入冬
“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恢復重建的速度。”在村民張春柱家的施工現場,舒蘭市開原鎮模范村黨支部書記趙宿春反復提示施工人員。
張春柱家位于模范村最東側,站在院里就能看見不遠處的珠琦河。張春柱說:“重建房屋,政府補助好幾萬,還給找了施工隊,對我家幫助太大啦。”
對于平時在外務工的張春柱來說,最讓他牽掛的是獨居家中的母親。得知房屋重建方案的細節后,他倍感欣慰。“老人70多歲了,腿腳不便。房子建好后,會給我們配個洗手間,還會安防盜門,比之前的房子還要好,她住著方便又安心,我出去打工也放心。”看著新房已具雛形,張春柱心里有說不盡的感謝。“鎮長、村書記一直關心我們,昨天就來了三次,還和施工隊叮囑工期和施工質量。照這個進度,不到入冬老人就能搬進新房。”
“看到村民房屋受損,心里著急。”趙宿春說,東北晝夜溫差大,再過幾個月就要入冬,得盡快恢復重建,不能讓一戶一人受凍。
水退之后,村黨支部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立即聯系相關部門進行房屋安全檢測,同時聯系施工隊,為受災村民修繕、重建房屋做準備。
8月14日,模范村已有兩戶受災村民開始重建房屋。按照計劃,全村的房屋重建工作將于9月底完工。
8月23日,在開原鎮保安村,EPS模塊新型材料房屋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建設中。為了確保受災群眾在入冬前能住上新房、住上好房,舒蘭市相關部門經過四輪入戶調查溝通,采取群眾自愿選擇的方式,推廣EPS模塊新型材料房屋建設。EPS模塊新型材料房屋的主要優勢在于保溫性能好、堅固、冬暖夏涼。此外,這些房屋具備良好的防震、防火和隔音性能,且施工周期較短。房屋重建標準為每戶兩室一廳,面積60平方米,設有室內衛生間,并包括水電、斷橋鋁窗、防盜門等14個必要項目,以確保房屋質量符合標準。
開原鎮副鎮長盧宏表示:“預計10月上旬,村民們就可以陸續入住新房。我們已向受災群眾提供了一定的應急救助、租房補助和生活必需品補助,以確保受災群眾在過渡期得到妥善安置。”
據了解,舒蘭市災后住房重建及修繕計劃預計10月20日前完成。
離開張春柱家,趙宿春接著走訪其他村民:“快開學了,得趕緊統計受災村民家孩子的情況。”
校園重啟? 盼燕回巢
面對舒蘭市的嚴重汛情,當地中小學能否如期開學牽動著學生和家長的心。值得高興的是,截至8月21日,全市55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已全部如期開學。舒蘭市第二十六中學校長段純野介紹,開學前,學校排查了學生家庭受災情況,發現25名學生家庭受災較重,學校向社會募集了3.5萬元善款,免去了這25名學生的午餐費、校車費和課后托管費用。開學季,舒蘭市第三中學全校581名學生全部正常到校,教學工作正有序開展。而就在不久前,這里還是本輪汛情中舒蘭市最大的安置點。
“為確保如期開學,學校組織全體教師提前返校,全面開展校園清淤、基礎設施修復、消毒消殺和新學期備課等工作,對宿舍和食堂等重點區域加大衛生消殺力度。”舒蘭市第三中學校校長孫國民說。
金馬鎮中心小學是此次舒蘭洪災中唯一受到影響的學校,一樓被洪水淹沒。連日來,校長楊春娟一直在學校堅守。
8月17日,距離開學只剩3天的時間。“我們已經做好了迎接學生登校準備,如期開學。”學校黨委副書記張海娜說。她和同事們提前結束暑假,返回數日前被洪水漫灌的校舍。
為了讓320多名小學生如期返校,楊春娟和教職員工們已經對校園進行了多日的重整。被洪水侵襲的操場和校舍,每天都需要進行多輪消殺。
災后重建不只是物質層面的恢復,心理疏導同樣不可忽視。“我們組織舒蘭市30名具有專業資質的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成立教育系統心理服務志愿團隊,為受災群眾和師生提供心理干預和疏導服務,幫助他們盡快重建對生活的信心。”舒蘭市教育局副局長袁淑坤說。
8月21日,舒蘭市第三中學校正式開學,教室內的瑯瑯讀書聲,再一次飄蕩在學校的上空。
責任編輯/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