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美春
(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南昌 330041)
融資是企業獲取資金的重要途徑,而投資是企業分配、利用資金的過程,因此投融資管理的質量直接決定了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和質量。目前,受投融資工作本身專業性較高、市場環境復雜、管理人員能力欠缺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在投融資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會導致企業資金流失,造成經營虧損問題,故而加強投融資風險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內容,能夠為企業的穩步運行和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投融資工作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資金是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只有確保企業資金充足,才能為自身的生產經營和長期發展提供有效保障。投融資工作從資金獲取、資金利用兩個層面出發,實現了企業資金存量和使用狀況的有機統一。在投融資過程中,規范開展風險管理工作,可以構建良好的投融資環境,對企業投融資過程中的各個要素進行約束和控制。從管理效果來看,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減少了潛在風險因素對企業投融資工作的影響,促進了企業投融資工作的規范開展。
企業的融資風險不僅包含信用風險、生產風險、完工風險,而且涉及市場風險、金融風險和環境保護風險等內容;從投資層面來看,能力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變現風險等都是企業投資風險的重要形式。這些風險不僅會造成企業資金的短缺,而且會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營風險。開展風險管理工作,企業來自投資、融資方面的風險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這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確保了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安全性。
在雙循環經濟格局下,我國出臺了較多的企業管理制度,支持、鼓勵中小企業利用市場機制進一步發展壯大,這構建了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參與市場競爭,并開展了一系列的融資、投資活動。在企業投融資過程中,規范開展風險管理工作,能從資金風險控制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優化企業的內控管理環境,這樣既能協調企業存量資金與流動資金的關系,又能憑借有效的資金獲取更高的效益,確保了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大化,推動了企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企業需要構建良好的管理環境,對投融資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目前,部分企業缺乏良好的投融資風險管理環境。一方面,部分企業的融資工作起步較晚,到目前為止,一些中小企業采用企業自身積累、親友借款的方式來獲取資金,缺乏市場融資的風險管理意識,以致在融資過程中,風險問題頻頻發生。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缺乏投融資風險管理的相應制度。受此影響,企業在投融資風險管理中缺乏相應的標準和依據,同時對于關鍵風險指標的控制不夠合理,降低了投融資風險管理的實際效果。此外,開展投融資風險管理工作需要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人員作為支撐,但是目前市場上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這些部分企業的管理者未經過系統性的培訓和學習,缺乏投融資管理經驗和風險防控技能,降低了投融資風險管理的實際效果。
投融資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活動,需要在融資、投資過程中加強審批工作的系統管理。目前,我國企業在融資審批中面臨較大困難。一是針對企業融資工作的立法尚不全面,很多融資管理的法律措施難以對融資審批工作形成有效指導。二是受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影響,增加了融資審批的難度。尤其是遇到中小型企業時,資金提供方通常需要開展一系列的調查工作,并且需要對企業的融資申請進行多層審核,這種復雜的審批流程導致企業融資緩慢,容易因融資不及時而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企業投資活動也需要經歷一系列的論證評審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減少投資風險,確保投資活動的規范性。但現實情況是,部分企業管理者的權力過大,導致投資決策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存在先投資后論證的問題,這使得企業投資審核審批工作流于形式,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投資風險。
企業應科學設計企業投融資目標,發揮這一目標的導向作用,指導后期融資、投資活動的有序開展。現階段,企業投融資目標的設計與實際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一,在投融資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對于自身戰略目標的考慮不足,同時忽視了對自身長遠投資計劃和資金需求的分析,導致企業的投融資工作存在短視行為,難以實現投融資工作與企業戰略目標的高度統一。其二,投融資是企業財務經濟活動管理的重要內容,在融資、投資過程中,企業還需要對業務實際進行深入分析。但現實情況是,一些企業的業務部門、財務部門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兩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不暢,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壘問題。這造成企業投融資過程中對業財信息考慮不足的問題,導致投融資目標設計偏差。另外,在投融資過程中,部分企業未能嚴格按照初期制定的目標開展融資與投資工作,給企業帶來較大損失。以投資活動為例,在多元化投資的大背景下,部分企業制定了發展和壯大主業投資、兼顧相關領域投資的策略,但是在后期投資中,仍有管理者將項目是否盈利作為第一考慮要素,忽視了對企業投資方向和目標戰略的綜合考慮,導致企業有限的資金集中在自身不相關或不熟悉的領域,容易產生投資風險問題。
企業投融資過程中,風險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一方面,企業投融資工作本身具有多樣性的特征,而且其不可確定性的屬性較為明顯。這使得在投融資過程中,部分風險是不可預測和監督的,對后期的投融資風險防控帶來較大的難度。另一方面,在市場作用下,企業融資、投資活動均會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如經濟政策變化、市場波動、同行企業沖擊等。這種影響不可避免且長期存在,間接增加了企業投融資的風險。另外,部分企業的組織結構難以在短期內完成優化調整,而且管理者綜合素養的提升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在短期內,企業投融資風險難以得到有效的規避和處理。
企業投融資風險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環境作為支撐。首先,企業管理者需要充分認識到投融資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了解投融資風險的多樣性和危害性,然后樹立較強的風險防控意識,高度關注企業投融資工作的開展,并在具體的投融資工作中實施風險控制,進而在企業管理者的支持下,構建良好的投融資管理環境。其次,企業需要重視投融資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在現有內控管理制度、財務會計制度的基礎上,補充完善投融資監督管理制度,并完善投融資風險防控的相關條例,明確投融資風險管理流程和標準,推動投融資工作的有序開展。最后,企業需要完善自身現有的財務管理框架,選擇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人員實施財務管理,并推動企業投融資工作的開展,有效防范投融資風險問題的發生。
要想從源頭上實現企業投融資風險的有效控制,企業管理者就需要科學設計投融資戰略,以及合理的投融資目標,增加該目標的指導性,繼而促進投融資工作的開展,確保企業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在投融資戰略規劃中,企業應對自身的經營發展狀況進行有效分析,系統考慮自身的戰略目標,結合業務需要設計相應的融資目標和投資計劃,確保投融資方向的準確性。其次,在制定投融資戰略時,企業管理者需要對經濟市場的發展狀況進行有效分析,確保自身的投融資戰略與市場規律相統一。最后,在明確投融資戰略目標后,企業需要對自身的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并有意識地進行業務轉型和升級發展,在獲取更大利益的基礎上,減少企業的投融資壓力,達到控制投融資風險的目的。
在傳統管理模式下,企業雖然開展了一定的投融資工作,但是在實際運行管理中,部分企業忽視了對投融資價值的評價,導致投融資工作未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引起了一定的投融資風險問題。一方面,在融資評價中,企業管理者不僅需要考慮企業的融資目標、融資計劃,更需要對融資的效率性、效益性進行分析。通過這些評價互動,選擇具有較高效率性、經濟性的融資方案,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基礎上,增加企業的融資效益。另一方面,在投資評價中,企業管理者需要對照投資目標與方案,對投資活動中的各種行為進行分析控制,重點考慮企業投資結果,對照投資結果與預期目標的差異,總結分析企業投資活動中的不足,并在后期的投資中將其作為風險項目加以控制,逐步減少企業投資風險,確保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為了更好地預防和應對企業的投融資風險,企業還需要協調處理融資、投資的關系,實現投融資工作的動態平衡。在此過程中,管理者需要將企業投資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加強對這些投資活動中重點環節和要素的管理。例如,在投資決策中,企業應組建專門的投資管理小組,安排專家學者和企業管理者對投資項目進行論證,選擇符合企業戰略目標且具有較強經濟性的投資方案,降低投資風險。在具體項目投資中,企業還需要加強項目投資過程的動態調整。例如,當企業投資偏離戰略目標,或發現投資活動超出自身資金負荷時,應通過尋找合作伙伴或中止退出的方式及時止損,防止投資失敗。另外,在投資項目動態調整中,企業管理者需要加強對財務狀況的深入分析,并系統考慮市場因素對企業投資活動的影響,以此來對投資計劃的周期、資金分配等因素進行調整,實現企業資金使用與后期效益的有效統一。
在投融資過程中,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整合能力。一方面,企業管理者需要分析投融資操作的有效性。在該環節中,除投融資產品本身及現有資產情況外,還需要對企業的自身條件及能力進行深入分析,以此來保證投融資操作的規范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基礎資源整合的基礎上,企業還需要重視基礎信息的整合利用。在該環節中,應將企業的業務、財務信息與投融資工作結合起來,這樣能實現投融資與企業業務實際的有效關聯,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整體性。此外,在融資過程中,企業需要重視與資金提供方的緊密聯系,如加強與銀行的聯系,實現融資機構資源的有效整合;在投資過程中,企業應深化自身與產業鏈上下游的聯系,憑借良好的合作關系,增加企業投資活動的資源優勢,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企業投融資工作受到市場利率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由此產生了一定的投融資利率風險。在風險應對過程中,企業管理者應注重以下措施應用。其一,企業管理者、財務人員應緊盯國家金融經濟變化,系統預測利率走勢。在此過程中,應重視專家調查法、專家小組法、領先指標法的應用。其二,在準確預測利率走勢的基礎上,企業管理者需要結合該走勢分析投融資風險,實現利率風險的準確度量。其三,企業管理者應掌握一定的利率風險規避方法,合理設計企業投融資的時間,做好投融資工作的安排,這樣能減少利率變化對企業投融資的影響,達到最優投資的目的。
企業投融資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作為支撐,管理者需要依托大量的基礎信息來支撐投融資工作,為投融資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和決策依據。一方面,企業需要在收集投融資基礎信息的基礎上,及時、準確地收集企業經營狀況信息、市場信息,確保相關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另一方面,在信息時代,企業需要建立先進的數字化系統來管理這些基礎信息,做好相關信息的交流與共享。通過對基礎信息的深入分析,管理者能及時掌握企業投融資工作中的風險,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處理,提升企業投融資的綜合效益。
資金被人們譽為“企業體內的血液”。若沒有充足的資金,那么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就會受到較大影響,因此加強投融資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現代化經營的內在要求。在投融資管理活動中,企業管理者只有充分認識到投融資風險的類型和危害,有針對性地創新投融資風險管理方法,才能減小這些風險因素的危害性,提升企業投融資的效率與效益,推動企業的健康、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