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汝明 詹欣霖
柯城區因山得名、因水而興,全區森林覆蓋率55.73%,出境水水質保持Ⅱ類以上,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以及首個國家休閑區試點。2019年,衢州市柯城區森林運動小鎮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公布為中國森林體驗基地;2020年,衢州市柯城區靈鷲山森林康養基地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單位聯合公布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第一批)”。
近年來,柯城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探索森林康養產業促進共同富裕新模式。柯城區圍繞“森林”特色,依托靈鷲山國家森林運動小鎮,成功打造了中國的“盧比肯”徐莫森林汽車穿越賽道、千里崗森林營道、大蔭山滑鼠叢林穿越探險樂園、飛鴻神網谷等森林運動項目。2022年全區森林休閑旅游產值達4.3億元,為柯城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柯城區通過“運動柯城”品牌打造,多措并舉,將柯城森林康養產業推向發展快車道。
規劃引領
有序推進森林康養產業
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康養大產業發展為指導,以打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長三角康養旅游目的地為目標,柯城區委托同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編制了《衢州市柯城區靈鷲山景區規劃》《靈鷲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規劃》《衢州市柯城區百里森林健康步道規劃設計》《衢州市柯城區靈鷲山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規劃》等,規劃建設運動修復康養中心、飛拉達國際營地、靈鷲山越野車測試基地等一批運動休閑項目。
加大投入
以項目推動森林康養產業
柯城區依托靈鷲山森林生態資源優勢,圍繞“山上禪意康養、山下運動休閑”,靈鷲圣境、靈鷲山國家越野車體驗基地、生態體驗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推動著度假區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完善。總投資8億元的靈鷲圣境一期項目,2023年將完成投資1.6億元,新建靈鷲宮、靈鷲園、靈鷲寮、靈鷲閣、天索橋等工程,將其打造成集禪修養生和度假避暑于一體的旅游度假休閑地;總投資為4.3億元的國家越野車體驗基地項目,2023年將完成投資1.2億元,主要建設游客綜合服務中心、汽車文化館、賽車研究院等設施,致力于打造“運動柯城”展示窗口和柯城北部片區旅游服務一體化接待中心;總投資達8億元的四省邊際青少年賽訓基地項目,主要建設戶外足球場、室內訓練館、游客中心、教學區等,并將按照國際級標準建設;總投資10億元的柯城區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投資0.23億元的靈鷲山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項目和投資0.63億元的山地共同富裕建設項目等也紛紛落地,合力開發靈鷲名山。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衢州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的區位優勢。近年建成通車了“95號聯盟大道”,以合作共建浙皖閩贛(衢黃南饒)聯盟花園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共同打造四省邊際花園城市群,進而打造長三角城市群“后花園”,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生態富民、共同富裕。“95號聯盟大道”是四個城市利用山水相依的秀美風景,聯手打造的一條長1995公里、貫通四市、交通與旅游融合的旅游環線。柯城區依托“95號聯盟大道”,近年共計投入近10億元,配套建設了里前塢至余家山頭公路、萬塢線半山至茶鋪段公路、花園崗至楊家源公路、上方至孟高寮公路等一批通景公路,形成了通景公路網,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為發展全域旅游休閑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舉辦賽事
以“運動柯城”品牌助推森林康養產業
柯城區靈鷲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利用國際森林汽車穿越基地、山地自行車賽道、叢林穿越基地等設施,深化“森系”運動IP,開展靈鷲山森林極限運動會、靈鷲山百公里越野賽、靈鷲山森林汽車越野賽、靈鷲山全國武林大會(金庸武林大會)、中國大學生山地戶外挑戰賽、“叢林穿越”挑戰賽、全國極限運動會等系列“森系”賽事,進一步推動體育賽事向森林運動鄉鎮集聚。
此外,基地還開設了青少年森林戶外課堂和青少年森林戶外夏令營等活動,有力地構建了柯城區靈鷲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森林運動”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商業感召力。
挖掘文化
以文旅帶動森林康養產業
“九華立春祭”習俗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于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自2005年以來,每逢立春日,柯城區九華鄉妙源村村民都會舉行“祭春”活動,人們相逢道賀、辭舊迎春。近年來,柯城區深入挖掘豐富的立春文化內涵,線下迎春,線上祭春。柯城區通過推出H5“云端接福·迎春”活動,讓全球華人在云端共同推廣九華迎春訊息。同時,柯城還推出了“華僑同胞共話人類非遺”“送出立春祝福”等主題短視頻活動。
“九華立春祭”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為當地文旅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路子。柯城區持續推進省級立春文化(柯城)傳承生態保護區和未來鄉村建設,培育節氣類民宿產業,打造立春研學基地,開發立春文創產品,以民宿和研學助力人類非遺傳承保護,以產品研發拉動產業升級,帶動了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立春祭”世界非遺項目所在的九華鄉妙源村,2022年集體經濟產值達101萬元,全村民宿經營收入35萬余元,全村200余名村民共增收60余萬元。
森林康養產業產生了乘數效應。柯城區靈鷲山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不僅為當地及周邊地區剩余勞動力創造了就業的崗位,而且為當地的茶油、蜂蜜、筍干、香榧、黃精茶等林特產品的銷售提供了一個大市場。同時還帶動發展了民宿307家、星級民宿138家(其中省級白金宿2家、省級金宿3家、省級銀宿14家),共有民宿綜合體6家、民宿集聚村6個、民宿集聚區2個,民宿、農家樂營收近1億元,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
隨著森林康養規模不斷擴大,對農副產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加大,使得森林康養基地與當地及周邊地區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延長了森林康養的產業鏈,擴大了產業面,形成了森林康養產業群,挖掘了林業增收潛力,開拓了非農增收渠道。農民變成了森林康養產品的生產者和服務者,傳統的資源就地轉化為森林康養產品,就地形成了森林康養旅游市場,完成了森林生態和景觀價值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