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輝
青龍滿族自治縣全力推動林果、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打造特色農業強縣這是原料車間,經一個月發酵后裝袋送入培養車間。培養車間的菌棒要在恒溫恒濕條件下培養4 個月。”日前,在青龍滿族自治縣現代香菇產業示范園內,一排排現代化的廠房已經竣工,施工人員正忙著建設配套設施,廠房內菌棒培育的準備工作已經在進行。青龍滿族自治縣扶農項目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興強介紹,該示范園項目將為全縣新增香菇種植大棚1000 余個,直接或間接帶動3000 余人實現就業。青龍是山區農業大縣,近年來該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牢牢把握特色產業振興主題,立足縣域特色產業基礎,全力推動林果、中藥材、食用菌、精品雜糧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提質量、創品牌、增效益,縣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煥發出強大活力。今年以來,該縣強化產業引領,實施“農業投資項目提升年”活動,全力打造特色農業強縣。

秦皇島百峰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將板栗高溫殺菌后烘干河北日報通訊員 張 寶攝
“這是我們青龍的板栗,富含多種維生素……”近日,在青龍朱杖子鄉潤澤板栗合作社的直播間里,工作人員認真地向網友推介家鄉特產,推介的產品包括生板栗、熟板栗、板栗仁、冰板栗等。
板栗是青龍農業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截至2022 年底,青龍板栗栽培面積已超過100 萬畝,位居全國第一。年產量6 萬噸,年產值12.9 億元,全縣農民人均板栗收入2900多元。
青龍也是中國蘋果之鄉、中國黏豆包之鄉、河北雜糧之鄉、香菇種植大縣。截至2022 年底,該縣林果產業規模146 萬畝,年產量30 萬噸。其中水果栽植面積26 萬畝,年產量23 萬噸。保護百年以上的古梨樹9800 多株,資源留存總量居全國第一。食用菌栽培規模5100 萬棒,年產量3.8 萬噸。精品雜糧種植面積10.5 萬畝,年產量2.2 萬噸。
青龍持續加強地域特色品牌培育,提升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立足農業主導產業,打造了青龍板栗、青龍蘋果、青龍北蒼術、青龍絨山羊4 個專項區域公用品牌。同時,全力推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初步形成了以板栗、蘋果、雜糧為主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
今年,青龍繼續提質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在林果產業方面,該縣繼續加大對萬隆貿易、皇的板栗等一批深加工企業的扶持,用好“青龍板栗”等區域公用品牌,總投資1.26 億元的百峰貿易板栗加工和冷儲項目即將投產。在雜糧產業方面,總投資1.12 億元的在旗雜糧熟粉主食項目今年8 月底前建成投產,總投資9 億元的雜糧食品產業園項目正在扎實推進,目前已啟動土地征收工作。在食用菌產業方面,總投資2.89 億元的現代香菇產業園項目已經投產。
青龍具有獨特的山地地形,氣候環境豐富,適合各種中藥材生長,所產中藥材品質上乘。青龍中藥材栽培歷史悠久,金絲黃芩、燕山黃芪等道地藥材成為青龍中藥材產業的“金字招牌”。
近年來,青龍將中藥材產業作為富民主導產業之一,不斷加大對產業的扶持力度,中藥材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該縣被列入全省中藥材生產大縣和河北十大道地藥材北蒼術、黃芪產業大縣。目前,已初步建成覆蓋龍王廟、木頭凳、三星口等東部10 余個鄉鎮的中藥材種植產業帶,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11.2 萬畝,年產量2 萬噸,年產值5.6 億元。目前,全縣在冊的中藥材公司、中藥材合作社、家庭農場達138 家。
龍頭企業同盛醫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藥材組培育苗、種植栽培、加工生產、科技研發和市場營銷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民營企業,是秦皇島市規模最大的中藥材種植企業,也是市內唯一具有中藥材育苗育種資質的企業。目前公司有北蒼術、酸棗等基地1 萬余畝,年工廠化繁育種苗600萬株,是全省唯一納入“國家北蒼術工廠育苗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的企業,年加工中藥材飲片2000 噸。
滿藥本草有限公司現有北蒼術、五味子等生產基地1600 畝,主要從事地產中藥材種植,優良品種開發,野生藥材采集、加工、銷售及出口業務,年出口日本、韓國等國中藥材300 多噸。2022 年公司投資2000 余萬元收購神杞公司,增設“燕山八味”中藥材飲片項目。
青龍全力將中藥材產業發展融入全市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大局,著力提升中藥材種植標準、種子種苗繁育能力和精細加工水平。力爭到2025 年,全縣中藥材種植規模穩步提升到20 萬畝以上,良種覆蓋率提升到80%,標準化生產率達到85%,種植和初加工產值達到10 億元。

青龍滿族自治縣土門子鎮果農在查看蘋果長勢。河北日報通訊員 李 彬攝
7 月7 日,“薦龍城 播未來”2023 青龍優品甄選商務節暨“龍城推薦官”薦品大會在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鎮舉行。55 家企業參展,百峰食品有限公司的板栗深加工產品、中紅三融肉雞制品、木蘭菌業的香菇醬等地方名優產品紛紛進行展示。在此次活動中,共有12 個帶貨網紅團隊參與選品,簽訂意向合作書8 份,并現場進行直播帶貨。活動還特別邀請了京津冀地區的10 多家大型供應鏈企業參與,著力提升農特產品在京津市場的認可度和品牌競爭力。
“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實現電商團隊和優質農產品的對接,同時將青龍的好山好水好物對外推介,帶動農業產業振興。”肖營子鎮鎮長張國松介紹。
好的農產品需要好的銷售渠道,才能真正實現良好的效益。青龍積極發展電商產業,助力特色農產品銷售。去年全縣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8.68 億元,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成效顯著,獲評河北省數字生態十強縣。
今年,青龍實施“電商產業提升年”活動,不斷完善電商主體、物流平臺、人才培養、電商服務體系,力爭培育網絡零售額超過500 萬元的電商企業10 家以上,力爭每個鄉(鎮、街道辦)至少打造1 家電商專業村或電商直播基地,力爭全縣網絡零售額實現24 億元。
與此同時,青龍不斷深入推動縣內快遞物流、電商企業、孵化機構、新媒體公司等資源要素聚集,帶動電商產業發展。日前,縣扶農公司現代物流產業示范園項目部分建成投入使用。該項目總建筑面積3.2 萬平方米,建設智能分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目前,智能分揀中心的寄遞物流共配中心已經投入使用。
“青龍是傳統農業大縣,我們立足本縣實際和農業特色,通過不斷對特色農業提質增效,提高我們農產品的知名度,不斷拓展產品銷售渠道,促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打造特色農業強縣,服務全市發展大局。”青龍滿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德龍表示。

在青龍滿族自治縣舉行的電商直播大賽上,主播在銷售特色農產品。河北日報通訊員 張 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