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迎穎 湘潭大學
對傳承人口述史的收集、整理是非遺保護的核心工作。湘西竹編是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8 年開始,團隊前往湖南的保靖縣、龍山縣、永順縣以及省會長沙,針對省、州、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傳承家族以及若干自然傳承人開展口述史記錄,內容包含人文自然背景、傳承人成長歷程、技藝內容、生產工具、傳承方式、篾匠行話、行業品牌發展等。累積記錄文字十五萬多,音頻資料300 多分鐘以及千張記錄圖片。本次研究采取對文本內容進行關鍵詞抓取的方式,探究傳承人的社會屬性和湘西竹編的文化特征。
對湘西保靖縣比耳鎮姚本順家族,包括姚本順、姚元飛、宋茜以及“本順竹藝合作社”從業的篾匠、織娘開展采訪記錄。
抓取出的重要性排前三十的關鍵詞如表1 所示。

表1 保靖縣比耳鎮傳承人口述記錄關鍵詞
1.竹編:竹編是主題的核心關鍵詞,具有最高的得分,比耳鎮村落具有群體性傳承的特征,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姚本順及其侄子、兒子在精準扶貧期通過搭建合作社,在傳習手藝的同時,以非遺產業振興的方式參與所在村落的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2.篾匠:篾匠是竹編技藝的傳承群體,他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高超的技藝,在交流中,比耳鎮村落的村民過去以竹編為生計,持續傳承演進為傳統手工藝產業以及現代的非遺品牌。
3.東西:東西指竹編制品,與竹編的實際產品相關。比耳鎮擅長平面編織技術,過去編織的“東西”多為簸箕、籮筐、曬墊等生活用品。
4.出去、上門和交流:竹編傳承人以往通過上門提供編織服務,現代則到其他地方進行竹編教學、展示或合作,也積極地與四川、浙江地區的人們交流竹編技藝,有助于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竹編技藝的傳播。
5.地方和保護:竹編的發展與地方文化及相關行政資源息息相關。傳承人提出產業的發展與地方的推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比耳鎮黨委、政府以及保靖縣非遺管理中心對該鎮竹編項目保護和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6.傳承和歷史:竹編的傳承是指將竹編技藝和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的過程,是對歷史文化的延續和傳承。竹編傳承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技藝和知識傳遞給后代,并為竹編的發展做出貢獻。
7.保靖縣和湘西:保靖縣比耳鎮作為湘西竹編重要的傳承地點,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內積累了豐厚的口碑基礎。
通過考量以上關鍵詞之間的聯系程度,將其分為四類:第一類包括竹編、出去、大家、竹藝、采訪、父親、比耳鎮、生活、基本上、打工、保護;第二類包括傳承、地方、出來、需要、回來;第三類包括東西、保靖縣、竹子、問題、技藝、上門、工夫、工作;第四類包括篾匠、湘西、產品、時間、手藝、政府。
對每一個類別進行分析總結:
第一類關鍵詞(竹編、出去、大家、竹藝、采訪、父親、比耳鎮、生活、基本上、打工、保護):涵蓋與竹編相關的人、地點、活動和價值觀,反映了竹編的社區傳統和竹編傳承人的故事。“生活”和“打工”能指向竹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傳承人為了保護竹編而付出的努力。
第二類關鍵詞(傳承、地方、出來、需要、回來):強調了竹編傳承的重要性以及與地方社區的聯系。“傳承”是指竹編技藝的保護和傳承,體現了對竹編文化的珍視。“地方”和“出來”關鍵詞表示竹編與特定地區的關聯,竹編的發展離不開地方社區的支持和推動。“需要”和“回來”指向比耳鎮的傳承人對家鄉、傳統的回歸。
第三類關鍵詞(東西、保靖縣、竹子、問題、技藝、上門、工夫、工作):涵蓋了與竹編相關的技藝、工作過程和問題。“工夫和工作”指向竹編傳承人為了制作竹編所付出的努力和時間。“問題”指向竹編發展中遇到的挑戰和需要解決的難題。
第四類關鍵詞(篾匠、湘西、產品、時間、手藝、政府):涉及與竹編相關的行業、地區、產品和政府支持。“產品和手藝”強調了竹編作為一種手工藝品和文化產品的價值和特點。“政府”表示地方黨委、政府對竹編發展的支持和保護措施。
抓取出的重要性排前列的關鍵詞如表2 所示。

表2 永順縣芙蓉鎮傳承人口述記錄關鍵詞
1.竹編:竹編是傳承人所從事的主要工藝,也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手工藝。
2.創新:芙蓉鎮是湘西知名的旅游景區,當地竹編傳承人面臨更開放的市場,在竹編發展過程中更關注創新,探索新的設計理念、材料運用或制作工藝,以適應現代需求和市場變化。
3.傳承:父輩傳承人注重將竹編技藝傳承給后代,承擔著傳承和家庭教育的責任,十分期待后代能繼續從事竹編行當。
4.發展:作為景區內的特色產業,傳承人期待所在的旅游景區能持續發展,并關注竹編行業的市場趨勢、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
5.地方:芙蓉鎮為旅游景區,當地篾匠通過租賃鋪位邊織邊賣的手工作坊形式開展業務,編織的器物價格彈性較大。
通過考量以上關鍵詞之間的聯系程度,將其分為四類:第一類包括東西、創新、顏色、茶廠、發展、可能、染色、游客;第二類包括竹編、沒有、采訪、永順縣、手工、喜歡、出去、湖南省、手藝;第三類包括背簍、傳承、出來、生意、地方、時間;第四類包括芙蓉鎮、開始、湘西、訂單、竹子、工藝。
對每一個類別進行分析總結:
第一類關鍵詞(東西、創新、顏色、茶廠、發展、可能、染色、游客):這些關鍵詞涵蓋了與竹編發展相關的創新、顏色和市場需求等方面。“創新和發展”指向竹編領域中的創新實踐和發展趨勢。“顏色和染色”與竹編制作過程中的色彩運用和染色技術有關。“茶廠和游客”指向與旅游和文化體驗相關的竹編產品和市場需求。
第二類關鍵詞(竹編、沒有、采訪、永順縣、手工、喜歡、出去、湖南省、手藝):這些關鍵詞強調了竹編本身的特點、技藝和與地方的關系。“竹編”是主題關鍵詞,表示與竹編制作和傳承相關的內容。“采訪”指向與竹編傳承人的交流和了解竹編歷史的活動。“手工和手藝”強調了竹編作為一種手工藝品的特點和技藝的傳承。
第三類關鍵詞(背簍、傳承、出來、生意、地方、時間):這些關鍵詞涵蓋了竹編傳承以及其與生意和地方社區的關聯。“背簍和傳承”指向竹編作為一種傳統工藝的傳承和保護。“生意和地方”可能表示竹編在地方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四類關鍵詞(芙蓉鎮、開始、湘西、訂單、竹子、工藝):這些關鍵詞涉及與特定地區和工藝技術相關的竹編內容。“芙蓉鎮和湘西”指向特定地區的竹編傳統和特色。“開始”可能是竹編發展的起點或某一特定階段。“訂單和工藝”強調了竹編作為一種定制產品和制作工藝的重要性。
抓取出的重要性排前三十的關鍵詞如表3 所示。
(3)從“337條款”自身的特點看,“337條款”發起調查門檻較低,且不會對美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實質損害威脅或對新建造成實質性阻礙。

表3 永順縣萬坪鎮傳承人口述記錄關鍵詞
1.竹編:竹編是口述材料的核心主題,包括竹編的技藝、傳承和發展等方面。它代表了竹編傳承人所從事的手藝和技藝。竹編在交流中被廣泛提及,反映了其在地方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
2.時間、開始、發展:這些關鍵詞暗示當地竹編行業在不同的時間段內發展和變化,指向竹編行業的歷史演變和未來發展趨勢。
3.出來:和保靖縣比耳鎮篾匠們當年走出家鄉做“上門功夫”一樣,萬坪鎮的竹編藝人也有相關的經歷,并遇見同行,進行技藝的切磋。
4.非遺館、遺產:在這幾年傳統文化復興的浪潮下,萬坪鎮的竹編藝人走出家鄉,以進駐非遺館等方式,開展與竹編相關的銷售及保護、展示工作。
5.手藝、技藝、手藝人:這些關鍵詞突出了竹編制作所需的技藝和工藝技術,以及與技藝傳承相關的手藝人。
6.長沙、浙江、湘西:這些關鍵詞指向與竹編相關的地理位置,可能表示這些地區在竹編行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色。
7.東西、非遺館、顏色、設計、編織、模具、形狀:這些關鍵詞強調了竹編作品的多樣性和藝術性,包括竹編的形狀、編織技法、顏色運用以及創新設計。
8.傳承、問題、希望:這些關鍵詞指向竹編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同時也提到了竹編行業可能面臨的問題,年輕一代傳承人表達了與父輩不一樣的竹編發展新思路。
通過考量以上關鍵詞之間的聯系程度,將其分為四類:第一類包括東西、創新、顏色、茶廠、發展、可能、染色、游客;第二類包括竹編、沒有、采訪、永順縣、手工、喜歡、出去、湖南省、手藝;第三類包括背簍、傳承、出來、生意、地方、時間;第四類包括芙蓉鎮、開始、湘西、訂單、竹子、工藝。
對每一個類別進行分析總結:
第一類關鍵詞(東西、創新、顏色、茶廠、發展、可能、染色、游客):這些關鍵詞涵蓋了與竹編發展相關的創新、顏色和市場需求等方面。“創新和發展”指向竹編領域中的創新實踐和發展趨勢。“顏色和染色”與竹編制作過程中的色彩運用和染色技術有關。“茶廠和游客”指向與旅游和文化體驗相關的竹編產品和市場需求。
第二類關鍵詞(竹編、沒有、采訪、永順縣、手工、喜歡、出去、湖南省、手藝):這些關鍵詞強調了竹編本身的特點、技藝和與地方的關系。“竹編”是主題關鍵詞,表示與竹編制作和傳承相關的內容。采訪關鍵詞指向與永順縣竹編傳承人的交流和了解竹編歷史的活動。“手工和手藝”強調了竹編作為一種手工藝品的特點和技藝的傳承。
第三類關鍵詞(背簍、傳承、出來、生意、地方、時間):這些關鍵詞涵蓋了竹編傳承,“背簍和傳承”指向竹編作為一種傳統工藝的傳承和保護。“生意和地方”可能表示竹編在地方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四類關鍵詞(芙蓉鎮、開始、湘西、訂單、竹子、工藝):這些關鍵詞涉及與特定地區和工藝技術相關的竹編內容。“芙蓉鎮和湘西”指向特定地區的竹編傳統和特色。“開始”可能是竹編發展的起點或某一特定階段。“訂單和工藝”強調了竹編作為一種定制產品和制作工藝的重要性。
將三個地區的口述材料合并起來進行詞的關聯分析,探索三組關鍵詞之間是否存在共同重要的詞,并從中獲得更全面的信息和洞察。
圖1 中將所有關鍵詞分為七組,GROUP 1 代表第一部分口述材料中重要的詞。GROUP 12 代表第一和第二部分口述材料聯系緊密的詞為地方,GROUP 13代表第一和第三部分口述材料中聯系緊密的詞為技藝、問題、生活,類似的,GROUP 23 中共同重要的詞為顏色、喜歡、開始和發展。還有10 個詞在三部分口述材料中都很重要,為竹編、湘西、傳承、東西、竹子、出來、出去、手藝、時間和采訪。

圖1 湘西竹編非遺傳承人口述記錄關鍵詞關聯圖
根據這10 個關鍵詞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湘西地區是湖南竹編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區域,具有獨特的竹編文化和技藝。傳承是湘西竹編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和使命,基于家族傳承人,向更多的群體授藝。竹編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涉及各種制作器具、工藝以及傳承人本身的個性,也展現了湘西人民豐富的生活方式和創造力。時間是竹編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傳承人在長期的努力中逐漸形成了區域內獨特的竹編技藝、風格、流派。竹子作為主要的材料之一,不僅限于制作竹編作品,還反映了湘西人民與自然環境的緊密聯系。出來和出去的概念可能指的是竹編作品在湘西地區的流通和傳播,說明竹編已經超越了地方的范疇,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和欣賞。
口述史采訪是了解湘西竹編歷史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采訪傳承人和相關人士,團隊深入了解各區域傳承人具體的成長故事、技藝能力和當下的發展故事。概括而言,湘西竹編傳承人口述歷史揭示了湘西地區作為竹編文化重要基地的獨特貢獻,傳承人通過持久的努力和關鍵的技藝,保護和發展著湘西竹編的獨特傳統。口述歷史反映了湘西竹編的多樣性、創新性和與當地生活和環境的緊密聯系,未來將針對口述史內容開展創新性設計,拓展其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