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鑫 龍泉張鴻記陶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龍泉窯屬于南方青瓷類型,其魅力主要體現在美學魅力、工藝魅力和歷史文化魅力三個方面。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歷史文化價值。
1.龍泉青瓷的造型美學
龍泉青瓷作為中國傳統陶瓷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其制作歷史悠久,而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精湛的工藝技術更是令人贊嘆。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龍泉青瓷形成了獨特的造型美學。
受到自然景觀的啟發,龍泉青瓷紋樣多取材于大自然,如云、水、山、花卉等元素,以及各種動物形態。在這些元素的基礎上,陶藝家通過巧妙的線條構圖和比例設計,創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優美形態。龍泉青瓷在形態上注重簡約、端莊、典雅,體現出東方審美趣味的內涵;同時也融合了玄學、哲學等多重元素,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龍泉青瓷制品在形態上注重實用性,器具的內部和外部都能夠被充分利用。同時,其裝飾系數也很高,采用的是刻、繪、雕等多種工藝,并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張鴻記燒制的主要器物是日用瓷,但追求端莊、穩定、和諧、高貴之美,體現出文質彬彬、典雅入味、簡潔平整的審美觀念。在造型上吸取天然植物的花、葉和果等生命形態,把文人的審美意識融入青瓷器型的體量和比例關系中,使青瓷臻至生命意識與審美情感合二為一的境界。張鴻記仿古瓷造型嚴謹肅穆、古風樸樸,又配以“紫口鐵足”,更顯得風韻別致、古色古香。瓷器以小型器較為多見,體積不大,但是所表現的氣度卻端莊大方,讓人愛不釋手。
2.龍泉青瓷的色彩美學
龍泉青瓷作為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釉色變化豐富多樣,既具有優美的自然光澤,同時也塑造了獨特的色彩美學。龍泉青瓷以青色為主色調,這種顏色在古代被視為高潔、雅致的象征,也與大自然中的水、天空等元素相呼應。而青色的深淺和漸變效果,是由制作工藝和燒制環境決定的。龍泉青瓷常常會將青色與其他色彩進行巧妙搭配,如將紫紅色、茶色、棕色等暖色系與青色相融合,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效果。這種色彩對比既能突出青色的清冽高潔,也能增加器物的裝飾性和審美價值。龍泉青瓷的釉色還會模仿自然界中的景象,如釉面呈現出云霧、水波等效果,使器物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自然美感。此外,龍泉青瓷還在釉面上刻畫出山水、花鳥等圖案,將自然元素與人文藝術完美融合。
3.龍泉青瓷的紋飾美學
龍泉青瓷的紋飾是其美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往往基于自然元素的形式表達,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龍泉青瓷紋飾美學具有以下特點:龍泉青瓷的紋飾多以自然元素為主題,如花卉、草木、動物等,在這些圖案中,人們可以看到龍泉青瓷制作時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龍泉青瓷的紋飾通常比較真實,能夠準確地描繪出自然界的各種形態,并且注重捕捉每個動物或植物的特征和神態,使整個龍泉青瓷顯得生動、傳神。龍泉青瓷的紋飾雖然基于自然主題,但是造型簡約、線條流暢,形式上較少裝飾,更注重用極簡的方式表現自然萬物的美,使藝術造型更加精致優美。龍泉青瓷的紋飾一方面傳承了中國陶瓷藝術的傳統元素和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注重在這些傳統元素中融入現代審美和創新設計,使龍泉青瓷不斷創新發展。
1.龍泉青瓷的制作過程
龍泉青瓷的制作過程非常講究,需要經過多個環節和工序才能完成。首先需要精選原材料,如瓷土、石英等,然后再通過篩選、淘洗、研磨等工序,最后制作成泥坯。制作泥坯時需要根據不同的造型進行塑造,制作完泥坯后還需要經過干燥、修整等工序,最后燒制成型。整個制作過程都需要精湛的技藝。
2.龍泉青瓷的燒制工藝
龍泉青瓷的燒制工藝也非常重要,它需要控制燒制的溫度、時間等。燒制過程中分為多個階段,如干燥、燒結、成型、釉化、二次燒制等。每個階段都需要嚴格控制燒制的溫度和時間。
3.龍泉青瓷的制作技術
龍泉青瓷的制作工藝和釉料配方等技術特點是其工藝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作工藝方面,龍泉青瓷在成型、坯體打磨、施釉等方面都有獨特的技巧和方法,例如采用“二胎法”使器型更加剛勁,采用“干胎編法”使紋飾更加自由靈動。而在釉料配方上,龍泉青瓷使用的是雙氧化硅、天然堿土和鐵等原材料,并經過多次試驗和調整達到最佳配比,形成令人驚嘆的色彩和質地。

《九寶蓮燈》 張成鑫/作

《海上仙山》 張成鑫/作

《越窯熏爐》 張成鑫/作
龍泉青瓷起源于唐朝,經過宋代、元代、明代的發展和壯大,到了清代時期已經成為中國陶瓷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之一。在歷史上,龍泉青瓷曾經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陶瓷品種,曾向東南亞、阿拉伯等地傳播,成為世界各國收藏家追捧的藝術珍品。
張鴻記瓷廠生產的瓷器,在不斷探索和吸收借鑒中發展,在追求生產技術精湛、工藝先進的基礎上,積極地對自身的瓷器生產進行改造、創新,使技術穩居龍泉窯口前列。其形成了獨特的產品風格,更生產出了富有獨特韻味的粉青、梅子青等厚釉瓷器,滿足了人們的不同需求與審美情趣。
早期的張鴻記瓷廠是清末和民國時期龍泉窯青瓷發展的社會歷史與文化見證,它作為清末和民國時期少數的龍泉窯之一,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
“張鴻記”老字號以其造型的樸素美、青釉的純正特色和紋樣的豐富性,凝聚了龍泉青瓷的燒制智慧、情感和創造力,推動了龍泉青瓷生產貿易的發展和青瓷文明的傳播,并且以刻劃、模印、鏤雕、堆塑、粘貼和褐彩裝飾等手工藝的創新,對龍泉當地的青瓷生產技術產生了積極影響,其工藝瓷器也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張鴻記”百余年發展中創造的瓷器,凝聚著“張鴻記”人對材料、工藝、思想表達的智性體悟,飽含著“張鴻記”人的生活態度,流淌著匠者的體溫,并散發出淡淡的人文精神。“張鴻記”青瓷既是龍泉青瓷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蘊含著美學價值、工藝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百年老字號“張鴻記”對中國歷史文化中“仁”“信”“義”的思想理念基本都有吸收,并在傳承中不斷踐行與發展。“張鴻記”人認為,這些優秀的思想觀念能凈化企業運行的土壤,能夠避免老字號運行過程中失信、欺騙等不良行為。所以歷代“張鴻記”人都將誠信、責任、擔當、創新等企業所追求的優秀品質與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讓企業員工和客戶能夠真正感受到“張鴻記”文化的價值和人性魅力。
“張鴻記”發展的秘訣是牢記《增廣賢文》中的名言“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歷代“張鴻記”老字號的運行多以團隊或小組為單位,各個團隊以親兄弟為主管,雖然存在職能分工的不同,但是在“張鴻記”的發展目標和理念方面卻存在一致性。“張鴻記”的團隊文化凝聚力直接影響著其老字號的長期發展。一支文化實力雄厚的親兄弟團隊在歷代發展中讓“張鴻記”的發展贏得了諸多機會,提升了“張鴻記”瓷廠的競爭力。此外,兄弟親友間相互以大局為重,以誠信、尊重為原則,即使在“張鴻記”從業的員工也認識到企業是通過誠信的行為維護整個團隊的誠信,使員工感受到“張鴻記”對個人和團隊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加深其文化認同。
“張鴻記”百年老字號瓷廠傳統的燒制模式以產品設計、模具制作、壓模或灌漿等為主要的成型技術,然后進行手工修坯、手工刻飾、手工施釉、裝窯、燒成。具體流程如下。

“張鴻記”百年老字號瓷廠生產流程
“張鴻記”百年老字號瓷廠的現代青瓷制作大多講究手工制作,也更注重藝術形態美,常常邀請大學的教授進行設計,然后通過精心制作、精細修飾、耐心燒成等工序,生產出高端的工藝產品。
“張鴻記”百年老字號,在瓷碗和青瓷生產中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管理制度。因為“張鴻記”人注意諸多的人性化管理細節,所以其獲得持久的發展,管理理念更是深得人心。“張鴻記”在人際關系處理過程中,注意呵護員工的積極性等,無論開工、停工、雇請工人、福利、工資及節日,還是工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細致的行規習俗,給予員工溫情關懷。這不僅是“張鴻記”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文化范式和準則,也是龍泉青瓷行業中存在的民間禮俗制度,并伴隨著龍泉窯瓷業的發展而代代沿襲。
龍泉青瓷作為傳統手工藝品,具有獨特的魅力。它不僅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更展現了中國古代陶瓷工藝的精度,所體現的審美觀念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結晶。“張鴻記”作為龍泉青瓷品牌的代表之一,秉承了傳統陶藝的傳統并進行了創新。在傳承中,它深耕于龍泉青瓷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手工藝傳統,恪守著制瓷的精髓,注重手工藝術的呈現和技藝的精湛。在創新過程中,它將現代設計理念和工業技術引入龍泉青瓷的制作中,使產品的外觀和質量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張鴻記”品牌不僅推動了龍泉青瓷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張鴻記”品牌已經成為餐桌、禮品等領域備受歡迎的高端品牌。我們要保護和傳承這種珍貴的傳統文化和手工藝術,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種文化遺產的魅力和價值。
總的來說,龍泉青瓷和“張鴻記”品牌是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精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制作工藝展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獨特魅力。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張鴻記”能夠繼續走在傳承與創新的路上,為龍泉青瓷這種傳統的陶瓷藝術注入更多的時代元素,讓它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