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驥杰 常秋伊
失眠是指在充足睡眠條件下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的現象,可直接影響患者睡眠時間以及主觀體驗,導致生活及工作質量下降,在臨床中多表現為失眠、入睡困難、醒后難以入睡等。在《難經·四十六難》中將失眠歸于“不寐、不眠、不得臥”[1]。失眠常見于老年人,又以女性多發,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加,失眠發生率也隨之升高,并趨于年輕化。目前臨床無特效治療方法,以抗抑郁、鎮靜治療為主,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個體療效差異較大,而且部分患者停藥后易復發,綜合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尋找科學有效的干預方式為目前臨床研究熱點。艾灸是中醫的特色治療方法,米粒灸也稱為“麥粒灸”,是將精艾絨搓成米粒大小,并在穴位上直接灸,直到自然熄滅。米粒灸屬于直接灸,具有傳感明顯、療效直接和作用持久的特點,可調節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進而改善睡眠質量[2]。八段錦則是屬于養生保健操,將中醫的陰陽五行、經絡學說融合其中,可調節臟腑陰陽并平衡氣機,具有保健養生、臟腑功能調節和疏通經絡等作用,在北京、上海等許多大城市深受中老年人群喜愛,也成為社區醫療保健服務的重要內容。目前關于二者聯合應用于社區老年不寐患者的報道偏少,基于此,本研究應用米粒灸聯合八段錦治療社區老年不寐心脾兩虛型患者,分析其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為隨機對照研究(RCT),選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上海市閔行區浦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96例老年不寐患者,辨證分型為心脾兩虛型。采用信封法將上述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收集2組患者的相關資料。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3]中慢性失眠診斷標準;中醫證候分型標準:參照2016年《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WHO/WPO)》[4]中不寐心脾兩虛型的辨證標準制定,辨證標準如下:主癥:頭蒙欲睡,睡而不實,多眠易醒,醒后難以復寐。次癥: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納谷不香,面色萎黃,口淡無味,食后作脹。舌脈:舌質淡苔白、脈細弱。以上主癥都符合并兼有1項以上次癥者,并符合相應舌脈者即可臨床辨證為心脾兩虛型。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及心脾兩虛型辨證標準;②患者均來自本社區,配合度好,便于開展研究和密切跟蹤,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睡眠率≤60%;④失眠病程>4周。排除標準:①診斷為焦慮癥、抑郁癥或其他精神類疾病者;②嚴重意識障礙或合并精神疾病者;③有酗酒或精神活性物質、藥物濫用/依賴者;④有難以控制的高血壓病者;⑤嚴重心肝腎等疾病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2組治療過程中均需進行睡眠衛生教育,叮囑禁止煙、酒、咖啡等辛辣溫燥食物。①對照組:口服勞拉西泮片(國藥準字 H20052311,規格:0.5 mg,華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 d/次,每次1 mg,睡前半小時服用,根據個體情況服用2~4周。因勞拉西泮片不宜長期服用,研究過程中需進行必要的用藥指導和長期服藥的風險講解。②觀察組采用米粒灸聯合八段錦治療。米粒灸:取穴為百會、雙側岡池、雙側內關,操作過程:將干燥的精艾絨搓成圓錐狀,底部直徑約為2 mm左右,形狀如半米粒大小(艾炷不可太緊實以免導致燃燒時間過長、患者無法忍受疼痛而影響治療。使用細線香將艾炷的尖端部點燃,在點時,線香尖端部不能碰到艾炷,避免將艾炷粘起)。艾炷燃燒到基底部時,用拇指、食指指甲在穴位處上下按捏,以此減少輕灼疼痛感,直到艾炷燃盡。每壯艾炷燃燒完后用棉簽除去燃盡的灰,再進行下一壯的操作。艾灸后出現皮膚發紅或者是輕微起水泡的情況,不影響生活無需處理,在治療完畢后叮囑患者當日艾灸部位不可碰水。1次/周,每次灸100壯。八段錦操作: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醫護人員均學習過健身氣功-八段錦視頻,且經過相關考核合格。向所有患者發放關于八段錦影視作品,以集體宣教法組織患者共同觀看,引導患者產生鍛煉興趣,講解鍛煉過程中注意事項,并掌握學習要領。在鍛煉期間關注患者操作情況,及時糾正患者錯誤之處。患者在晨起早餐前、晚飯后各鍛煉1遍,時間為30 min/次,訓練時出現胸悶、胸痛等不適需暫停鍛煉。注意事項:鍛煉后體溫上升、出汗為正常現象,在鍛煉完畢30 min后方可洗澡,告知患者需堅持長期鍛煉。2組患者1個月觀察期間均不接受其他相關治療。
1.4.2 觀察指標①中醫癥狀積分:1個月后使用中醫證候積分量表進行評估,主要包括失眠多夢、心悸、神疲乏力、健忘,評分為0~3分,得分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②睡眠質量:由于缺乏條件對所有的患者進行多導睡眠監測,故采用常用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定量表(PSQI),評定患者近1個月的睡眠情況。PSQI量表包含7個條目,每個條目0~3分,總分0~21分。由于對照組采用的是安眠藥物治療,且2組均不接受既定治療方案以外的相關治療,故PSQI量表中的“催眠藥物”條目予以剔除,僅對剩余的6個條目進行評分,總分0~18分,評分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5]。③不良反應:記錄治療期間2組患者疲勞、眩暈、惡心/嘔吐等情況等發生率。
1.4.3 療效判定標準參考為國際標準統一的睡眠率公式,睡眠率=(實際入睡時間/上床至起床總時間)×100%。痊愈:癥狀消失(失眠多夢、 心悸、神疲乏力等),睡眠率≥75%;顯效,臨床癥狀緩解,睡眠率≥65%且<75%;有效,臨床癥狀改善,睡眠率≥40%且<65%;無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無變化,睡眠率<40%。總有效為痊愈、顯效以及有效之和[6]。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為75.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2組治療前中醫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失眠多夢、心悸、神疲乏力、健忘積分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中醫癥狀積分各項目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分,
2.3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2組治療前PSQI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PSQI評分均有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PSQI比較 (分,
2.4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8%,對照組為8.33%,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例,%)
老年人作為不寐的高發人群,不僅無法獲得正常的睡眠和機體精力,而且會加速機體衰老、神經認知功能退化、滋生不良心理問題,甚至增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需引起重視。在現代城市社區醫療服務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針對老年不寐人群提供操作可行、安全性好、易被接受的干預方案,顯得尤為重要。中醫學認為,不寐發生機制與心神失養密切相關,也得出了“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的結論。心脾兩虛型是不寐者的常見證型,患者脾虛氣弱,食少納呆,氣血生化乏源,臟腑氣血無法正常濡養,致心神失養,神不守舍,寢寐失常[7]。本研究經過嚴謹論證和結合社區老人的實際情況,從中醫角度尋找米粒灸結合八段錦的干預方案,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和創新性。
艾灸為中醫治療特色方法,《神灸經綸》曰:“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熱而至,體柔而用剛,能消陰翳,走而不守,善入臟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以治百病”。米粒灸治療可獲得直接灸的療效,操作過程中無痛苦且不留瘢痕,患者接受度高,治療依從性好[8]。八段錦則是中醫傳統的有氧運動方式,可隨時隨地進行鍛煉,其肢體鍛煉動作是建立在陰陽五行、經絡理論可“調身、調心、調息”,是以身體保健來促進疾病康復[9]。八段錦共分為8個鍛煉部分,其中包含擴胸運動、左右拉升、背伸、前屈等動作,可有效增加患者肺功能,擴大其腹腔吸氣容積,進而促進體內廢氣排出,最終達到增強肺部綜合能力的功效[10]。肺主氣,司呼吸,在呼吸的運動過程中可促進機體血脈運轉,達到強心主神、寧心安神之效,對提高睡眠質量有積極意義。以往研究也顯示,通過八段錦鍛煉促進松果體分泌褪黑素,進而對機體失眠狀態進行調節,這一點也說明八段錦鍛煉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礙,提高睡眠質量[11]。米粒灸治療不僅僅是藥物作用與溫熱刺激的簡單疊加,在治療中兩者相互作用、相互補充,進而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米粒灸原理與艾灸大體一樣,在治療各種類型失眠具有其獨特的優勢,艾灸的溫和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皮膚毛細血管、淋巴結-血液循環,也可緩解大腦神經緊張情況。在以往研究中發現,以艾灸百會穴治療失眠效果可觀,可改善患者失眠癥狀,與本研究結果類似[12]。本研究選取百會、雙側風池、雙側內關,其中百會穴作為頭部百脈之會,能夠通過調整陰陽,調節臟腑功能、疏通經絡、溫補氣血,從而改善臨床癥狀,同時米粒灸治療操作簡單、無毒副作用及藥物依賴性,易被患者所接受。八段錦配合米粒灸者相輔相成,對機體進行多環節、多途徑、多方面的調節,進而共奏寧心養神安眠之效。在本研究中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中醫癥狀積分、PSQI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米粒灸聯合八段錦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睡眠質量,而且效果優于常規安眠藥物。同時對比2組不良反應可知,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1例出現疲勞,經適當休息后緩解,證實米粒灸聯合八段錦治療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與常規安眠藥物相比,米粒灸聯合八段錦在社區老年心脾兩虛型不寐患者中臨床干預效果滿意,而且二者都是操作簡單、易被不寐患者接受的中醫特色方法,安全綠色,避免安眠藥物的毒副作用和藥物依賴,推廣應用價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