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嘉孜,王心怡
(太原工業學院,太原 030008)
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國家是文化和創意產業最早出現的地方。由于經濟全球化,我國的設計重點逐漸從傳統項目轉向文化服務業。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理念及思路主要來源于大學生群體對校園的獨特情感吸引力。通過校園文化創意產品,高校不僅能夠促進學校的風氣和紀律,展示校園風采,同時能夠在傳播校園文化及精神上起到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優秀獨特的校園文化創意產品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也可以通過產品情感的寄托,激發學生校園歸屬感,提升學校知名度。
李暉在文獻《文化創意衍生品的創新發展研究》當中提出,文化創意衍生品應當根據消費者群體的生理及心理變化而變化,通過進行個性化定制,使每件產品都帶有專有性、特有性,從而可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行為習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特征的消費群體需求[1]。為當下校園設計留念類文創產品,應對受眾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性別差異、個性差異、喜好差異、審美差異,都是重要的差異因素,綜合考慮并進行各類方案的研究設計,注重情感表達,合理展示學院風采。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畢業生們也將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個畢業生都希望自己的畢業季會與眾不同。隨著對文創的不斷深入理解,對校園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各大高校也開始重視并開始開展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設計。因此,畢業留念類型文創產品的設計,是根據用戶體驗和用戶情感設計的,以實現設計美學和文化創意的共存,意在通過此設計促進校園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根據用戶體驗和用戶情感來設計,達到設計美感與文化創意共存的目的。系統的分析有關畢業留念類型的設計風格,尋找適合的設計方法,并運用這些設計方法達到引導用戶正面的懷舊心理的目的,產生翩翩聯想,引起大眾的關注。
在設計之初,通過對高校文化創意產品的調查,發現許多高校校園文化傳播形式陳舊、缺乏創新、不系統。這些文化創意產品仍然存在著對校園文化創意元素提煉不精確和設計品質“良莠不齊”的現象。他們很少能實現讓大多數畢業生畢業后長久懷念,而且很少有人在它新鮮一段時間后使用它。因此,以太原工業學院為范例,提煉校園文化元素,并結合“時間膠囊”為設計主題,對太原工業學院文創產品進行設計實踐,包括產品和互動小程序。將校園文化、校園精神融入畢業留念類型文化創意產品中,這不僅可以豐富校園文化,還可以增強產品的文化價值、精神價值、情感價值。希望可以通過這一設計喚起畢業生們對于校園生活的長期留念意識。無論在畢業后多久打開它,都能時刻喚起對青春的回憶。此類型的產品可以更進一步為山西省高校的文化建設提供案例支持及校園文化、校園精神傳播意義。
中國以外國家的校園紀念品市場起步較早,像美國、英國、日本、韓國都是在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最著名學府的校園文化和大學紀念物已融入各個市場領域,包括電影和電視行業、手工業、服裝行業等,像牛津大學結合哈利波特電影及書籍設計的校園紀念品。它們力求個性和與眾不同,風格成熟且多樣化,并帶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征。目前,一些國內院校在學校內部開設了紀念品商店,如清華大學紀念品店。這種形式將校園文化、精神特色與商業模式相結合,不僅增加了校園文化及校園文化產品的附加值,同時促進了校園文化與所在城市的文化傳播和地域推廣,提升了學校與城市知名度。學生與校園參觀者為校園文化產品的主要購買力,充分地分析受眾者的需求,有利于建立文創產品的設計理念及營銷策略。
曹炎磊在文獻《校園紀念性文創產品設計研究》當中提到,對于高校來說,校園文創紀念品不僅僅可以幫助學校提升校園文化氛圍,同時學生可以在課余閑暇時間,通過對校園紀念品更充分地了解學校的歷史發展、辦學理念、文化內涵等[2]。由此可以提升學生對于學校的歸屬感、榮譽感及幸福感,從自身出發傳播校園文化,弘揚校園精神,寄托校園情感。將校園文化、校園精神等內容融入交互設計中,更能夠將在校生及畢業生的情感與母校連接,可以隨時隨地關注學校動態,交流在校或離校生活,分享情感,傳承記憶。
Photo Love 是來自德國一家公司的照片打印APP 其3D 立體展示圖片列表以立體展示的方式呈現所有的圖片內容。左側時間軸會根據滑動圖片時的停留,顯示對應圖片的拍攝時間。最終停留的圖片會在界面中部完全顯示。優點在于減少了用戶選擇照片時翻閱日期的麻煩,可以一目了然日期與相對應的照片,立體感強,視覺沖擊大。
它是美國設計師Jonathan Wegener 設計的一款瀏覽舊回憶、狀態歷史記錄和舊照片的應用。產品的吉祥物是一只藍色小恐龍,App 多處有小恐龍的身影,通過小恐龍的幽默表現傳達了產品的個性和氣質。優點在于該應用在常規內容中添加了一些幽默的元素達到取悅用戶、吸引用戶的目的,也令用戶對該應用有了更明確的風格定位。
大連理工大學建立了“校園紀念品專家——雅歌文化”網站,并在校內專門成立校園紀念品展銷中心,包括售賣校園紀念禮品、服飾、辦公用品、生活用品、電子用品等,同時還可以將上述產品結合部分教授論文集等文學內容進行個人定制。不僅如此,網站中還不定期地進行校園文化創意創業大賽,進行相關校園文化產品征集,為校園文化的傳播提供更有利且更直接的渠道。
昆明醫科大學為2022 屆畢業校友每人定制了一枚專屬于自己的戒指,戒面是學校的標志圖案,在戒指內側則為畢業生本人的姓名及學號,每一枚戒指都承載著學生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同時承載著在校教師的期盼與希望。
北京林業大學為每一位畢業生定制了一款魯班鎖,寓意著“鎖”向披靡。同時在魯班鎖其中一枚零件上都雕刻著校徽及學生的學號,其余零件則雕刻著學校校訓——知山知水,樹木樹人,將在校教職工對學生未來的期許寄托在產品中。
英國大多數學校的校園紀念品主要以服飾類產品為主,如衛衣帽衫、圍巾,也有部分學校將吉祥物制作為穿著學士服或是印有學校校徽服飾的玩偶。除此之外,牛津大學將學校具有特色的學院建筑印在絲巾上,又因牛津大學也是電影哈利波特取景地,也會將部分校園文化產品與電影哈利波特進行結合。
畢業留念系列產品主要針對即將畢業及剛剛畢業的學生,在調研的過程中有近80%的受訪者表示畢業儀式感很重要,并非常重視獲得畢業儀式感的形式。針對于畢業留念類產品,5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除了需要具備文創產品本身的創意性及美觀性之外,仍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紀念意義,從而觸動學生的思想與情感,使得畢業生可以懷念母校,感恩教職員工,激發大學生的懷念意識,喚起大家對青春的回憶。
針對校園文化產品設計痛點調研,主要為獲取當代大學生對畢業留念型文創產品的看法,以及對于現有產品的不滿足處。40%的受訪者認為現在多數的校園文化產品缺乏紀念意義;32%的人認為產品種類趨同,缺乏創新性;28%的人認為產品裝飾性大于功能型,實用性較低。調研可以發現受訪者對于本類型選擇比例接近,因此受眾群體對于校園文化產品的要求不再集中于單純的紀念價值、文化價值、美觀價值,結合實用價值才是在推廣傳承校園文化的同時,使得學生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地喚起在校園生活中的回憶,同時激發起他們對校園生活的熱愛及對校園文化的深思和傳播。
從產品外觀造型而言,對于激發學生懷念意識最直接的圖形符號,就是校園環境中常見到的建筑、植物、雕塑等實體符號。針對太原工業學院校區中的相關場景,在調研前提取了5 個最具有代表性的場景:圖書館、西區亭子、東區池塘、籃球場、食堂。其中32%的受訪者選擇了東區池塘,22%的選擇了食堂,18%選擇了籃球場,16%選擇了西區亭子,12%選擇了圖書館。綜合太原工業學院本身特點及與其他學校已有特征性進行篩選,最終將設計思路放置在東區池塘上。東區池塘雖然面積不大但仍帶有自身獨特造型及色彩裝飾,池內除去種植蓮花還擁有天鵝造型雕塑,不僅如此,池塘邊還矗立著一個孩童雕塑,他撅著屁股,面向池塘,好似要向池塘中縱身一躍,造型略滑稽幽默又獨具特點,多數學生對其都印象深刻。
當前互聯網環境中,存在很多論壇類、社交類App。在調研過程中,其中36%的受訪者認為論壇中信息的更新時效快更能夠提升用戶體驗,28%的認為互動性更強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好奇。年輕人大學生是時代發聲的主要群體,互動性強能夠帶來許多話題和熱度,信息時效性快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時刻同步更新,緊跟事件腳步,有趣的互動性和高速時效性等已成為當代交互設計App 不可分割的一項功能。
從線上程序內容而言,從哪方面文化角度切入,融入哪些設計元素,可以更直觀、更活躍地喚醒使用者的回憶,并在喚起回憶的同時將自身情緒融入產品使用中,進而影響更多的使用群體。通過調研發現,40%的受訪者更傾向于在線上程序中可以看到校園生活剪影,通過不同的剪影回憶起在校園生活中的點滴,亦或者可以通過記錄自身校園生活,從而引起其他使用者的共鳴。22%的調查者認為校園精神文化更容易激發出在校生或畢業生的校園認同感。
本次設計主要是針對即將畢業的太原工業學院學子的一款專屬設計,意在給畢業生進行一項具有深層意趣和儀式感的活動。分別有線上線下兩種方式。
“時間膠囊”投遞箱由膠囊殼(帶投遞口和取信口)、底座、水花(仿)、信件、雕像小人組成,通過調查問卷,東區小池塘是同學們心中一個很別致的關于太工的記憶點,遂提取雕像小人和水花元素來制作膠囊投遞箱。畢業生通過“時間膠囊”投遞箱投遞信件的形式來寄托畢業生內心情感、抒發對未來的暢想、畢業后的心愿、志向等。畢業生在畢業前夕書寫信件,投放膠囊內,活動完成后,膠囊進行封存,封存后存放于母校,多年后畢業生如若回到母校,可打開自己的以往信件進行查看,回顧自己畢業時的留言以及查看當時寫下的愿望是否得以實現等,此形式為一個以“時間”為主題的交互活動。
“時間膠囊”實體產品除可以作為大型文化景觀產品放置在校園中,不僅方便在校學生或畢業生進行信件投放,保存時間記憶,還可以將其微縮成小型擺件進行收藏。根據池塘雕像小人鑲嵌位置不同可以進行不同小型產品的設計,并作為系列產品進行銷售。由此針對微縮產品外包裝的設計也需要統一體現相應的校園個性化紀念性,從而利用另一條途徑傳播和弘揚校園文化及校園精神。
因為產品主題為“時間”,在外包裝上同樣要體現“時間”的特性,可以針對性進行個性化定制。通過不同系部,不同專業,不同社團等群體,對學生進行類型劃分,將學生代表性人物形象Q 版化,以及將所在校園生活中的代表性圖片進行二維繪畫轉換,每一側面都呈現出不同時間段在學校中的生活,更明確地展示其個性化、多樣化的功能屬性、精神屬性,從而使得每一個產品都具有自身的特色。
畢業生則通過進入“時間膠囊”小程序,包含“時間線放映廳”“我的”“發現”三大板塊,畢業生在畢業后隨時隨地通過小程序進行母校時間軸事件的翻閱、回憶、發言、交友等,時間軸長期記錄學校的各類活動、事件等,并時刻保持更新,畢業生通過小程序能快速瀏覽和回憶母校的一系列活動,以此形式通過畢業留念類交互小程序,達到能讓畢業生產生思想和情感的觸動、合理傳播校園文化、線上展示學院風采的目的。
在線上程序icon 配色方面,主要利用太原工業學院兩種顏色的校徽作為標準色進行提取,通過與“留念”“懷舊”主題結合,經過純度明度等細微的調整后,作為界面icon 的主體色調。主體色調RGB 色彩模式分別為:方案一,藍色RGB:104,144,255。方案二,紅色:221,122,98。每個主體色調都搭配其他互補或相鄰暖色進行色彩調和,使界面色彩更加豐富。其他色彩RGB 色彩模式分別為:方案一:239,169,162;方案二:255,187,122。此類色彩搭配在使用過程中,除去可以通過校徽主體色調喚起使用者在校時期的記憶,同時也可利用互補或相鄰暖色調,激發學生懷舊情緒。
校園文化傳播與傳承一直是近幾年各大高校所重視的文化內容,如何結合文化,運用工具,并綜合利用文化創意產品激發學生愛校情懷,是各大高校都在重視的問題。新媒體傳播手段是當下年輕人最易接受、最吸引人的傳播方式之一,將校園文化及懷舊情緒等通過該項更具有張力的方式進行傳播和推廣,讓學生不論是在校期間或是畢業之后,都可以從產品中獲得充分的校園歸屬感及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