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方正軍、易兵主編的《化學化工類課程思政精選案例》一書是一部深入研究高校專業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學術著作,通過對化學化工領域的杰出人物、科學史以及化學創新、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案例分析,突出了化學科學在社會進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和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本人在從事基金課題:全國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西安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專項課題;西安科技大學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角色認知與履職邊界研究等項目時將此書作為重要參考書目,從中受益匪淺,故加以推薦品讀。
在開篇章節中,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將中國化學界的杰出人物生動呈現于讀者面前,使我們對這一學科的歷史、成就和影響產生更為直觀的認識。通過對這些人物的深入解讀,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化學的深遠影響,并為自身的學科探索找到更多的啟示。第一章不僅僅是一次對化學家們科研生涯的追溯,更是一次思政教育的深度滲透。通過揭示這些化學家的家國情懷,讀者能夠在學術探索的同時,感受到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擔當,使得學科的深度探討更具有人文關懷的內涵。作者通過生動有趣的敘述,讓這些卓越的學者在讀者心中活靈活現,為化學科學增添了更加豐富的人文色彩。
第二章深刻剖析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元素化學的交融,以及一系列引領科學發展的里程碑事件。這一章的精彩之處在于,它不僅僅是一堂關于元素周期表的化學課,更是一次對科學史的深度游覽。通過這些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讀者對化學科學的發展脈絡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對科學史的理解也變得更加深刻。這種敘述方式,讓科學史在作者的筆下煥發出更加絢爛的色彩,為讀者提供了一場思想的盛宴,使得學科的歷史演進不再是干燥的事實串聯,而是一幅飽含智慧與探索的畫卷。這一章的內容讓我們不僅僅是化學的學習者,更是科學歷史的追溯者,為未來的科學探索打下了深厚的人文基礎。
第三章的開篇引人注目,北斗三號壓軸衛星與化學推進劑的故事成為讀者挖掘化學創新的起點。讀者可以深入了解化學科技如何催生了宇航技術的飛躍發展。這個案例不僅僅是對化學創新的展現,更是對國家科技實力的生動見證。在藥物研究領域,緩沖溶液的應用成為引領讀者進入科技創新的一扇大門。這個小小的化學應用卻在醫學領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藥物研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展現出化學科技的微妙與奇妙。此外,水電站與干電池、電極電勢在金屬腐蝕與防護中的應用等案例,更使得這一章節的內容豐富多彩。每一個案例都是化學創新的一部分,為讀者揭示了化學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全方位影響。總的來說,第三章通過對化學創新的深入挖掘,使得讀者在化學科學的世界中不僅僅是觀眾,更是創新者的參與者。這一章的內容,讓讀者看到了化學科技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也為未來的科學探索點亮了一盞燈塔。
第四章深入研究了化學科技在安全與環保方面的關鍵應用,引導讀者進行化學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刻思考。首先,汽車尾氣治理成為焦點,這一案例緊扣現代交通產業的發展,通過化學技術對汽車尾氣中有害物質的減排進行有效控制。這不僅提高了交通運輸的環境友好性,也為環境治理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隨之而來的技術與經濟的平衡、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則是安全與環保領域亟待面對的挑戰。其次,奶制品污染事件與三聚氰胺的案例揭示了食品安全領域化學技術的應用。通過嚴格的質量監管和技術手段,可以有效防范和解決類似問題,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然而,這也凸顯出化學技術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更為嚴格的監管體系以及道德倫理的深刻反思。通過對這一章的詳盡分析,我們看到了化學科技在解決現實社會問題中的實際應用,同時也意識到這些應用所面臨的技術、經濟、倫理等方面的挑戰。這使得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技的雙刃劍性質,強調了在科技發展中必須權衡技術進步和社會責任的關系。這一章節為讀者提供了思考化學科技在環保與安全領域的發展方向,以及科學家在解決問題中的倫理擔當的契機。
該書通過多角度的案例研究,全面展示了化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得讀者在學習化學的同時,能夠更好地理解科學家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每個章節都緊密結合具體案例,生動有趣,使得抽象的化學理論更具有實際應用的意義。此外,對于化學的安全環保方面的關注,體現了科學技術應當服務于人類幸福的理念,引導讀者樹立正確的科技觀。因此,該書在推動高校專業類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