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穎,楊 潔(成都大學,四川 成都 610106)
能仁寺摩崖造像為唐至宋文物,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城東45公里處的新店鄉能仁村。該造像于1982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發現,彼時大部分文物已遭破壞,原來的百余龕造像僅剩二十余龕[1]。能仁寺摩崖造像于1988年被列為仁壽縣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眉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成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選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本次調查發現,能仁寺摩崖造像目前存有大小龕窟25龕,呈一字形自西向東分布,造像題材豐富,整體雕刻工藝精美。由于目前龕窟編號大部分已風化,識別不出,為方便記錄,對其進行了1—25號的重新編號,具體保存現狀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四川仁壽能仁寺摩崖造像保存現狀基本信息
仁壽縣文物管理中心具體負責能仁寺摩崖造像的管理工作,文物現場設有安全責任人一名、安全管理人一名。經核實,安全責任人兩年前已離職,但現場公示欄并未及時更換。安全管理人為在此建房的當地村民葉超文,目前僅葉超文一人負責能仁寺摩崖造像的日常看守和環境清潔等基本工作,且并未實現24小時巡查守護。文保單位原則上每月一次的現場巡查多數時候也是通過監控遠程查看。由此可見,能仁寺摩崖造像的管理力量較為薄弱,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根據現場公示的信息可知,能仁寺摩崖造像的保護范圍為東至1號龕東側外緣向東延伸50米,南至13號向南延伸15米至曬壩,西至27號龕西側外緣向西延伸50米,北至巖頂向外延伸15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之外50米。保護區域外筑有圍墻,連同葉超文房屋后院進行封閉。能仁寺摩崖造像目前已經建立了安防監控系統,但在消防系統、防雷系統方面較為薄弱,文物本體微環境和病害監測方面暫未涉及。
由于常年受日曬雨淋,能仁寺摩崖造像各個窟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情況,筆者在對文物本體進行勘查,并結合現行國家標準《館藏磚石文物病害與圖示》[3]進行評估后 ,分析得出能仁寺摩崖造像主要存在裂隙、局部缺失、酥堿與泛鹽、層片狀剝落、動物損害、低等植物損害、積塵、水銹結殼等病害情況(圖1)。除自然因素外,諸多造像因特殊時期的人為破壞殘損嚴重,其中降魔龕主佛因被當地工匠用水泥進行修補,造成佛像面容嚴重損壞變形。因此,能仁寺摩崖造像亟待進行搶救性保護修繕工作。

圖1 能仁寺摩崖造像部分病害情況
能仁寺摩崖造像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整體開發利用程度相對較低。除當地村民會在春節期間和觀音誕日(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去燒香祈福外,對其他區域游客的吸引力不高。一方面由于能仁村地理位置偏遠,鄉道狹窄曲折,交通極為不便;另一方面,保護區游覽設施不夠完善,沿途缺乏交通路標指引,保護區內的語音講解也僅提供不足2分鐘的文物概況介紹,這大大降低了游覽者的體驗度。除此之外,能仁寺摩崖造像整體規模不大,游覽項目單一,加之宣傳推廣力度不足,種種原因致使能仁寺摩崖造像幾乎處于“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
為提升現階段職能部門對于文物的管理和保護水平,應建立高效嚴謹的內部規章制度,做到分工明確,職責清晰,落實文物安全與監管的具體責任人。相關單位投入更多預算,增加現場駐守人員數量,協調人員進行現場輪崗和維護檢查。此外,及時更新現場公示欄,做到信息準確公開。如遇人員變動,應當及時填補空缺。
針對當前的病害情況,文保單位需制定可實施的修繕方案,采用專業技術對殘損部分進行修復,及時采取巖體加固、裂隙修補、加筑窟檐、防滲排水與滅除表面有害物質等保護措施。相關單位還可利用科學防控手段,在現有的監控系統之上增設消防系統與防雷系統,三位一體,做到全面防控。此外,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眉山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嚴厲打擊損毀、偷盜等違法行為,增強當地居民文物保護的意識。
為推動能仁寺摩崖造像的保護與研究,可采用引進人才和培訓提拔兩種方式來建設人才隊伍。文保單位可以引薦國內外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或與高校合作招收優秀畢業生,為團隊增添新鮮血液。與此同時,定期對本單位人員開展培訓和考核,提拔有能力的人才。此外,國內外文保機構之間加強聯絡,開展學術專題研究講座,推動新技術、新設備與新理念等方面的交流與協作。
能仁寺摩崖造像是具有豐富價值內涵的文化遺產,若能合理宣傳與開發利用,有望成為仁壽縣新文化旅游景區。首先,借助媒體傳播,講好文物故事,提升當地知名度,打造仁壽縣文化新名片。其次,規劃完善游覽區域,整修周邊基礎設施,拓寬鄉間道路和房屋,設立景區道路引導牌等。最后,為提升旅游體驗的豐富度,與能仁村當地餐飲、住宿及農副產品商戶合作形成一條完整的配套服務鏈,進而創造鄉村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
通過對能仁寺摩崖造像的實地調查,筆者詳細掌握了其保護利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保護與利用的對策。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落實行動,保護并發展好這一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文化遺產,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