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

9月15日上午,淇縣人民政府縣長侯明森接受了“農媒總編走基層? 新聞助農促振興”采訪團的采訪,就淇縣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對此,淇縣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的成效有哪些?
侯明森:洪范八政,食為政首。近年來,淇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國家糧食安全重要論述,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持續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堅決把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扛在肩頭,先后被授予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示范縣,主要措施有以下4個方面。
一是管好“地”,守住糧食“責任田”。縣政府和9個鄉鎮(辦)簽訂目標責任書,堅決守住了33.2萬畝耕地紅線和29.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59萬畝以上,打造高標準農田32.77萬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98.6%。其中,10萬畝“優質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二是育好“種”,嚴把莊稼“種子關”。大力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一方面,主動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農科院等院校開展院地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合作共建科技成果示范田400余畝;另一方面,引進河南九鼎生物育種中心,打造良種繁育基地,審定通過玉米和小麥品種43個,填補了縣內“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的空白,全縣糧食良種覆蓋率達99%。
三是護好“苗”,鼓起群眾“糧袋子”。建立150人的縣鄉村三級農技推廣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因情因地服務。積極探索農業機械化發展模式,全縣農業機械化水平達99.8%。集中打造10萬畝5G農業產業園、1 000畝智慧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全國數字農業農村先進縣、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先進縣。培育專業化種植、病蟲防治、耕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20家,服務農田6.3萬畝。
四是抓好“收”,打贏豐收“保衛戰”。牢固樹立減損即增產理念,連年開展機收大會戰、減損大比武活動,確保顆粒歸倉,糧食總產穩定在2.9億公斤以上。
記者:淇縣作為全省20個鄉村建設示范縣創建單位之一,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侯明森:近年來,淇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河南省、鶴壁市關于鄉村建設的決策部署,規劃引領,示范帶動,系統推進,全域提升,先后被授予河南省鄉村振興示范引領縣、河南省首批鄉村建設示范縣創建單位。
一是編制發展藍圖,堅持規劃“一盤棋”。在完成全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基礎上,高標準編制村莊實用規劃112個,基本做到了應編盡編。
二是補齊配套短板,提升建設“硬實力”。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車,被授予河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河南省“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投資5.1億元實施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農村熱點區域5G網絡、燃氣管網、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和農民健身工程實現全覆蓋。縣、鄉、村三級電商網點全域覆蓋,“六統一”快遞共配模式入選商務部宣傳典范,被評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三是整治人居環境,繪好鄉村“生態畫”。以“治理六亂、開展六清”為重點,創新實施“紅黑榜”“積分制”等管理辦法,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和“一宅變四園”行動,成功創建為河南省農村垃圾治理達標縣。高村鎮、衛都辦入選國家衛生鄉鎮,靈山小鎮入選全省第一批美麗小鎮。今年8月底,全省鄉村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在淇縣召開。
四是凝聚共建合力,引領治理“新風尚”。探索推廣“頭雁領航”工程、“明星黨組織書記”評選等好經驗,84個“頭雁”回歸家鄉建設,30名“明星村支書”享受縣級干部工資待遇,78個村黨支部達到“三星”標準。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新風正氣,獲批河南省婚俗改革實驗區,趙莊被授予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淇縣作為承擔今年全省鄉村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觀摩點位的縣區,是如何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
侯明森:一是“標準化+梯次評比”。將全縣162個村劃分為示范村、提升村、整治村3類,每月開展一次示范村評選,每季度開展一次集中觀摩,夏收、秋收后開展兩次集中攻堅,整治村全部“清零”,全縣美麗鄉村從“零星開花”變成“全域風景”。
二是“市場化+專業運營”。變“政府包攬”為“市場運作”,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體系,垃圾分類、日常保潔、清掃轉運整體打包推向市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三是“多元化+產業支撐”。一方面,采取“財政投入、項目支持、鎮村自籌、社會扶持”模式,爭取上級政策資金7億元,投入縣鄉財政資金5.8億元,帶動社會投資5.8億元。另一方面,以美麗生態帶動美麗經濟,打造老家趙莊、靈泉妙境涼水泉等10個國家和省級特色旅游村,全縣集體經濟“空白村”全部清零。
四是“系統化+黨建引領”。創新“才聚朝歌興縣計劃”,聘請49名鄉村建設顧問,為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實行以戶為單位的環境評比“積分制”,村村設置光榮墻、紅黑榜,將周五清潔日、門前四包納入村規民約,變“命令”為“激勵”,讓群眾戶戶都參與、人人是主角。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請談一下淇縣對下一步的鄉村產業發展是如何規劃的。
侯明森:下一步,淇縣將堅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核心,立足本地實際,結合全國、全省鄉村產業發展規劃,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一是優化種植業。一方面,堅持科技賦農,在抓好2個數字農業產業園基礎上,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動種植技術迭代升級,助推農業提質增效。另一方面,擴大優質雜糧、有機蔬菜、特色林果等高效種植規模,在縣城周邊、景區沿線,規劃建設集采摘、休閑、體驗、娛樂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
二是做精加工業。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鼓勵飛天、鏈多多、米立方等糧食和畜禽精深加工企業,發展訂單農業,加快推進生物科技、航天食品、冷鏈物流、功能食品“四園”建設,做好生物制品、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五品”加工業,著力延長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三是壯大文旅業。緊緊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堅持旅游景觀全域優化、服務供給全域配套,健全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和商養學閑情奇”等旅游要素,重點打造好A級景區旅游、南太行鄉村旅游、朝歌老城旅游3條環線和淇河下游鄉村旅游示范帶,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打造更多鄉村旅游示范村,加快農村從“賣產品”向“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轉變。
四是叫響電商業。一方面,借助美團優選電商產業園和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站,加快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農產品集配基地、農鮮直采基地,進一步激發農村消費潛力。另一方面,深入實施“三品一標”提升行動、農產品品牌創建活動,切實加大對“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的指導扶持力度,升級“老字號”,培育“新字號”,努力打造更多朝歌印象“地方招牌”。
[責任編輯:李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