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爾冬
豐腴的身材同樣是一種美,同樣可以干凈精致;就算沒有出眾的外貌,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閃閃發光也可以充滿魅力。
所謂電子小豬,是指網絡上的一批“減肥博主”。他們通常體重較大,喊著自己“要減肥”,把體重數字標在主頁最顯眼的地方,卻會在視頻或直播時不顧形象瘋狂地吃喝。
與人們傳統認知中的吃播、探店博主不同的是,一部分電子小豬主打的不是吃得夠香夠好,而是吃得夠丑。他們毫不避諱“吧唧嘴”的聲音和不雅的吃相,努力展現出自己邋遢油膩的一面。有不少網友會將這些視頻截圖設為壁紙,通過警醒自己“吃多了就是這個樣子”,達到抑制食欲的效果。
有人靠做“電子小豬”飛速漲粉,賺得盆滿缽滿,但這樣靠獵奇換來的流量是否真的能長久,顯然要打上一個問號。縱觀活躍在互聯網上的電子小豬,他們一頓飯幾乎能吃下正常人一整天的食量,遠遠超過了普通“飯量大”的范疇,這給身體健康帶來的壓力不言而喻。
在屏幕的另一頭,想擁有好身材的粉絲不去運動和健康飲食,卻將減肥的希望寄托在靠電子小豬遏制食欲上,本身已經足夠荒唐。更有少部分網友被灌注了滿身戾氣,對博主肆意進行身材羞辱。在觀眾“邊反胃邊看”的持續關注中,這些瀏覽和評論最終都轉化為流量,成了電子小豬“生意經”背后的金錢支持。
一邊是過量進食甚至不惜損害健康;一邊是靠觀看病態吃播來對抗正常的饑餓生理反應,無論是在博主還是粉絲身上,“好好吃飯”這個最基本的要求都完全置之于不顧。可回到現實,真的需要進行這種病態的宣傳嗎?
“管理好身材才能管理好人生”“控制好體重才能控制好生活”之類的論調由來已久,電子小豬正是這一概念泛濫的產物。他們通過夸張的進食表演,給觀眾持續輸出“吃飯就會長胖,長胖就會變丑”的邏輯,直到將自己樹成一個暴飲暴食的活靶子。
豐腴的身材同樣是一種美,同樣可以干凈精致;就算沒有出眾的外貌,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閃閃發光也可以充滿魅力。電子小豬靠扮丑吸引目光,無形中向觀眾傳遞了畸形的審美觀。人們被植入了“胖即原罪”這種底層邏輯后,一些被網友認為不符合傳統審美的博主“低人一等”,大眾對他們生出種種惡意,也就不足為奇了。
說到底,電子小豬和他們的觀眾看似背道而馳的兩種行為模式,不過是身材焦慮的一體兩面。在這一場表演中,雙方共同塑造、彼此依賴卻互相傾軋,到頭來又有誰是真正的贏家呢?
美食應當是享受,而不是負累。此前已經有無數以健康甚至以生命為代價的事例敲響了警鐘,人與食物的關系,應該被重新審視。對此,視頻平臺有必要對無底線扮丑的獵奇吃播內容加強審核,持續優化推送機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更進一步講,與其說好好吃飯是一節必修課,倒不如說健康審美觀念的養成是一節必修課。而要徹底讓“胖瘦”與“美丑”脫鉤,重新將定義美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還有賴于各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