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莉
(石家莊城市經濟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2165)
近年來,國際貿易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于我國各個地區的國際貿易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河北省是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重要主體之一,國際貿易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關系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目前河北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并不突出,導致地方較多產業都遭遇了較大的發展困境,未來的發展方向也變得不確定。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結合我國的新發展格局以及國際貿易市場波動情況,深入全面探索河北省國際貿易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各類可行的方式切實提高河北省國際貿易競爭力。下面以此為切入點,談一談河北省國際貿易競爭力的提升策略。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并提出后續我國應該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21年11月19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并發表了《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互利共贏》的演講,對于新發展格局的內容進行了深入闡述。新發展格局是立足我國當前經濟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這項政策對于國際貿易發展也產生了顯著影響。河北省國際貿易在新發展格局下必須要進一步激發內在需求,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格局。這要求河北省外貿相關企業必須要關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并積極調整自身戰略發展方向以及經濟流通鏈上的角色定位,積極參與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多個環節,實現經濟供需的動態平衡。除此之外,新發展格局對于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也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政府部門能夠制定針對性較強的政策文件,給區域內各產業發展提供相應的指引和政策支持。但目前河北省在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應該在日后進行針對性的調整與改善。
河北省國際貿易在2020年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增長幅度并不明顯。但是在2021年以后,我國疫情防控進入了新常態,河北省的國際貿易發展也進入正軌。河北省2021年國際貿易進出口總值為5415.6億元,同比增長21.5%,高于全國平均值0.1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貿易占比87.4%,加工貿易占比5.6%。河北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規模已經超過了千億,同時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都實現了顯著增長。在出口商品結構方面,機電產品出口額超過了千億,但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機電原材料產品的出口占比還比較高。在進口方面,鐵砂礦和原油的進口量減少,但天然氣進口量顯著增加,增長幅度達到了1.1倍。總體來看,河北省國際貿易發展規模比較可觀,同時發展前景比較良好,可以推動區域經濟的長遠穩定發展。
國際市場占有率是評價國家或地區國際貿易產品在世界市場中競爭力水平的直觀指標[1]。在具體計算國家或地區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這項指標的時候,主要考量該國家或地區國際貿易的整體規模,以及全球市場的總體規模。河北省2021年國際貿易市場占有率為0.27%,跟往年相比差距不大。這是因為河北省國際貿易規模雖然在逐年增加,但是全球貿易市場規模也處于增長狀態,這使得河北省國際貿易的市場占有率變化不明顯。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某種出口商品占其出口總值的比重與世界該類商品占世界出口總值的比重兩者之間的比率。一般來說,如果顯性比較優勢數值超過2.5,說明產品的競爭優勢比較顯著。如果顯性比較優勢數值在1.25~2.5,說明產品的競爭優勢略微顯著[2]。如果顯性比較優勢數值在0.8~1.25,說明產品的競爭優勢非常一般。如果顯性比較優勢數值低于0.8,則該產品不具備競爭優勢。目前河北省的機電產品具有比較顯著的競爭優勢,服務貿易類產品的競爭優勢比較一般。這是因為機電產品本身就是我國大部分地區貿易出口的主要產品,并且能夠通過我國人口紅利取得成本優勢,最終在國際市場環境中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優勢。目前我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因此機電產品的競爭優勢也在下滑,河北省也面臨這種情況。在這種背景下,河北省正在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當前河北省的服務貿易顯性比較優勢雖然比較一般,但處于逐年上升狀態,在未來時間里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競爭優勢指數是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當競爭優勢指數數值在0~1的時候,表示該國家或地區的對外出口競爭力比較強,更容易形成競爭優勢。該數值越接近1,出口競爭力就越明顯。當競爭優勢指數在-1~0,表示該國家或地區的對外出口競爭力比較差[3]。該數值越接近-1,出口競爭力越差。目前河北省國際貿易出口競爭力還是比較明顯的,在近五年時間里處于0.3~0.6。這也說明了河北省國際貿易出口局勢比較好,能夠在國際市場環境中取得一定的優勢。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我國迅速控制疫情,使得對外貿易受到的影響比較小,各類產品也可以更好在國際市場環境中流通,更容易取得競爭優勢。
R&D是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主要統計年度時間區間內國家或者地區用于技術研發與試驗的相關經費支出占產業銷售收入的比重。通過收集河北省產業發展數據和國際貿易情況得知,目前河北省R&D強度處于7%左右。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國開始追求經濟發展質量,要求各個產業積極制定創新發展方案,增強創新發展投入水平。河北省在新發展格局下也開始關注產業的創新發展,同時開始通過稅收政策、人才政策等多種政策手段,給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跟發達國家與地區相比較來說,河北省的R&D強度還存在顯著不足。很多發達地區的R&D強度都在15%以上,河北省在這方面還有較大的差距,有必要在后續時間里通過各類可行的手段適當提高R&D強度,給予外貿企業更有力的基礎資金支持。
通過前文分析可以知道,河北省國際貿易競爭力比較一般,在當前國際市場環境中雖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現階段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在此引入鉆石模型分析河北省國際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因素,立足多個層面探索河北省國際貿易競爭力不足的具體原因。
生產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等內容,可以給國際貿易發展提供較好的基礎支撐[4]。在人力資源方面,河北省跟全國各個地區一樣,目前所享受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導致勞動密集型產業越來越難在國際市場環境中取得競爭優勢,需要在后續改變產業發展格局。在天然資源方面,河北省并不是很豐富,較多自然資源還比較依賴進口;在知識資源方面,河北省雖然已經開始推動各個產業進行創新發展,但是目前各大產業的創新力量還比較有限,技術創新成果也不是很多,導致河北省的知識資源無法給國際貿易發展提供較好的支撐;在資本資源方面,河北省的金融市場還不通暢,資本流動效率比較有限,很難推動河北省國際貿易的高質量發展。
需求條件主要是指國際貿易產品的國內外需求情況。鉆石模型理論認為國內需求可以顯著刺激與提高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競爭優勢。當國內產業需求比較高的時候,就會提高產業創新發展的敏感度,使得產品品牌具有更加顯著的特色,可以在國際市場中取得良好發展[5]。但是結合河北省國際貿易發展現狀來看,當前國內需求水平比較一般,很多產品目前都出口國外。在新發展格局下,要求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各個地區能夠依托并發揮國內巨大的市場規模及需求優勢,撬動國外市場,形成國內國外雙循環體系。目前河北省已經開始貫徹這項戰略,但現階段取得的效果還比較一般,應該在后續時間里進行專項的提升。
相關與支持產業主要是指國家或地區是否存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供應商和關聯輔助產業。通過這些供應商和產業,可以將區域內的優勢產業串聯在一起,形成高質量的產業鏈,在國內、國際市場環境中取得較強的競爭力。結合河北省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現狀來看,區域內輔助產業比較少,整體競爭力不強,導致產業發展比較散亂,很難取得較好的發展效果。目前河北省的第三產業占比并不算太高,不利于服務貿易、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形式的發展。這些情況都導致河北省國際貿易發展在全球市場環境中容易遭受較多阻礙,無法取得預期的發展效果。
企業戰略與競爭是指國家或地區內部企業的組織管理條件和競爭合作現狀。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的占比非常高,超過了95%,河北地區也不例外。中小企業可以顯著提高市場經濟的活力,但是這類企業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也非常一般,在國際貿易市場環境中無法取得較好的競爭優勢[6]。當前河北省參與國際貿易的大部分企業都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還面臨著非常顯著的競爭壓力。特別是在疫情暴發以后,一些企業無力承擔壓力面臨倒閉。這使得河北省對外貿易企業的競合發展態勢并不理想,不利于推動區域國際貿易在新發展格局下的良性發展。
政府行為可以給區域內企業的對外貿易發展提供較好的指引,特別是部分政策可以給企業帶來直接紅利,豐富對外貿易發展的市場機遇。在新發展格局下,河北省也開始立足于雙循環戰略制定一些有利于國際貿易發展的政策,比如加快海港建設、融入國家自貿試驗區、促進標準認證銜接、申報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加強內外貿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培訓等。但是現階段大部分政策內容還比較模糊,并沒有深入產業內部環境中,導致企業無法真正享受這些政策條件,也就很難抓住市場發展的機遇。基于這些情況,后續河北省政府也應該積極調整宏觀政策,并能夠切實提高政策內容的精細化水平,給國際貿易發展提供較好的支撐平臺。
在新發展格局下,河北省政府部門應該緊扣雙循環戰略的核心要點,盤活區域內產業發展資源,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使得參與國際貿易的各個企業重新煥發活力,能夠積極進行產業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通過這種方式,逐步提高新發展格局下河北省國際貿易的競爭力水平。
新發展格局要求區域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推動產業的創新發展。因此河北省應該在后續發展過程中適當增強科技與資本要素的投入,豐富區域內生產要素。
第一,疏通科技研發路徑。科技創新是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要點,河北省政府部門應該撬動區域內科技創新資源,提高科技研發的整體水平。這也要求河北省牽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多個主體,引導建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進行產業發展的高新技術研發,并推動技術創新成果的順利轉化[7]。通過這種新型模式,產業科技創新的成本壓力就能夠得到較好的分攤,同時技術創新成果的流通性也變得更強。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就要考慮適當給技術聯盟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進一步緩解技術創新的資金困境。
第二,優化資本市場環境。河北省國際貿易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應優化資本市場環境。這要求地方政府部門既要調整金融市場政策,還要科學地制訂招商引資計劃,豐富金融市場環境。除此之外,河北省的中小企業數量比較多,占比大,這些企業很難在金融市場中獲得充足的資金。因此政府部門可充分發揮普惠金融等政策的優勢,擴大金融市場的覆蓋面,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使得資本資源可以發揮更廣泛的作用。
在新發展格局下,河北省應逐步構建國內國外雙循環經濟體系,并通過國內需求市場撬動國際市場。基于這些考量,河北省也要加快基礎需求條件的布局,完成國內需求市場的深層次建設。
一方面,河北省各個產業發展應該立足國內需求市場的實際情況展開深層次分析,收集國內消費者對于產業發展和產品品牌的看法與感受,并挖掘國內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在參與國際競爭的時候,各個產業可以總結國內需求市場的經驗,明確自身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優勢產品,并依托此構建戰略發展規劃,使得自身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另一方面,河北省后續時間里也要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給國際貿易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同時進一步豐富國內市場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立足通信、電力、港口、物流等多個層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步伐,給各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平臺,增強國際貿易發展的整體活力。
新發展格局要求河北省能夠切實提高產業發展質量,推動產業內部創新拓展,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一方面,河北省應該做好產業結構優化與調整工作,繼續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步伐。結合國際貿易市場環境來看,傳統貨物貿易遭受了較多阻礙,并且未來的發展前景也不明朗。但是基于第三產業的服務貿易,在未來具有非常顯著的發展潛力。因此河北省應加快第三產業創新發展的布局,實現傳統產業向著第三產業的融合創新轉型發展。這樣,河北省的服務貿易可以獲得更多發展資源,取得更加顯著的發展成效。
另一方面,河北省要立足于宏觀視角看待區域內各個產業的發展情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并整合產業鏈的各類資源,提高產業發展能力。這要求河北省各地區能夠充分明確自身的優勢產業,并整合優勢產業相關的配套產業,以產業鏈經營的方式參與國際貿易,有效提高自身在國際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
在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河北省政府部門要引導企業之間正確使用競爭與合作戰略,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特別是目前河北省參與國際貿易的中小企業數量比較多,同時這類企業很難在國際市場環境中取得較強的影響力。因此,政府部門可以聯合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引導不同產業逐步形成國際貿易合作聯盟,以聯盟的形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高自身在國際市場中的話語權。在國內市場環境中,聯盟內各個成員應該適當降低競爭性,積極進行戰略合作,在海外市場中謀求共同發展。這樣,河北省的內部競爭就會變得更加和諧,并形成較強的發展合力。
河北省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主體之一,在新發展格局下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作用,通過多元化的政策制度給國際貿易發展提供較好的支持。
一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門應借助信息化時代帶來的諸多便利性,加快國際貿易信息一體化建設,將大部分貿易流通審批環節移交到互聯網環境中,提高通關效率。目前河北省已經推出了“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平臺”等公共服務,并實現了多種監管證件的“單一窗口”綜合辦理,幫助企業緊抓RCEP機遇,給企業帶來了諸多便利。后續河北省政府部門還要繼續加大這方面的政策支持,給國際貿易相關企業帶來更多政策推動。
另一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門還要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加強自身與北京和天津的戰略合作與互動,在實現貿易信息互通的基礎上,逐步整合相關貿易業務,使得國際貿易活動可以享受更多政策紅利,并且貿易效率也可以得到充分保證。
綜合來看,新發展格局對于河北省國際貿易產生了非常顯著的影響,要求河北省積極推動內部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并轉變國際貿易的發展方向與重點,完善基礎設施等要素,整合區域內國際貿易發展的有生力量,實現國際貿易的戰略發展目標。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應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舉措繼續豐富國際貿易的發展政策,通過宏觀層面的指引與引導,豐富國際貿易發展的內在元素。對于各個企業來說,則應積極關注國際貿易行業市場環境變化,并善于使用競合戰略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勇于面對各類發展挑戰,在復雜行業環境中取得較好的發展。這樣,河北省國際貿易競爭力就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