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依凝,潘雙功,楊偉才
(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
對于石油行業的輕資產企業來說,將服務作為自身的核心業務,有效實現了對成本投入的把控,在避免業務臃腫的基礎上更好地展現出自身優勢。而結合這類企業的財務報表來看,相較于其他企業往往擁有更多的現金資產,為進一步突出自身競爭優勢、提升利潤率,石油輕資產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應提升對財務管理的重視,有效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因素加以分析,進而提出與之相適應的解決措施。
投資風險是石油輕資產企業經營中比較常見的風險類型,其具體表現形式為企業參與投資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均比較單一,并沒有脫離傳統的石油行業模式。造成企業投資風險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決策者沒有對市場發展環境與局勢樹立正確認識,加上企業不具備較高的財務管理能力,因此難以及時針對可能出現的投資風險進行準確分析,提升石油輕資產企業面臨投資風險的概率,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投資活動自身就帶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即便提供再完善的數據信息與理論支持,也無法實現風險的完全規避。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投資決策者需要對市場環境及投資形勢形成正確認識,積累豐富的投資經驗,以便對投資活動實現合理判斷[1]。與此同時,投資人員還要辯證地看待投資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提升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完備性,進而實現石油輕資產企業發展的與時俱進。
面對市場環境的改變,石油輕資產企業也經歷了比較復雜的發展歷程,在開展合并、重組、改革等企業變革活動的過程中,往往都會涉及較大規模的資金流動,因此相應的財務風險問題也無法避免。而結合石油輕資產企業財務籌資風險的具體情況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由于石油企業本身具有的復雜性,導致其資金流動過程中會經歷比較復雜的組織機構,因此存在部分資金不能達到其應進入的部分的問題,造成比較嚴重的財務風險;其次,以往石油輕資產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大多采用的是比較粗放的經濟管理模式,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資金使用的重要性,造成了不必要的籌資成本浪費問題;最后,受市場復雜環境的影響,石油輕資產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會面臨一定的債務問題,一旦存在資金籌措不及時的問題就會直接影響企業自身的受益情況,進而帶來比較嚴重的籌資風險。
財務收益分配是石油輕資產企業管理過程中必須進行的工作,即在取得相應收益之后對其進行分配,一方面是對企業自身的財務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股東和員工提供的物質激勵,進而通過提升其積極性與主動性來帶動企業的長遠發展。然而企業在經營中常常會面臨資本支付困難的情況,這也是導致出現財務收益分配風險的主要原因。在出現財務收益分配風險以后,石油輕資產企業很容易因為進行收益分紅而造成資金鏈短缺。為解決相關問題,石油輕資產企業往往需要被迫調整經營戰略,對企業的未來發展造成影響。
石油輕資產企業的財務工作具有突發性以及客觀性兩個特點。財務風險的客觀性是指,對于石油輕資產企業的管理工作來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是企業的預期目標抑或是企業的實際目標都有著無法實現的情況存在。而財務風險的突發性是指,隨著石油市場環境的日益復雜,對于財務風險的預估難度不斷加大,同時石油輕資產企業又正處于關鍵的變革時期,對于石油輕資產企業的風險也難以進行完整的判斷,使得財務風險的應對舉措不能完全發揮成效。因此,對于石油輕資產企業來說,要不斷完善財務風險的管理體系,健全財務風險的管控機制,使得其有完備的能力抵御財務風險。
雖然許多石油企業設置了完備的財務監管部門,同時也具備相關的工作人員對企業的發展規劃以及經營策略進行負責,例如企業會計、審計或是經濟師等。但是涉及石油企業相關的投資項目確立時,極其容易出現與之相關的各部門成員在權利與義務方面出現交叉的情況,以至于在工作中產生沖突,從而致使投資經營工作無法繼續推行。就目前的大多數石油企業而言,財務工作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會計核算以及審計方面,對于公司資金的掌控以及投資運營方面相對欠缺。另外,由于不完備的財務管理體系,致使石油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也得不到執行,企業內部資金流動出現較大的問題。而且,石油輕資產企業即便建立了財務管理制度也不見其成效,因為大多數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仍舊存在漏洞,其中的環節完全得不到執行,尤其是對于企業的資金管理方面,由于其資金資源分配不均,從而導致權責不明,使得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出現混亂的情況。再加上企業的審計制度不完善,無法將責任歸結到個人,致使石油輕資產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漏洞,為企業財務管理增加了風險。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不重視也是導致財務出現風險的重要原因。因其對自身工作的認識程度不足,導致在進行財務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將客觀性原則踐行到底,致使人為因素的干擾力度不斷加大,從而使得財務出現人為制造的風險。同時,又因其不具備較強的風險防范意識,對于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不全面,降低了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加劇了企業的財務問題。
現階段,石油輕資產企業內部部分財務管理人員在開展財務風險控制的時候存在認識不足的情況,不能正確看待財務風險的客觀性,同時存在風險控制力度不足的情況。受到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控制意識薄弱的影響,一旦面臨緊急的風險情況只能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進行風險決策,進而難以有效理清企業內部財務關系,資源管理及利益分配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實[2]。與此同時,考慮到財務工作管理的專業性,需要依靠專業的管理人員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管理人員自身專業素養的不足,對于財務風險的把控不夠精準,也不具備風險的防范意識,使得企業的財務工作存在較大的漏洞。而且,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自身的專業水平不高,無法為財務風險提出科學性的防范措施,致使重要的風險評估流程存在缺漏,導致企業的財務關系混亂,使得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工作難以開展。
一直以來,在石油企業發展過程中,內部監督機制都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然而就當前的部分石油輕資產企業來說,存在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的情況,進而導致石油企業內部監督機制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輕資產企業對于內部監督部門的重視程度不足,在推動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并不能落實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長遠規劃,而是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除此以外,部分企業在實際經營管理中沒有將相應的監督方法落到實處,提升了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
由于我國的融資模式較為單一,融資渠道也較為稀少,所以大多數石油企業的首選是通過財務公司進行融資。對于石油企業來說,因其業務范圍廣泛,項目之間牽扯較深,一旦自由現金流為負,且長期無法轉正,就會導致企業出現嚴重的財務風險,因為一個項目資金鏈的斷裂會引發連鎖反應,造成多個項目出現資金供應不足的情況,從而影響企業全部的生產經營活動。另外,企業長期負債經營,市場一旦出現波動會導致企業面臨重大的財務危機,致使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使得企業面臨高昂的債務,石油企業的整個運營活動被迫停止。
隨著科學技術的介入,各行各業都在進行信息化改革,尤其是公司的運營與管理活動是企業進行改革的重點項目。而相對于其他企業來說,石油企業的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國外同行業先進企業相比還有差距,即便經營人員具有信息化管理的意識,但是由于自身的硬件設施不足,導致石油企業對于信息的采集、整理以及分析的工作難度不斷加大,使得企業的財務信息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節奏,降低了信息處理的效率,導致現代化的手段無法在企業中施展,從而使得企業的信息處理工作存在漏洞,進一步加劇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
企業資金的流動情況直接顯示著企業的運行情況,如果企業的資金能夠進行良性運轉,即表示企業的經營情況良好,能夠在市場當中占據有利位置;但是企業內部的資金如果流轉混亂,會使得企業的經營風險增加,從而有可能導致企業的項目面臨停滯的風險。所以,企業的資金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管理來說尤為重要,直接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因此,為了使得石油企業能夠在市場當中處于平穩的位置,要對資金管理工作進行細致的監管,增加石油企業與市場之間的緊密性,梳理造成石油企業存在財務風險的因素,讓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的分析,保證企業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對于石油輕資產企業來說,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應將目光放長遠,進而構建起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同時將相應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納入企業管理的重點環節中。在此過程中,企業應將財務風險信息識別以及需求反饋作為預警機制建立的基礎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風險應急方案,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提出恰當的處理措施。與此同時,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還需要對石油輕資產企業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進行分析,確保可以提升財務風險評估的科學性與準確性[3]。除此以外,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持續發展,還可以將更多先進的技術手段引入財務風險識別和應對中,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保證企業在進行風險處理的時候可以與現金流量特點相適應,為提升石油輕資產企業財務風險監控水平奠定基礎。
為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石油輕資產企業應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對其內外部控制體系加以完善。對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需要以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滿足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優化需求。在此過程中,企業內部可以針對相關工作的開展設置專門的監督管理小組,并保證各部門都可以參與其中,有效促進其積極性的提升以及確保相互制約機制的推進。在石油輕資產企業內部構建內控制度,一方面可以有效對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并從多角度加以分析;另一方面還可以為相關人員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提供制度保障,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石油輕資產企業在開展內部財務管理的時候,還需要對各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劃分,保障財務管理工作及相關稽核制度可以得到有效落實,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
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石油輕資產企業內部人員的影響,除了專門的財務管理人員以外,企業內其他人員同財務管理與風險防控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企業應加強對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并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要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為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推進,需要建立起高質量的財務管理隊伍,同時落實相應的培訓機制來帶動其專業素質能力的提升。結合石油輕資產企業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在日常業務的管理上以設計為主,但仍然存在賬目設置混亂、記錄管理不規范等情況,因此應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要求,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除了加強內部培養以外,企業還需要從外部引進更多的專業財務管理人員,全面提升財務管理隊伍職業素養,并通過定期開展知識培訓和考核的方式來促進相關人員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除了要加強專業財務管理人員培養以外,還應最大限度上發揮出非財務人員在石油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落實一定的財務管理方法和技能培養,來增強其參與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時的風險防控意識,帶動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全面提升[4]。除此以外,非財務人員還可以通過查看財務報表的方式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并結合相關數據信息以及財務核算內容完善工程設計,進而最大程度上減少石油企業發展中的風險問題。
現階段,很多石油輕資產企業內部都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因此為提升其對復雜市場環境的適應性,企業有必要在短時間內對內部控制監督機制進行完善,同時實現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的有機結合。通過構建完善的內控監督機制,有助于相關人員對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加以把控,并及時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確保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健全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還可以為企業內部資產的合理運營提供保障,確保可以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取得優勢,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內部控制監督機制落實的關鍵在于需要與企業集體化的決策與執行分開,充分體現出獨立性的同時,引導不同部門、不同業務參與到監督管理制度構建中,提升監督控制工作的針對性,同時確保財務風險控制工作流程可以實現合理化推進[5]。
考慮到石油輕資產企業在融資、籌資方面所面臨的問題,還需要通過開拓融資渠道來實現對財務管理風險的規避,保證企業可以具備足夠的流動資金來發展項目,從而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可以通過債券融資及股票融資等渠道進行融資,兩者分別具有相應的優勢與劣勢。其中,對于發行股票來說,優勢在于股東可以通過轉移股票的方式來緩解財務風險所帶來的壓力,但同時這也會影響其對于企業的所有權;而債券融資的優勢在于可以保證企業所有權的穩定性,但同時也因還本付息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6]。針對上述情況,石油輕資產企業應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展開財務資金管理,同時積極拓寬企業融資方式,最大限度上保證企業資金的充足,減少財務風險的出現。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石油輕資產企業也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將其引入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中,真正意義上實現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的有機結合。通過構建信息平臺可以實現對企業資金的集中管理,同時對各類財務風險進行合理規避。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在相關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對財務信息共享和集中核算制度加以完善,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對財務管理活動的影響,促進其安全性與可靠性的提升。此外,石油輕資產企業還可以加強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落實財務信息化管理,以達到加強監督、規避風險的目的。
對于以設計服務為主的石油輕資產企業來說,更加體現出高投入、高回報的特點,因此企業內部的資金管理工作也成為其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很多時候,企業對市場的發展情況不了解,導致其采用的資金運作模式與市場需求不適應,面臨較大的生產經營風險。結合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石油輕資產企業易受到產品價格波動、市場占有率等多因素的影響,若不能及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就會造成比較嚴重的財務風險。面對這樣的情況,石油輕資產企業開展投資、資金分配有關活動的時候,需要先充分了解市場環境及自身情況,通過專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來提高對財務風險的應對能力。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是石油輕資產企業經營管理中十分關鍵的一環,在開展財務管理期間,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財務風險,對企業的總體發展造成限制。因此,石油輕資產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落實完善的風險預警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在了解市場環境與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財務決策,保證資本運作模式可以與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適應,盡可能降低出現財務風險的概率,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