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 莎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51)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是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選擇。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現代化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教學平臺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推廣。網絡教學平臺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和各種學習工具,如微課視頻、交互式學習應用程序等,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1]。但是由于網絡平臺功能的局限性,網絡教學平臺目前只停留在“云”輔學的階段,學生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推送的教學內容,學習的知識、任務都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沒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自然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風格,就談不上個性化的培養。“云約式”教學平臺主要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將信息化和教育深度融合,構建滿足多元化、多維度、多層次學習需求的教學平臺,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云約式”教學平臺由云導學子系統、云管學子系統、云促學子系統組成。其中,云導學子系統處理選課管理、約師管理、團隊管理和場地管理,將數據發給云管學子系統,從而進行智能排課;云管學子系統實現智能排課、成績處理、學分銀行、成長導航以及教學過程的數據采集,并將采集的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處理,傳送至云促學子系統及時進行信息推送;云促學子系統根據學生喜好、特點、知識掌握的程度等進行相關教學模塊、X證書考證、拓展活動等信息推送。“云約式”教學平臺整體架構由數據中心、內容及技術支撐、系統呈現和用戶構成。數據中心主要由學校六大主題數據庫組成,即教師基礎信息庫、學生基礎信息庫、課程庫、成績庫、教學資源庫和資產庫,涵蓋了學校的教師數據、學生數據、教學數據、管理服務數據、資源數據等教育教學的所有相關數據[2];內容及技術支撐包括教學管理平臺的技術架構、各子系統功能及采用的主要技術;系統呈現是“云約式”教學平臺展現給用戶的交互界面。“云約式”教學平臺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高職院校“云約式”教學平臺是一個信息化平臺,使用對象主要有學生、教師和管理員3類人群。學生通過平臺進行線上選課、預約教師、團隊組建和教學場地選擇,教師通過平臺上傳課程資源、管理教師教學計劃、教案管理、教學日志、教學評價等;管理員進行教學資源數據管理和系統運行維護。平臺根據不同的對象角色提供不同權限的功能,具體使用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云約式”教學平臺模型
通過云導學功能,學生可“自選擇”課程教學,通過“云約”約師的模式,選擇自己的課程導師、項目團隊,在導師的帶領下完成教學任務。
2.1.1 選課管理
學生依據自己的專業,按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本年度所需要修讀的課程在課程超市進行選課,課程超市包括基礎模塊、專業模塊和拓展模塊[3]。必修課程,同一門課程,若有多位教師開課,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聽某位教師的課程。同一門課程在一個學期內多次開課或不同學期開課,學生可以根據每學期的學習負擔輕重選擇合適的時間上課。選修課程,學生可以從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個人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出發確定選修課程。
2.1.2 約師管理
學生主要針對理實一體化課程中實訓模塊和實訓課程的教師進行線上預約。學生可以通過網頁或手機App登錄教學平臺,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師和合適的時間進行預約。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實訓任務不合格時,后續實訓任務的約師選項默認為灰色不可選取,只有當實訓任務合格時才開啟下一任務的預約權限。同時崗位實踐模塊能實施線上約企約崗,線下實習,通過信息化系統,線上匹配學生和崗位,線下開展崗位實習。
2.1.3 團隊管理
課程中需要團隊合作完成的項目均可以在線上進行管理。團隊管理中有團隊成員的分工明細、具體負責事項以及團隊的任務進度,團隊負責人可以進行團隊成員的分工調整,還可以對團隊成員進行評價。團隊負責人一般通過個人申請、系統數據推薦和教師審核的方式確定。團隊負責人可以通過教學平臺查看其他同學的學習積分,并對合適同學發出團隊成員邀請,該同學同意后即可加入團隊。
2.1.4 場地管理
學生可以通過場地管理查看課程模塊下可以預約的實訓場地進行自主訓練,包括具有虛擬仿真系統的機房和實訓室。學生選擇需要預約的場地后會出現可預約的時間段以及工位數量,預約方式可以是團隊預約也可以是個人預約。成功預約后平臺會給學生發送實訓室的注意事項以及選擇的該次訓練模塊的指導手冊。
該平臺能夠進行教學信息化管理,能夠實現智能排課、教學記錄、成績處理等教學管理功能和學分銀行的功能。該平臺還具有大數據分析功能,能夠提供學生成長和教學預警,輔助學生成長。
2.2.1 智能排課
該平臺具有數據錄入功能,包括課程基本信息、教師信息、年級/班級信息、教學場地等。另外,該平臺還具有智能排課功能,可根據學生選課、約師數據和排課要求進行智能排課,比如教師每天最多安排的課程節數、教師某個節次時間段最多安排的課程次數等。同時,該平臺還支持特殊要求的手動排課。
2.2.2 教學過程記錄
該平臺可以記錄教師教學資料的管理和課堂教學過程,包括教師授課計劃、教案、教學日志、單元教學總結、學期教學總結、教學評價、學生教學意見反饋等教學過程,教學簽到率、互動率、作業完成率等還可以實時采集關鍵數據。
2.2.3 成績管理
該平臺可根據管理員、教師和學生的不同身份設置不同的功能權限。管理員可以添加和刪除教師管理權限,可增加、刪除和修改各類信息,如成績信息、課程信息等[6]。教師可以錄入、查詢班級成績和某個特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并可以查看和修改自身信息等。學生可以查詢自己的成績及修改個人信息,包括已選課程的成績查詢、未合格課程的成績查詢以及指定課程的成績查詢。
2.2.4 學分銀行
學分銀行主要是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參加校內外各類技能競賽,以本專業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或X證書、公開發表論文、申請發明專利等形式獲取的獎勵積分,經學校認定后方可存入學生學分銀行。學生可以根據所獎勵的積分在學分銀行兌換相應學分的課程,即可獲得該課程的免修權。
2.2.5 成長導航
成長導航的功能是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規劃和指導,旨在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性格和職業傾向等有所了解,同時在知識、素質、技能3個維度設置標準并提供預警信息和改進的方法,使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并根據個人特點做出特定的成長規劃。
該平臺具有基于云的信息推送功能,包括教學內容、考證信息、競賽信息和拓展活動信息推送。
2.3.1 教學內容推送
教學內容推送包括課前預習內容推送、薄弱知識點內容推送和拓展提升內容推送3個部分。預習內容推送包含微課視頻、學習指導手冊、學習網站和預習檢測題等。薄弱知識點的內容推送主要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出該生的薄弱環節,及時推送給學生需要復習的內容并限制學習時間,強制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掌握所學的內容。拓展內容推送主要是針對有余力的同學,在掌握課內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推送難度相對增加的教學內容,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3.2 考證信息推送
考證信息推送主要是推送專業相關的考證信息,比如機電一體化專業可以考電工證、Auto CAD制圖證、可編程序設計師證等。系統會根據每個學期所開設的課程以及課程內容推送相關考證信息。對于在課程學習中完成了拓展任務的同學,系統會根據情況推送相應的考證信息。考證信息中包括考證內容、考證時間、歷年真題以及備考方案,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2.3.3 競賽信息推送
競賽信息包括大學生技能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大學生信息安全知識競賽、大學生思政類比賽等,涵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院級各類別的比賽信息。系統會根據大數據計算篩選出適合參賽的學生,并向學生發送競賽信息,同時推送獲獎視頻信息,讓準備參賽的學生更好地備賽,使學生通過競賽豐富自己的閱歷和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3.4 拓展活動推送
拓展活動主要是學院“三下鄉”特色活動、大學生志愿者活動、戶外素質拓展活動的推送。鼓勵學生在課余多參加社會實踐,豐富其社會實踐經驗、提高綜合素質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社會做貢獻。在拓展活動中,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自我認知能力都能得到相應的鍛煉,將為其畢業后的求職增加優勢。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云約式”教學平臺將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教育信息化服務,打破了傳統的教育信息化邊界,推出了全新的教育平臺功能,即云導學、云管學和云促學功能。通過“云約”選課的模式、“云約”約師模式,讓學生可“自設計”培養方案,同時平臺能夠分析教學過程數據,為學生提供成長導航,輔助學生成長,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個性化培養。因此,“云約式”教學平臺的研究與推廣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示范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