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望
南京農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5
近年來,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備受關注。然而,文化主題創意農園規劃過程若缺乏科學評估,會導致盲目性和局限性。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提出構建科學評估體系,以確保文化主題創意農園規劃設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從而實現農園長效發展,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20 世紀70 年代末,美國運籌學家薩蒂(Saaty)提出了一種綜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即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1]。應用層次分析法可構建整體性、層次化的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和預測復雜多變的政策進程[2],能夠將決策過程轉化為模型,并為多對象、多原則或無結構特點的復雜決策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3]。
此研究借助層次分析法構建了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建設成效綜合評價模型,并通過對最終權重結果的分析,提出規劃設計對策建議和規劃設計模式,希望能夠為其他地區類似農業園項目建設提供指導和啟示。
基于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建設要求和內涵,筆者嘗試建立農園建設成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將其細分為5 個項目層次(農園要素、場地設施、主題表達、規劃布局及創意經營)和18 個要素層,并根據最終結果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規劃設計建議。
1.2.1 文獻分析法
在確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對象之后,收集和查閱相關文獻,涵蓋創意經濟學、農業功能和主題農業園等相關研究,同時對所選取的案例進行概括和總結。該研究環節為構建評價模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2.2 實地調查法
筆者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對江蘇省鹽城市鹽瀆濕地公園、常州市東方鹽湖城、揚州市儀征天樂湖度假村、鹽城市東方桃花洲開展實地調研。這4 個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均在創意體驗、產業運營方面有獨到模式并取得了相對成功的發展效果,屬于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建設典型案例。研究團隊運用現場測量、照片與視頻拍攝、文字記錄等方法,盡可能獲取客觀詳細的資料作為評價依據。
1.2.3 層次分析法
文化主題農園建設是一個涉及眾多關聯因素的復雜項目。為了應對這個復雜的多目標決策問題,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綜合評估。這種方法的運用幫助解決了決策過程中所面臨的復雜問題,并提供了有效的指導和支持。通過層次分析法,能夠全面比較和衡量不同要素的重要性,從而得出準確的評價結果。
基于典型案例調研結果及風景園林專家意見,圍繞農業元素突出、創意主題新穎、文化內涵豐富、市場營銷活躍等基本要求,結合專業理論指導,初步構建了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建設成效綜合評價模型,包括目標層、項目層和要素層。通過層次結構的形式,對農園要素、場地設施、主題表達、規劃布局及創意經營等5 個評價準則的具體要素(共18 個要素)進行了分類歸納(見圖1)。

圖1 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建設成效評價模型
2.2.1 構造判斷矩陣
筆者采用層次分析結構模式來明確各層次要素之間的差異,并使用相應度量進行比較,旨在建立一個比較判斷矩陣,從而減少各屬性因子之間對比的難點,提高準確性。為了更準確地比較各因子區間的差異,引入Saaty標度,并得到一個量化的判別矩陣。
此次研究建立了一個包含3 個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A、B、C),并對每個層次進行了權重分配。從第2層開始,采用成對比較的方式,將每個要素與上一層的關聯要素進行相互比較,直至最底層,并運用1—9 標度法進行賦值。在計算各個影響因子的權重時,采用專家打分法進行評估,共15 位專家參與打分。這種量化的方法有助于避免主觀性和隨意性對決策結果的影響,使決策結果更具客觀性、準確性和可靠性?;谝陨喜襟E,構建6 個判斷矩陣(A-B、B1-C、B2-C、B3-C、B4-C及B5-C),以綜合評估文化型主題創意農園建設的成效。
2.2.2 權重確定和一致性檢驗
根據評估結果,得出本層各要素對上一層某一要素的相對重要性權重,并通過權重傳遞方法計算各指標因子對目標層的綜合權重值。利用YAAHP 軟件獲取各個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對應的特征向量;然后將元素單層排序權重與對應的上層元素單排序權重相乘,獲取該指標總排序權重值。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專家打分法進行指標權重判斷存在一定主觀性。為避免主觀判斷造成的前后矛盾,需進行一致性檢驗,以確定特征向量的一致性程度從而,確保層次單排序的正確性。為此,先要計算出一致性指標CI,并獲取一致性比率CR[4-6]。
式(1)(2)中: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CI=0 時,表示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0<CI<0.1 時,有滿意的一致性;CI>0.1 時,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未通過。當矩陣的階數超過2時,為了準確反映CI的大小,筆者采用隨機一致性指標RI,詳見表1。

表1 隨機一致性指標
在公式(2)中,當CR≥0.1 時,矩陣數據不一致,必須對數據要素進行調整,以確保CR<0.1[7]。
在通過一致性檢測之后,最終獲取的各評價因子權重如表2所示。
在準則層中,權重分配為創意經營(0.379 1)>主題表達(0.274 7)>農園要素(0.120 5)>規劃布局(0.114 4)>場地設施(0.111 3);在指標層中,總權重值排名前3 位的分別為多元創意體驗(0.113 9)、主題獨特創意(0.098 7)和創意品牌形象(0.089 1)。因此,在具體規劃設計中,有關部門應特別關注創意體驗項目策劃、園區主題的選擇和主題景觀的設置,將創意經營作為指導場地規劃設計的前置因素,并注重創意體驗項目類型和意境的多樣性。通過這樣的規劃設計,打造具備獨特創意主題、豐富創意活動和多樣創意體驗的文化主題創意農園。
筆者基于評價模型和實地調研,并考慮主題創意農園內涵要求,研究總結出了4 項規劃設計優化策略,以促進文化主題創意農園的建設開發。
3.1.1 突出主題表現,增添景觀創意內涵
文化主題創意農園應包含多個小主題,并共同襯托一個大主題。相關部門應以文化為基礎,激發創新靈感,提煉、融合傳統元素(可通過元素的抽象變形獲得良好效果),從而凸顯深刻文化內涵的主題表達,豐富整體景觀內涵。
3.1.2 融合文化、科技,構建全產業鏈條
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有關部門需要通過創新方式跨界重構文化產業,探索適應科技、文化發展的商業模式,使消費者感受到現代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并構建全產業鏈條,從而實現集約化、品牌化、規范化快速發展目標。
3.1.3 室內、室外聯動,拓展創意展示途徑
有關部門在規劃建設文化主題創意農園時應注重室內、室外空間的聯動設計,拓展創意展示途徑,打造優質獨特的室內外展示與體驗空間,提高游客參與度、滿意度,實現農園品牌價值的最大化。
3.1.4 突出農事體驗,大力促進產業融合
有關部門在規劃建設文化主題創意農園時應以農事體驗為核心,展現傳統農業文化和現代農業技術,同時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大力促進產業融合,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3.2.1 空間規劃模式
有關部門可將文化元素融入農業園區的空間規劃,豐富其文化內涵,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觀,以實現經濟效益和文化價值的雙增長。文化與農業的融合可促進農業和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
此外,有關部門在規劃設計中應重視文化體驗空間、農業體驗空間和綜合服務空間的規劃設計,以滿足游客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從而推動旅游、文化和農業產業的發展,助力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見圖2)。

圖2 空間規劃策略示意圖
3.2.2 創意體驗營銷策略
文化主題創意農業園需要注重與文化主題的融合,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旅游服務項目,并通過營銷手段提高知名度和經濟效益。此次研究最終總結出基于創意體驗的產品營銷、多元化營銷推廣、產業鏈拓展與多元經營等4 個策略內容的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創意體驗營銷策略模式(見圖3)。

圖3 文化主體創意農園創意體驗營銷策略
該模式以創意體驗為核心,綜合應用不同營銷策略,推動文化主題創意農園的發展并取得市場營銷上的成功。
為評估文化主題創意農園建設的成效,筆者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一個綜合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以創意經營、主題表達、農園要素、規劃布局和場地設施5 個方面作為評價準則,并通過專家打分確定評價結果的排序(創意經營>主題表達>農園要素>規劃布局>場地設施)。基于研究結果,筆者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夠推動文化主題創意農園的持續發展,并為相關領域的決策者提供科學、可行的指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