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林
(甘肅省卓尼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卓尼 747600)
人畜共患病是可在人與畜禽之間相互傳播的特殊傳染病,此類疾病不僅會導致養殖戶遭受經濟損失,還會對養殖者和畜禽檢疫人員等從業者的健康與安全產生危害。
加強人畜共患病防控,不僅關系到畜牧業穩定、持續發展,更是公共衛生服務重要的組成部分。
人畜共患病對從業者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對從業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產生巨大影響,雖然近年來人類在醫療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醫療技術、疫苗、藥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人畜共患病帶來的威脅以及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依舊不可小覷。
一方面,對于從業者而言,人畜共患病具有感染率高和發病率高的特點;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感染人畜共患病的患者有較高的發病死亡率或者留有嚴重的后遺癥。目前,我國已發現的人畜共患病約130 余種,其病原體及傳播途徑存在差異,但每種人畜共患病產生的威脅都是巨大的。相關調查研究表明,世界范圍內因傳染病死亡的患者當中,相當數量是感染了人畜共患病這一特殊類型的傳染病。
隨著奶牛養殖業的發展,人畜共患病感染率也呈上升的趨勢,再加上部分自帶免疫力的病毒攜帶畜禽難以及時被發現和妥善處理,進一步增加了人畜共患病的危害。人畜共患病防控已成為公共衛生服務以及傳染病防控的核心內容之一。
2.1 加強宣傳教育 防控人畜共患病應秉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而重視并加強相關疫病預防宣傳工作尤為重要,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1 人畜共患病預防宣傳應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養殖戶是人畜共患病的高發群體,是疫病預防宣傳的主要對象。一方面因為畜禽排泄物會引起人畜共患病傳播,另一方面養殖戶經常與畜禽密切接觸,無形中增加了感染人畜共患病的幾率。
寵物飼養者也是人畜共患病預防宣傳不可忽視的群體,很多寵物飼養者對弓形蟲病等常見疫病及防范措施了解較少,所以,在開展人畜共患病預防宣傳工作時,應針對不同的群體采用有針對性的宣傳措施,不斷提升從業者、寵物主對人畜共患病的認識,以減少因疏忽或防范意識不強而引發的人畜共患病感染事件。
2.1.2 加強人畜共患病防護技能培訓 這也是關系到人畜共患病防控成效的重要環節,同樣要求針對不同群體采用適宜的培訓方式。
對與畜禽頻繁接觸的養殖人員而言,可以圍繞人畜共患病傳播方式及其危害進行防護技能的講解和培訓,如日常飼養工作中應穿戴好口罩、手套和工作服等防護用品,盡量隔絕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毒、細菌、寄生蟲。除此之外,養殖戶還應做好圈舍畜禽排泄物的日常清理工作,從源頭減少人畜共患病的傳播。
對于檢疫人員和基層畜牧獸醫等從業者,則應推動防疫知識、技能教育培訓工作系統化、常態化開展,不斷強化相關從業者對自身工作特殊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提升相關從業者對防護措施等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評測,確?;鶎有竽莲F醫和檢疫人員等從業者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相關安全防護制度。
2.1.3 拓展人畜共患病預防宣傳渠道 這也是提高宣傳效果的重要舉措。除采用印發宣傳手冊以及設置宣傳告示牌等傳統宣傳手段外,還應合理利用滲透到社會方方面面的互聯網開展宣傳工作。

可通過相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渠道宣傳人畜共患病預防知識,這不僅符合大眾的信息瀏覽習慣和喜好,還可以降低時間和地域等因素對人畜共患病預防宣傳工作的制約與影響。
2.2 把握防控重點 人畜共患病這一特殊類型的傳染病與其他傳染病相比,醫學機理更加復雜,這使得人畜共患病的診斷和治療難度增大,因此只有把握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重點,才能保證防控工作達到預期目標。具體實施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2.1 加強對畜禽來源及其生長環境的管控目的是從源頭降低人畜共患病的感染幾率和傳播范圍,這是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一方面需要加大畜禽疫苗注射情況、畜禽來源以及畜禽飼料的檢查力度,杜絕有安全隱患或質量問題的畜禽和飼料流入市場;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畜禽飼養場的消毒工作,及時、有效地滅除可能引發人畜共患病的各類病原體。
2.2.2 重視并推動人畜共患病醫學領域研究 加強醫學研究,不斷提升人畜共患病防控水平。除研發相關疫苗以及改進完善治療技術外,還應重視應急處理措施的創新優化,特別是當下不斷擴增的寵物飼養群體,應針對這一群體的特點探索和推廣更加便捷、有效的寵物疫病防控措施,降低寵物抓撓、咬傷而引發的人畜共患病感染事件。
檢疫人員和基層畜牧獸醫等從業者應在日常工作中著重收集和記錄人畜共患病的相關信息,并建立對應的人畜共患病資料數據庫。通過對相關資料信息的分析研究,更清晰、深入的了解人畜共患病的特點和傳播規律,進而為制定人畜共患病預防和處理方案提供詳實、可靠的參考依據,并在疫苗研發等醫學研究領域發揮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