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紅
(西豐縣天德鎮人民政府,遼寧 西豐 112401)
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全面、高效發展建設,應當切實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明確權利歸屬,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公開透明以及各項資源間的高效運行,合理運作。加大財務公開透明力度,維護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和決策權,加強和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促進農村事務管理民主化。
1.1.1 服務意識不強 目前,大部分農村財會人員都未受到過專業化的訓練,缺少必要的會計、法律法規以及職業操守等方面的掌握與了解,綜合素質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不利于農村經濟的持續性發展。但不少農村地區,農村財務管理人員自認為是領導,應由自己掌握財務,缺乏為群眾服務的意識,財務管理十分混亂,私自挪用公款,出現各種違規違紀現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1.1.2 文化水平不高 現在農村人口少,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農村,大部分村民都到外地去打工賺錢或陪護子女,居住人員均為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而多數村委認為財務只是做做賬而已,并未重視,因此,大部分都是由一些其他農業生產人員兼職財務管理工作,未具備基本的財務知識,財務工作流程不正確不規范。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都是由村部獨立管理財務,行為不規范且粗放,導致財務管理不透明。最突出的問題是缺少專業的財務人員和規范化的財務管理體系。部分會計賬目混亂、記賬不規范,個別干部既是審批人,又是經辦人,既當家,又管錢,常發生坐支挪用情況。部分農村會計人員管理時過于走形式,大部分地區的財務制度無法適應農村經濟發展。
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改革是為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但未在后續的農村管理中發揮作用。在農村,所有事務都由村長掌控,嚴重缺乏財務監督機制,為農村財務管理帶來了諸多隱患。
1.3.1 不公開落實財務工作 (1)財務公開不徹底,公開內容沒有明細,數字比較籠統,未達到群眾監督目的。(2)數據流于形式,公開的數字不真實,沒有各相關部門的監督認可,達不到民主理財的作用。(3)各鄉鎮收取各種稅費困難。即使是合理的費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尾欠。農村財務公開機制不合理,內容不完整,僅公開部分合法收支,對于不合理與臨時性收支項目只字不提,得不到群眾的支持與信任,阻礙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1.3.2 非生產性開支大 未做到量入為出,在開支上大手大腳,公款辦私事,公款吃喝,揮霍浪費嚴重,致使集體經濟不堪重負,在群眾中造成極壞影響。
可針對財務現狀,提出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使其朝著更加光明的方向前進,為農村經濟騰飛做鋪墊。也可將財務管理業務統一委托給鄉鎮的會計代理中心(前提是保證農村集體資產所有權、使用權和審批權不變),進行統一規劃財務管理制度,統一公布和審核村集體的財務情況,確保農村大眾能夠了解資產利用情況和財務收支情況。
財務管理人員嚴重影響財務管理質量。為此,想要規范高效實行財務管理工作可從以下2個方面提升財務人員素養。
2.2.1 發揮基層政府的引導作用 基層政府為后續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打基礎,幫助農村地區引進更多的專業財務管理人員。
2.2.2 加強培訓和考核 應定期做好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進而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財務管理知識。
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應逐步構建起具有基礎約束力的審計制度,迎合當前農村財務管理的實際需要,將財務審計工作政策性和業務性的特點發揮出來,建立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促進農民群眾和村集體和諧相處,切實保障群眾利益。在財務管理開展過程中,構建權威的財務審計組織,該組織要保持審計的客觀性、獨立性,不受政府部門的職責限制。
通過群眾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可確保集體的財務收支情況、資源資金得到合理使用,有效規范各項資產資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