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剛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農業農村局,貴州 六盤水 553600)
近些年,在科學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無數先進發明及先進理論面世,為農業種植業發展提供更多現代化的助力,取得顯著成效。但科技的大量應用,也導致農產品質量不斷凸顯,不時可見農產品質量問題的報道,這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另外,農產品多數與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農產品大多數都是食品類別,如果質量出現問題的產品被大眾食用,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從根本上構建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保護屏障”,是當前社會需要思考的重點。
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科學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豐富的藥品及藥物種類為農產品發展提供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利益的驅動,部分銷售商及生產者違背國家食品質量安全標準,不顧法律的要求,在暴利的誘惑下,私下增大藥品用量或者肆意使用藥品,導致農產品中各種藥物含量不斷增加,嚴重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例如,近些年不斷報道出來的有毒物質在農產品中殘留問題;農產品中激素含量超標問題等。這類農產品進入市場,消費者長期購買食用之后,殘留物進入人體后會有致癌風險。
隨著科技發展,農產品從業者對現代科技依賴性不斷增加,現代化技術與農業生產等聯系日益緊密,但由于發展局限,很多技術并不成熟,適用范圍存在局限,也就是部分技術不能完全達到生產要求或者不適宜應用。但由于多數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其對技術了解程度不深,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價值關注不足,這便導致其在實際應用時缺乏規范。
隨著科技發展,農業類藥品藥物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基于需求,新藥品不斷被開發出來,但由于農產品投入使用類藥品監管體系不夠完善,相關機制仍處于發展階段,這便出現很多生產廠家的藥品不符合規格仍投入市場,這也導致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屢有發生。
隨著社會發展,關于農產品相關的法律體系處于逐步構建狀態,法律監管機制越來越完善。但由于經驗缺乏,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多細節存在不足,相關機制缺乏靈活性,執行方法以及執行隊伍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制定和實施時間較短,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在檢測監督人員及資金支持等方面需要提高。另外,隨著時代進步,農產品種類及銷售活動愈加多樣化,需要更多、更完善的法律體系提供保障,而現有法律法規存在疏漏,導致很多時候農產品質量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緩解。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開展難度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是農產品生產經營環節較多,也就是在進入市場之前,農產品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因此,監管過程難以面面俱到,很容易出現疏漏。第二是負責監管工作的從業人員能力水平會對監管效果產生影響,實際上,當前相關部門人員對農業了解處于淺層次狀態,深入的農業知識了解不深,多數都是照本宣科,依據規范、制度等落實監管工作,導致整體監管效果缺乏靈活性,顯得極為僵硬。
雖然近些年我國大面積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但實際上,監管制度體系仍不夠完善,并未建立起“從農田到餐桌”的完善管理機制。導致在實際執行監督管理時,現有的監督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難以全面展現功效。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與大眾的健康存在緊密聯系,因此,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極為重要。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提升農產品生產環節中的農業生產技術水準,提升農產品種植人員安全生產意識,通過多種手段,助力農產品生產種植人員掌握更多的生產技術知識,加大監督管控力度,從而有效保障生產環節供應的農產品均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第二,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檢測部門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檢測人員的責任意識,要求相關人員不斷學習先進知識,單位積極引進先進設備,在培訓中著重開設責任意識和崗位職責專項訓練,培養員工的職業素養,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的可能性。
為了更好地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監督管控職能。監督環節是農產品流入市場、進入消費者視野的“關卡”,是降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管控渠道。基于此,應加強相關部門對農產品的整體環節監督管理,從生產到銷售等一系列過程都需要做好監督管控,構建多角度、全方位的保護體系,這是保證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有效保障。另外,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利用自身的公信力與權威性,改善消費者和農產品生產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最大限度阻絕“違法違規”質量問題出現的路徑。推動政府聯合相關部門建立全面的農產品監督管理制度,實現信息共享和聯合作業,打造新型農產品監督管理模式,這是促進農產品行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時,風險評估與預警機制的建立是重要程序之一,需要相關部門及人員投入十足的重視。結合當前新聞報道,關于農產品質量問題的報道屢見媒體。之所以出現問題,與風險評估與預警機制不健全有緊密聯系。基于此,構建更為全面、細致的分析調查機制,從農產品生產環境及生長狀態入手,詳細分析其中潛藏的不利因素,針對性地做好風險評估,然后完善農產品生產預警機制,全面改進農產品的生產標準,這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監督管理效果的有效策略。完善的預警機制可以有效保障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在建立風險評估與預警機制時,吸取先進經驗,總結獲取成果,不斷優化機制,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這是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保障的有效方法。
綜上,在當前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大眾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食品安全與個人健康問題,但實際上,由于多種原因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仍極為突出。基于此,本文詳細闡述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并分析難以解決的成因,然后針對問題和原因提出幾點可行的應對方案。通過本文的研究,以期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獻出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