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立華 楊玉璽
換屆以來,利津縣人大常委會將工作的創新點瞄準人大代表工作,搭建“智慧人大”信息化平臺,組織3 項創新代表活動深入開展,設立9 個專業領域代表履職黨支部,推動全縣代表工作走深走實。
為適應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縣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人大工作信息化建設,創新搭建“智慧人大”信息化平臺。
打造代表聯系服務平臺。暢通雙向互動渠道,在線展示代表個人基本信息、履職情況,推動代表與群眾聯系“零距離”。搭建意見征集處理系統,增加“線上+線下”“站內+站外”等多種聯絡模式,廣泛征集代表意見建議和群眾意見要求,提供在線民意處理服務,不斷提升代表工作實效。
搭建代表履職管理系統。配套搭建履職活動管理、檔案管理、評估管理系統,實現代表活動通知智能發送、自動采集平臺數據生成代表履職檔案、自動統計代表履職得分,實現對代表履職情況的量化評估,為代表的表彰、連任提供依據。
搭建履職學習系統。為代表提供知識問答、常用法律法規等學習資料,及時發布縣人大常委會履職情況和“一府一委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情況等內容,拓展代表學習交流渠道,提升學習效果。
縣人大常委會謀劃實施三項創新活動,其中,“代表進網格”是一項基礎性活動,“代表有約”是一項監督性活動,“代表五比五看”是一項激勵性活動,三者相輔相成、三位一體,牽引全縣代表創新工作全面開展。
“代表進網格”厚植群眾沃土。按照“屬地就近、科學合理”的原則,縣人大常委會安排730 名人大代表和街道居民議政會代表聯系全縣706 個網格,全面收集、梳理、轉辦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讓網格成為聽民意、匯民智、聚民心的主陣地。
“代表有約”搭建履職舞臺。縣人大常委會集中聯系代表,征求意見建議,研究確定需要開展代表約見活動的事項及被約見的政府相關部門,組織代表約見活動,使代表建議辦理搭上“直通車”,推動涉及全縣改革發展穩定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解決。
“代表五比五看”激發內生動力。通過開展“代表五比五看”活動,即“比重學習,看素質能力提升;比察民情,看橋梁紐帶作用;比聚民智,看參政議政作用;比帶民富,看模范表率作用;比解民憂,看履職盡責成效”,調動代表履職積極性,激勵代表緊貼中心、主動參與。
為切實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黨建工作與代表履職深度融合,縣人大常委會在監察司法、財政經濟、教科文衛、城建環保、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6 個專業領域設立9 個代表履職黨支部,著力打造“情系民生·為民履職”黨建陣地,推動黨建工作與代表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人大代表的先鋒模范作用。
比如監察司法領域履職黨支部,它是依托監察司法專業代表小組中的黨員組成的功能性黨支部,是黨建工作和小組活動的融合體,便于密切司法機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代表履職黨支部每年開展1 次“人大代表黨員活動日”集中活動、1 次黨員主題實踐活動、1 次視察調研等活動,每名人大代表每年聯系選民不少于10人,每年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不少于2 次,形成代表意見建議不少于1 條,充分發揮代表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全縣代表牢記使命、為民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