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書房有一只黑貓,且名“書童”。因了某種機緣,作家雪小禪走進我的書房,“書童”竟然聽到她的一聲輕輕呼喚便跑上前來,任她撫摸,任她摟抱,還給她翻肚子撒嬌。她看貓的低眉淺笑,恍若我生活中的驚鴻一瞥,讓我瞬間懂得她與生俱有貓性。
后來,我在微信里看到雪老師書房里的貓——富貴和狗蛋,兩只品種名貴又取名土極的貓咪,陪她讀書,陪她寫作,陪她臨帖,陪她喝茶,陪她聽曲,陪她聽雨看云,陪她賞花發呆。日常中,她如她的貓一般溫柔、嬌媚、優雅、多情、敏感又任性,體內充滿矛盾,對人忽冷忽熱,捉摸不定,又若即若離,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偏偏又有著吸引人的十足魅力,不經意間便讓人迷戀不已。
貓性女子,為寫作而生。
我是二十多年前讀到雪老師的書,雪老師的文字如窗外搖曳的一枝玫瑰,艷艷綽綽,將野逸和溫雅相結合,無邊的風流韻致、無量的文人趣味,慰藉著邊城女子敏感又美麗的心思。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認識雪老師,還會在某個仲夏夜一起坐在湘西文史書店二樓茶室里,靜靜啜茶,輕輕聊古畫。她說她喜歡黃公望,筆筆蒼涼,但又筆筆是少年。我說我喜歡八大山人,簡到極致,深到極致。她說徐渭的畫不適合掛在書房里,潑墨狂亂得會使人不安寧,我說尤愛沈周的溫和,紙上山水永遠可賞可居可游。
雪老師回到北方后,寄來一本《少年雪白》。青藍封面,嫣紅書衣,放置書柜上的任一地方都是醒目的存在。扉頁題跋:“親愛的九妹:愿你我彼此照見光芒,愿此生永遠四時長憶、惜君如常,愿一生少年雪白。你的小禪。己亥夏禪園?!边@樣的作者,這樣的簽寫,充滿了溫情,彰顯至真至誠的一往情深,撲面而來的是一段恬淡時光,一場思念的場面。
《少年雪白》是一冊叩寂寞而求音的作品。
雪老師說這本書寫了3年,寫得頗為辛苦,還好有倆貓陪伴。翻開目錄,《詩經》為線,串起了43篇古法帖,從顏真卿到金農,或者熟悉,或者陌生,但我懂得她寫三四篇信手拈來,寫三四十篇是真的要費心勞神。恰是因了她是貓性女子,超越虛幻的生命束縛,追求性靈的真正自由,四處尋帖,勤奮讀帖,日夜臨帖,宣泄自我,又非自我,最后都津津有味地寫來。
雪老師的文字,像她的人,也有貓性,肉眼如何能看到真色,唯有心靈的眼,才能刊落表相,得物之真。讀她筆下的甲骨文“那樣親”,篆書“是與我們隔了云端”,隸書“在最恰好時光里與我重逢”,楷書“一撇一捺全是人間真意”,狂草“其實內心都傲岸孤絕”,魏碑“寒氣凜凜”,行書“正是人間好芬芳”,瘦金體“只要驚動這一世就好”,就像看一只貓的成長,貓來禪園,貓嗅花,貓追風,貓睡覺,貓追逐,貓吃茶水,貓蘸墨汁,字里行間一腔生命的關懷,滿腹世界的感動。
我更喜歡讀她寫顏真卿、蘇軾、米芾、趙孟頫、董其昌、金農等篇什。就像我們還坐在湘西文史書店繼續聊著這些千百年前的藝術家。她喜歡董其昌的古淡天真,我喜歡蘇東坡的豁達率真,她喜歡趙孟頫的深情,我喜歡王獻之的悲情,那真是一個性靈優游的天地。其實,她喜歡的藝術家,我都喜歡,我喜歡的藝術家,她也都喜歡。所以,她的文字里,《快雪時晴帖》是那樣輕盈空靈,《苦筍帖》是那樣姿態傾城,《張好好詩》是那樣悲愴憂郁,《蜀素帖》是那樣爐火純青。她這樣讀帖寫帖,注定屬于孤獨,屬于自戀,屬于不可自拔的流浪奔波,且若不經意間也把自己的文字寫成了藝術,不近人世,又不離人世,在疏野中有清冷,豪放中有纏綿,清絕中有憂傷,遠翥中有低回。
作家愛倫·坡說:“我希望自己能寫出像貓一樣神秘的東西。”雪老師的寫作,亦是一只貓看世界,充滿了對人類的悲憫。
編輯/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