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晶
爺爺離開我們已經26年了,在世的話是96歲的老人。非常懷念我的爺爺,可以說爺爺的激勵支持,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每當夜晚看向那顆最亮的星星,爺爺的音容笑貌就好像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的爺爺是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大家都很愛戴他。國高畢業,相當于高中文化,他的人生經歷很多,但是一直熱愛生活,熱心助人,積極樂觀地面對生命中一切。聽爸爸講,爺爺參加過淮海戰役的,在后方擔架隊工作,由于他工作出色,組織能力強,被當時的一位司令員選中擔任文書一職。然而,就在他擔任文書短短3天后,太奶突然生病,爺爺需回家照顧太奶,被迫離開了這個職位。爺爺回到老家,轉行做起了人民教師。爺爺很有才華,音樂、體育、美術、語文、數學樣樣都行,會拉手風琴,乒乓球打得好。那時老師少,爺爺教復式班,哪科都能教。而且學校離家特別遠,有時就得在學校住,因為對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爺爺當上了校長。無論做什么事情,在哪個崗位,爺爺都會盡心盡力做到最好。
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姐弟四人圍坐在爺爺的小炕上,聽他講故事。爺爺講故事特別吸引人,聲音洪亮,抑揚頓挫,而且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就傳遞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爺爺非常地疼愛我們,從不和我們發脾氣、訓斥我們,即使犯了錯,爺爺依然會心平氣和地給我們講道理。記得我小學一年級時,偷吃了同學的面包,被請家長,爺爺到校后代我向同學賠禮道歉,還給那個同學買了很多好吃的賠償。爺爺跟我說:“二孫女,爺爺處理完了,以后想吃什么跟爺爺說,爺爺給你買。”雖然爺爺沒有批評我,可是備受尊敬的爺爺為我的行為向老師和同學道歉,這一舉動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爺爺用實際行動教會我,自己做的事要自己承擔相應的后果。
爺爺的一生處處在為別人著想,而且以誠信為本,懂得感恩。在爸爸事業失敗、負債累累時,是爺爺用他微薄的退休金撐起了這個家。剛好那一年,我考上了師范學校,需要一萬多元的學費,這對普通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對于我們這個需要供4個孩子上學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為了讓我能夠順利入學,68歲的爺爺放下面子,半個月的時間去了好多親戚家借錢,親戚們怕我們還不起不愿意借,爺爺做了許多承諾才湊夠了學費。爺爺送我去學校時,又從兜里掏出了200元錢放在我的手上,我覺得沉甸甸的,因為那是我們一家幾個月的生活費,還有爺爺殷切的希望。看著爺爺花白的頭發,蹣跚離去的背影,耳邊回響那一句愛的叮囑:好好學習,照顧好自己!
爺爺的關愛與鼓勵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因此我倍加珍惜學習的機會,在第一學年,我成功獲得了獎學金,當即為爺爺買了一件白襯衫,我知道爺爺為了供我們上學,不舍得給自己花錢。可天有不測風云,我上師范第二年,爺爺被確診胃癌晚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怕影響我們的學業,他告訴家里,千萬不要告訴我和大姐。寒假回到家,走進爺爺的小屋,看見原來疊得整齊的行李不見了,我忽然大哭起來,那個愛我的爺爺走了,沒能見到爺爺最后一面成為我終生的遺憾。爺爺在臨終前交代了爸爸的幾件事:一是親戚們欠他的錢不要了,他們日子過得太難了。二是爺爺欠一起玩的同伴的錢一定要還上。三是一定要把我供出來。
悲痛之后,我逐漸將這種悲痛轉化為前行的力量。我清楚地意識到,爺爺的愛永遠陪伴著我,深深烙印在我的血液之中。爺爺的精神也一直在我身上得以傳承,并激勵我不斷前行。
我從事教育工作那天起,一直在勤奮努力地工作、認真地生活,從來沒有停止學習和自我成長的腳步,不斷地超越自己,做優秀的人民教師,做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講師。一方面經營自己的小家,一方面照顧好父母兄弟姐妹,相信爺爺在九泉之下一定會備感欣慰的。
爺爺與人為善、與世無爭的大度,吃虧是福、知恩圖報的智慧,讓后輩佩服。爺爺簡簡單單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風格,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面對生活的一切挑戰的勇敢,深深地影響著我。這種勇敢和樂觀的精神已經深入我的骨髓,成為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傳遞給我的孩子,一直傳承下去……在我的生命中,爺爺就是那一顆最亮的星,永遠指引我生命的航向。
供稿/黑龍江省家庭教育學會
編輯/莉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