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 ,趙洪超 ,趙惠瓊 ,李 俊
(1)玉溪市人民醫院眼科,云南 玉溪 653100;2)云南大學附屬醫院眼科,云南 昆明 650021)
近年來,伴隨移動終端的普及和智能科技的快速發展,青少年沉迷于游戲和電子產品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1]。這一現狀不僅妨礙青少年健康身心發展,更直接導致青少年近視患病率不斷上升[2]。盡管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如佩戴眼鏡、隱形眼鏡等可以起到糾正視力的作用,但并不能真正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青少年近視[3]。作為一種治療近視的藥物,阿托品已被廣泛應用于近視的治療中,且得到了許多研究的支持[4]。然而,阿托品的濃度可能會影響其對青少年近視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這也是當前阿托品治療近視的研究熱點[5]。為此,本次研究選取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玉溪市人民醫院眼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視患者86 例,分別對應不同的治療,旨在探討阿托品在不同濃度下對青少年近視的防控效果,并為其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選取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玉溪市人民醫院眼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視患者86 例,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為3 組。納入標準[6]:(1)參與者均為青少年近視患者;(2)參與者均存在近視情況,眼壓正常,在10~21 mmHg 之間,單眼最佳矯正視力≥0.8,睫狀肌麻痹眼光雙眼等效求鏡度數在-1.25 D~-6.00 D 之間,總散光 < 2.0 D,屈光度 > 1.0 D;(3)針對治療內容能積極配合;(4)患者溝通、認知能力正常;(5)患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6)疾病進行性加深。排除標準[7]:(1)存在眼底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2)存在精神病史;(3)畏光者或光過敏者;(4)半年內應用過其他防控近視的方法。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審核委員會審批通過,批準號:2023-02-07-011。
為實施雙盲設計,本研究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將參與者隨機分為3 組:研究組1,研究組2 和對照組。為實現雙盲,阿托品滴眼液和安慰劑藥物被放置在同一容器中,并以相同的包裝方式進行標識。治療前后,記錄3 組參與者的眼軸長度、裸眼視力和屈光度,確保記錄過程中對參與者的治療方式不知情。此外,所有入選患者均常規進行眼部檢查,包含眼底照相、視力、眼生物測量(角膜曲率、眼軸、晶體厚度、前房深度以及角膜厚度)、屈光度數、眼前節檢查(角膜前后面、晶狀體、瞳孔、房水)、色覺、眼位等。
對照組患者只戴全矯單焦框架鏡。研究1 組和研究2 組患者在配戴全矯單焦框架鏡的同時,研究1 組患者每晚睡前雙眼滴用0.01%阿托品眼液,研究2 組患者每晚睡前雙眼滴用0.05%阿托品眼液,即抽取2 mg(2 mL)的阿托品注射液,注入人工淚液(3 mL)中,配成0.05%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進行治療。之后壓迫淚點2 min,所有患者均間隔2 個月復查1 次,復查內容包含眼軸長度、屈光度、裸眼視力。所有患者在滴用阿托品眼藥水前禁止使用眼藥水和隱形眼鏡,等待阿托品眼藥水完成作用后,方可再次佩戴隱形眼鏡。
備注:本研究中,阿托品眼液為自制藥品制劑,單位已備案。
(1)記錄3 組治療前后的眼軸長度、裸眼視力以及屈光度變化情況。通過用德國蔡司IOL Master700 眼部光學生物測量儀[8]對眼軸長度進行檢查,左右眼各進行6 次的測量,之后取平均值;使用國際標準遠視力表[9]對裸眼視力進行評估,先對右眼進行檢測,之后再測定左眼;利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0.5%)開展散瞳驗光,同時,開展視網膜檢影以及電腦驗光儀驗光,之后對屈光度進行記錄;(2)記錄研究1 組和研究2 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有效、無效),其中,顯效代表近視度數處于穩定狀態;有效代表近視度數增加程度低于0.75D;無效代表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記錄研究1 組和研究2 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指標包含頭暈、眼部不適、畏光、視物模糊。(頭暈例數+眼部不適例數+畏光例數+視物模糊例數)/總例數×100%=不良反應發生率。
數據應用SPSS20.0 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眼軸長度、裸眼視力、屈光度)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 分析,P< 0.05 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 0.05),見表1。
表1 3 組一般資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of general data among three groups()

表1 3 組一般資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of general data among three groups()
治療前,3 組眼軸長度、裸眼視力、屈光度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研究1 組和研究2 組眼軸長度均短于對照組,裸眼視力高于對照組,屈光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研究2 組眼軸長度短于研究1 組,裸眼視力高于研究1 組,屈光度低于研究1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3 組眼軸長度、裸眼視力、屈光度變化情況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axial length,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diopter changes among three groups()

表2 3 組眼軸長度、裸眼視力、屈光度變化情況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axial length,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diopter changes among three groups()
與對照組比較,*P < 0.05;與研究1組比較,#P < 0.05。
研究2 組治療有效率96.67%(29/30)高于研究1 組的73.33%(2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 組臨床有效率對比[n(%)]Tab.3 Study 1 and study 2 group of clinical efficient contrast [n(%)]
研究1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3.33%(4/30),研究2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67%(2/3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2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Tab.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study group 1 and study group 2 [n(%)]
青少年近視是指在12~18 歲青春期發生的一種常見的屈光不正問題[10]。其主要特征是眼軸的延長和晶狀體的過度緊張所導致的眼球形態改變和視力缺陷。具體表現為眼球過長,晶狀體過度緊張,眼睛難以正確聚焦,導致視網膜上的圖像從而出現模糊和扭曲。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年上升,目前全球有超過2/3 的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近視困擾,其最大的受害群體即為青少年群體[11]。改善和維護青少年的眼健康,對其學習、生活和職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視力不良會導致眼睛疲勞和其他視覺問題,如眼壓升高、干眼癥等。因此,預防和治療青少年近視是非常重要和緊迫的任務。青少年應保持正確的用眼習慣和生活方式,積極進行有效的近視干預和治療,以避免近視病情的惡化和對視力健康的不可逆損害。
目前,針對近視的治療方法比較多,主要包括角膜塑形鏡、雙焦眼鏡、多焦眼鏡、低濃度阿托品等,這些方法都可以緩解眼睛屈光狀態,通過抑制眼軸增長速度,可以有效減少高度近視的發生概率,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雖然以上提到的治療近視的方法有一定作用,但它們都有一些限制,不能完全滿足近視治療的需求。角膜塑形鏡是一種通過改變眼前調節光線的形狀和分布來正視眼疾的方法,它將眼部中心區域的角膜壓平和改變其形狀,使其更接近正常狀態,從而使視力得到改善,但是,這種方法需要長時間佩戴,并且需要定期更換,而且對于部分近視度數較深的患者來說,效果可能會受到限制[12];雙焦眼鏡是一種具有2 個不同焦點的光學鏡片的眼鏡,可以幫助患者實現遠距離和近距離的聚焦,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簡單易操作,不需要手術干預,同時較為舒適,但是,這種方法需要經常進行調整,而且對于一些度數較深的近視患者,雙焦眼鏡可能并不能完全滿足其視覺需求;多焦眼鏡是一種通過光學設計實現多個焦點切換的眼鏡,可以幫助患者實現遠距離和近距離的聚焦,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簡單易操作,不需要手術干預,同時較為舒適,但是,對于一些度數較深的近視患者來說,多焦眼鏡可能并不能完全滿足其視覺需求[13];低濃度阿托品是一種通過滴用低濃度的阿托品來抑制眼軸的增長,從而緩解近視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緩近視的進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低濃度阿托品的配制過程需要專業的醫生操作,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配制風險和不良反應[14]。
在青少年近視防控中,阿托品是被廣泛認為是近年來防治近視的重要藥物之一。其藥理作用機制是通過膽堿能受體拮抗造成瞳孔擴張和睫狀肌松弛,抑制眼軸的長軸生長,緩解近視發展趨勢,降低青少年眼軸長度,促進眼球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從而保護視力和視網膜的健康。阿托品的主要作用機制是對毛細血管收縮素A 作用的阻斷,進而擴張瞳孔,放松睫狀肌,達到預防和治療近視的目的。因此,阿托品在防治青少年近視、控制近視度數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對于0.01%濃度阿托品,雖然用藥相對安全,但從不良反應事件上來看,它在防控青少年近視方面的效果較差,無法顯著縮短眼軸長度、提高裸眼視力、降低屈光度。首先,實際臨床使用低濃度的阿托品時,需要增加劑量,以達到更好的療效,往往高劑量的低濃度藥物使用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其次,青少年個體差異可能也是影響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原因之一,有些青少年患者可能對阿托品的耐受性較低,使用低濃度時也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此外,由于使用低濃度阿托品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因此青少年患者遵從性也可能會影響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遵從性差的青少年患者可能會出現誤用、過量使用等情況,導致不良反應[15]。對于0.05%濃度的阿托品,雖然濃度較高,但效果更為顯著。首先,0.05%濃度的阿托品相比于0.01%濃度的阿托品,劑量更高,作用更強,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眼球的生長發育,達到更好的近視控制效果[16]。其次,使用0.05%濃度的阿托品可以更好地平衡近視控制效果和不良反應風險,雖然高濃度的阿托品具有更好的近視控制效果,但是也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如散瞳后光過敏、眼干、頭痛等,在使用0.05%濃度的阿托品時,劑量雖然高,但是不良反應風險并沒有隨之增加,使用高濃度阿托品的反應率比使用低濃度的阿托品略低,這可能與阿托品濃度和劑量的控制、使用周期等因素有關[17-18]。因此,使用0.05%濃度的阿托品可以更充分地發揮近視控制效果,同時控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眼科臨床治療的有效率。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2 組眼軸長度短于研究1 組,裸眼視力高于研究1 組,屈光度低于研究1 組,治療有效率高于研究1 組(P<0.05),說明阿托品0.05%濃度能夠更有效地抑制眼軸的增長,作用于抑制眼軸的增長,從而控制近視的進展,其阿托品0.05%濃度可能比0.01%更有效,因為濃度越高,藥物對目標細胞的影響也就越強。0.05%濃度阿托品能夠更好地平衡近視的控制和副作用的發生,在控制近視的同時,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從而在防控青少年近視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觀察到對照組的治療效果較差,可能是由于僅采用了全矯單焦框架鏡的方法,而未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所導致的。為了進一步評估阿托品對近視防控的效果,建議在未來的研究中考慮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并修訂對照組的治療方法,然而,這些建議僅為初步建議,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其有效性。另外,此研究在青少年近視防控中探究了阿托品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缺乏多中心研究、個體差異和研究時間不足等問題,研究尚有不足之處,下一步計劃包括開展多中心、嚴格分組、長期觀察,并深入探究阿托品的作用機制。
綜上所述,在防控青少年近視方面,相較于只配戴全矯單焦框架鏡,應用0.01%和0.05%阿托品滴眼液均可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其中,0.05%阿托品應用效果更顯著,可以有效縮短患者的眼軸長度、提高其裸眼視力,降低屈光度的同時有利于臨床療效的提高,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