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斌?鄭鐵男
【摘要】當下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梳理這些問題并以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為例,基于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探討其理論框架搭建、實踐探索等,進而提出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應采取的策略,即面向用戶的整體化設計、全面打造優質內容、互動技術的充分運用、多硬件解決方案,可為業界提供相應參考。
【關? 鍵? 詞】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實踐案例
【作者單位】牛文斌,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鄭鐵男,北京(山東)斯麥爾數字出版技術有限公司。
【中圖分類號】G239.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16.011
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迅速發展。電子書、在線圖書館和閱讀應用等數字化閱讀平臺為兒童提供了便捷的閱讀方式,讓他們可以在電子設備上閱讀兒童經典讀物。這種閱讀方式結合多媒體元素和互動功能,如音頻、視頻、動畫和互動游戲,為兒童提供更豐富的閱讀體驗。此外,基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算法,數字化閱讀平臺能夠分析兒童的閱讀偏好和水平,為他們推薦合適的經典讀物和閱讀課程。這種個性化推薦不僅提升了兒童的閱讀體驗,還有助于家長更好地指導孩子的閱讀選擇。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閱讀容易引發兒童安全和隱私問題,父母擔心孩子可能接觸不適宜閱讀的內容或將個人信息暴露給未經授權的他人。因此,數字出版機構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內容,還要確保平臺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措施。整體來看,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指示:“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為人民提供更多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善莫大焉。”讀者出版集團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充分發揮“讀者”品牌優勢,以創新的方式營造閱讀氛圍,全面參與、有效推進書香社會建設。其致力于未成年人閱讀習慣的培養,精心研發并推出了“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與寫作融媒體教育平臺。該平臺以“講故事”為核心理念,構建以“聽故事、讀故事、講故事、寫故事”為核心的故事作文閱讀寫作教育體系,平臺的重要核心組成——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以兒童經典閱讀出版融合為方向,打造線上線下出版融合一體化的兒童閱讀產品體系。2019年,“讀者·新語文”項目榮獲第12屆新聞出版業互聯網發展大會“優秀數字教育平臺”;2020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中國數字出版2019—2020年度“優秀品牌”、“2020年甘肅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優秀創新案例”;2021年,入選中宣部“百佳數字出版精品項目”及“全國新聞出版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擬分析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同時以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為例,基于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探討其理論框架搭建、實踐探索等,進而提出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應采取的策略,以期為兒童出版融合實踐提供一些參考。
一、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的現狀
1.整體化設計不足
許多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產品缺乏整體化設計,未能提供全方位、一體化和連貫性的學習體驗,這導致兒童在使用這些產品時難以形成持久的學習興趣和閱讀習慣。因此,出版機構需要提供一種無縫的學習體驗,使兒童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輕松地從紙質書籍切換到在線內容,進而與智能輔助工具互動。這需要出版機構進行綜合性的產品設計,包括一致的用戶界面、統一的學習路徑和連續的學習體驗等。比如,小讀者在紙質書上讀了一章后,希望立刻轉向與智能機器人互動學習,那么產品就要做到平穩過渡,而不是讓孩子感到學習被打斷。
2.優質內容缺失
除了兒童經典讀物的版本選擇,一些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產品的線上和線下內容以及輔助材料設計往往不夠專業,這可能導致產品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無法滿足兒童的閱讀和教育需求。出版機構要確保產品內容與兒童經典讀物相關,且具備專業化的分級教育設計,以及互動力和趣味性,能充分激發兒童的興趣,促進他們的學習和思考。
3.趣味互動學習設計不足
大部分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產品未能充分利用數字化設計的特點,無法提供趣味互動學習體驗。出版機構應考慮如何將娛樂元素融入學習中,以提升孩子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比如,出版機構可以設計與故事情節相關的互動游戲,或者創造虛擬角色與兒童互動,提供實時反饋和獎勵,以激發兒童的學習動力。但這對出版機構的開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硬件設備使用不足
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產品通常僅支持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少數硬件設備,缺乏與其他硬件設備的結合,這限制了產品的多樣性和互動性拓展。比如,智能機器人可以為兒童提供更豐富的互動體驗,但出版產品很少與之融合。為了解決這一瓶頸,出版機構的產品開發者可以考慮擴展硬件支持,為兒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互動機會。
二、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的實踐探索——以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為例
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以兒童經典閱讀出版融合為方向,打造線上線下出版融合一體化的兒童閱讀產品體系。該產品體系整合了傳統出版物、音視頻內容、線上客戶端、智能硬件和實物閱讀游戲等多種要素,提供針對5—13歲兒童閱讀產品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其理論框架搭建、產品實踐能為兒童經典讀物的出版融合研究提供參考。
1.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的出版融合理論框架
第一,從出版融合理論層面來看。出版融合是指將傳統出版業與數字技術、多媒體、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有機結合,創造全新出版形式和閱讀體驗的理論與實踐。該理論框架探討了出版融合的概念、原則和核心要素,為出版融合在兒童讀物領域的實踐奠定了理論基礎。
在出版融合理論框架中,重要的概念包括數字化內容、多媒體融合、互動性和個性化定制等。數字化內容是指將傳統紙質書籍內容轉化為數字形式,并結合音頻、視頻、動畫等多媒體元素,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多媒體融合是指將不同形式的媒體元素有機融合在一起,創造出更豐富、多樣化的閱讀內容。互動性強調讀者參與的重要性,即通過交互式的閱讀體驗,提升讀者的參與度和興趣。個性化定制強調根據讀者的需求和興趣,為其提供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和內容推薦。
第二,從兒童閱讀發展理論層面來看。兒童閱讀發展理論探討了兒童閱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及影響兒童閱讀的因素。該理論框架為出版融合在兒童讀物領域的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
在兒童閱讀發展理論框架中,關鍵概念包括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閱讀習慣是指兒童對閱讀產生的持續興趣和主動參與的傾向,對兒童長期閱讀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閱讀興趣涉及兒童對閱讀內容的喜好和情感投入,對于激發其閱讀動機和引導其積極參與至關重要。閱讀能力是指兒童的識字、理解、推理和批判性思維等方面的能力,是兒童有效閱讀和深入理解文本的關鍵要素。
第三,從兒童心理學理論層面來看。兒童心理學理論探討了兒童認知、情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對于理解兒童在閱讀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和行為表現具有重要意義。在出版融合實踐中,兒童心理學理論可以提供指導,以確保產品設計和內容呈現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情感特點。
在兒童心理學理論框架中,關鍵概念包括兒童認知發展階段、情感與動機、學習動機和自主性等。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的特征可以幫助出版機構了解兒童在不同年齡段的認知能力和信息處理方式,從而在出版融合實踐中合理選擇和呈現內容。情感與動機涉及兒童情感體驗和動機驅動,通過創造有趣、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學習動機和自主性理論強調兒童的主動性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通過提供個性化和互動性強的閱讀體驗,促進兒童自主學習和閱讀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出版融合在兒童讀物領域的實踐需要借鑒出版融合理論、兒童閱讀發展理論和兒童心理學理論等相關理論框架。這些理論框架可以為出版融合的產品設計和內容呈現提供指導,幫助出版機構理解兒童的閱讀需求和行為特點,增強產品的有效性和用戶體驗。正是通過整合這些理論框架,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成功打造了針對5—13歲兒童閱讀產品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2.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的實踐環節
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整合傳統出版物、音視頻內容、線上客戶端、智能硬件和實物閱讀游戲等多個要素,以打造針對5—13歲兒童閱讀產品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1)產品定位與設計原則
首先,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以整本書閱讀為核心,尊重和延續傳統紙質書籍的內容和特色,同時融入數字化、多媒體等元素,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其次,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設計了數字化內容、音視頻元素、互動游戲、分級閱讀測試等多個任務和復合化學習模塊,以滿足兒童在不同方面的學習需求,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整體來看,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在設計和定位上遵循一些原則。在產品設計上,其一,關注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階段,提供符合其認知能力和情感需求的內容;其二,注重個性化定制,根據兒童的閱讀興趣、水平和偏好,提供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和內容推薦;其三,認為互動性和參與度是產品設計的關鍵要素,要通過交互式的閱讀體驗,引導兒童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在產品定位上,充分考慮家庭和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通過線上課程、家庭活動指導、親子互動等方式,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閱讀,促進親子關系的發展,并加強對兒童閱讀的指導和支持。
(2)出版融合的方法與流程
具體來看,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出版融合的方法與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需求分析。在出版融合實踐中,需求分析是關鍵步驟。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項目團隊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焦點小組討論等方式,開展用戶研究、調研并收集用戶反饋,了解兒童讀者及其家長的需求和期望。該項目團隊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確定目標用戶的特點、閱讀偏好、技能水平和需求,為產品設計和功能開發提供指導。
第二,研發團隊構建。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項目團隊建立了跨學科研發隊伍,推動跨學科合作,與出版專業人士、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設計師、工程師等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出版融合實踐。跨學科研發隊伍可以提供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視角,確保產品的內容和設計在教育、兒童心理學和技術方面都具備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三,產品架構與功能設計。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項目團隊認為,包括圖書、線上課程、智能機器人、線上客戶端、閱讀手賬、桌面游戲等在內的出版融合產品設計需要整合多個板塊,如圖書、線上課程、智能機器人、線上客戶端、閱讀手賬、桌面游戲等。該項目團隊將這些板塊相互銜接,讓它們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兒童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閱讀體驗和知識服務;在產品架構和功能設計上,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閱讀需求和興趣,合理設計各個板塊的內容和互動性。
第四,研發流程設計。從主題圖書選取到多角度考量、分項研究、層層篩選、融會貫通,都是出版融合實踐的重要環節。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項目團隊的做法是,從主題圖書的選取開始,圍繞每月的主題或特定領域進行選擇;從多個角度對圖書進行考量,包括兒童心理學、分級閱讀水平、語言能力、邏輯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在這個過程中,該項目團隊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名師展開分項研究,并層層篩選和融合,以確立最終的產品體系。
第五,融合實踐結果評估。在出版融合實踐的過程中,評估產品的實際效果是必要的,具體包括用戶反饋、閱讀能力提升效果評估等。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項目團隊通過收集用戶反饋和評估用戶閱讀能力的提升效果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用戶反饋是評估產品的重要依據。該項目團隊通過用戶調查、焦點小組討論和個別訪談,收集用戶對產品的評價、意見和建議,這可以幫助團隊了解用戶的滿意度、體驗感受和對產品功能的認可度;基于用戶反饋,對產品進行改進和優化,以提供更符合用戶需求的出版融合產品。其次,評估用戶閱讀能力的提升效果是重要評估指標之一。該項目團隊借助閱讀測試、閱讀能力測量工具和評估方法,對兒童使用出版融合產品后閱讀能力的變化進行評估,具體包括閱讀理解能力、詞匯量、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的測量。其通過定量和定性的評估方法,可以了解出版融合實踐對兒童閱讀能力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3.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的實踐成果
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的開發與應用,展示了兒童讀物領域出版融合實踐的成果。通過該實踐案例,可了解出版融合如何應用于兒童經典讀物市場,并評估其在培養讀者閱讀習慣、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和提高讀者閱讀能力等方面的效果。對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而言,圖書是整個產品的核心主題,其他各部分內容圍繞圖書內容來融合,并且相互串聯。
一方面,圖書中包含了二維碼鏈接,這些鏈接可以讓用戶在線訪問長尾巴月讀社的線上客戶端。通過線上客戶端,用戶可以選擇聽書、聽課、參與閱讀力測驗、玩閱讀游戲,還可以獲取積分和了解智能機器人的使用說明等。這種融合方式使得用戶可以通過線上客戶端獲取更多與圖書有關的多媒體內容和互動體驗,拓展了閱讀的方式和樂趣。
另一方面,用戶可以使用智能機器人與圖書互動。智能機器人提供聽書、聽課、做測驗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機器人的引導,參與圖書中的學習和測試環節。此外,智能機器人還能引導用戶進行紙質版的閱讀手賬練習,通過視頻識別技術,對用戶的練習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這種融合方式將紙質閱讀和數字化技術結合,使得用戶可以在實體書籍和智能機器人的引導下感受更加全面和有趣的閱讀體驗。
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將圖書、線上客戶端和智能機器人融合,實現了不同部分之間的互動和互補。用戶可以通過圖書獲得在線客戶端的鏈接,進一步探索多媒體內容和互動功能。同時,智能機器人作為一個輔助工具,可引導用戶進行紙質版的閱讀手賬練習,并提供實時的評價和反饋。這種融合模式不僅豐富了用戶的閱讀體驗,還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和互動方式,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閱讀解決方案。基于這些優勢,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在推向市場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獲得了大量讀者的認可。
三、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的應對策略
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創造了一個整體的閱讀生態系統,使得圖書、在線客戶端和智能機器人等多個部分相互協作,為用戶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體驗和學習機會。這種融合模式不僅拓展了傳統出版業的邊界,也為出版融合實踐提供了參考。總結長尾巴月讀社閱讀盒子的出版融合實踐經驗,可提出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的發展策略。
1.面向用戶的整體化設計
將紙質書籍、在線內容和互動工具融為一體,以創造連續的學習體驗,確保產品在不同媒體間無縫切換,使用戶對象能夠隨時融入學習活動。同時,創建有計劃的學習路徑,使兒童能夠逐步深入學習。比如,閱讀圖書就是一個個性化的閱讀和學習過程,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產品可以與特定的在線課程和互動活動關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內容。
2.全面打造優質內容
與教育專家、作家和設計師合作,定制教育內容和故事情節,確保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產品的內容具有教育性和吸引力。出版機構可設計多樣化線上線下的內容形式,包括故事、課程、游戲、趣味測驗、手工桌游等,圍繞不同年齡的用戶對象,提供個性化的用戶內容,滿足不同年齡和興趣的兒童需求。
3.互動技術的充分運用
充分研究、利用好新技術,能有效解決圖書的局限性問題。出版機構可利用游戲元素,如獎勵系統、任務和挑戰,增加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產品的趣味性。如設計與經典故事相關的互動游戲,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出版機構也可充分利用虛擬角色、智能機器人等技術,讓圖書與兒童互動,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比如,讓虛擬角色成為兒童的學習伙伴,解釋故事情節,回答問題。
4.多硬件解決方案的實施
出版機構突破手機與平板電腦限制,尋求與智能機器人、增強現實設備等硬件制造商合作,以提供更多元化和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在這一過程中,需確保硬件與數字內容協同工作,為兒童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同時,要注重跨平臺互通,確保兒童經典讀物出版融合產品能夠在不同硬件設備上運行,無論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還是智能機器人,都能夠支持產品的功能。
未來,出版融合在兒童讀物領域將繼續迎接新的挑戰。一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出版融合將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如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新技術的應用將為兒童閱讀帶來更豐富的體驗。另一方面,隨著社交媒體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出版融合也將面臨內容篩選、版權保護和用戶隱私等方面的挑戰。對于新的機遇和挑戰,出版機構應做好充分準備,以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玉山,徐升國,拜慶平,等. 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主要發現[J]. 新閱讀,2022(5):32-34.
[2]吳雷,崔璐,武亞蘋. 文化數字化戰略下出版深度融合發展路徑探究[J]. 出版廣角,2022(16):44-49.
[3]傅曉暉. 人工智能在少兒數字出版產品中的應用及趨勢研究[J]. 傳播力研究,2020(24):85-86.
[4]朱小妮. 數字化背景下兒童有聲閱讀的產業圖譜[J]. 出版廣角,2017(19):12-15.
[5]周海寧. 論數字化媒介時代兒童閱讀能力的提升[J]. 出版廣角,2019(2):43-46.
[6]朱自強. 兒童閱讀:是灌輸,還是激活?[J]. 閱讀與成才,2023(1):1.
[7]馬悠. 國內兒童閱讀APP的差異化策略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學,2020.
[8]樂征帆. 中文兒童圖書分級研究[D]. 武漢:武漢大學,2018.
[9]賀艷華. 發現經典的核心價值:談童書出版中的名著改編[J]. 新聞傳播,2018(12):74-75.
[10]烏莎·戈斯瓦米. 牛津通識讀本:兒童心理學(中文版)[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