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一子北
天氣無常帶來的重感冒擊敗了平時活蹦亂跳的我,因為渾身無力,我只能躺在床上,心情也變得苦悶。這時,我才深深地理解史鐵生所說的“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
我只好拿起手機打發時間,空空的聊天欄里突然顯示一條新消息:“感冒好點沒有?最近開始降溫了,照顧好自己。”
這時,我的郁結情緒好像突然被撕開一個小口,難過和委屈一下子噴發而出。
無論身在何方,媽媽的關心總在最恰當的時刻到來。此刻,我恨不得她就在我身旁,可是選擇遠行的人明明是我。
我是在離家之后,才知道要常常關注天氣預報的。最初,我總因忘記看天氣預報而頻頻收獲“驚喜”:要么是沒有帶雨傘,享受“淋雨一直走”的瀟灑后,結果就高燒不退;要么在晴天里穿件羊毛衫,宣揚自己的與眾不同,結果走一小段路就大汗淋漓。
而在這之前,媽媽一直是我的晴雨表,無論是突然的降溫,還是紫外線強烈的日子,因為媽媽的提前通知,我總能做到與天氣合拍。
媽媽總是留意著天氣的變化,其實我知道,她也留意著我的情緒波動,或遠或近,她總在我的身后。
剛上高三的時候,學校有一個針對高三學生的培訓計劃。為了能參與其中,我提前兩年做準備,但最后還是與它擦肩而過。我試圖表現得釋然,不知為何卻在媽媽面前露了餡。
每周往家里打電話時,媽媽總是問“最近學習壓力大不大”“學得開不開心”,諸如此類。而我只是敷衍幾句,心思全在將要來臨的年級聯考上。
誰知,考試結果再次給我潑了冷水。我拿著成績單回到家中,面對媽媽的詢問,只是努力擠出笑容,自嘲“已是到了強弩之末”。
接著,我便到臥室里放下重重的背包。媽媽不再多問,回到廚房準備晚飯。廚房里的聲音斷斷續續,我好幾次察覺到媽媽悄悄地在門邊留意我,又怕被我發現,于是只好躡手躡腳地來,又悄無聲息地離開。
我打開文件夾準備復習,眼前的筆記仿佛變得面目猙獰,我奮力將它高高舉起,又猛地往下一摔,文件夾落在地上發出巨大的聲響,試卷散落一地。
廚房里炒菜的聲音突然消失了,接著我聽到匆忙的腳步聲。媽媽來到我面前,輕聲說:“心情不好,咱今天就不學了,好好休息!”心中最后一道防線瞬間被沖破,我開始歇斯底里地嘶吼:“我為什么考得這么差!寫題、做筆記有什么用!”
淚水無法控制地流下來,我觸電似的抽泣起來,后背靠在墻上。媽媽沖過來把我緊緊抱住,說:“沒關系的,沒考好也沒關系。”我聲音沙啞著說:“對不起,我真的好沒用!”
媽媽用右手輕輕拍我的后背,聲音里也帶著哭腔,在我耳邊說:“沒關系的,你在我心里永遠是最棒的!”我的眼睛哭得紅腫,像是裝上了紗簾,外界變得模糊不清,但能看見媽媽也紅了眼眶。她幫我把地上的東西撿起來,嘴里不停地念叨著:“沒關系的,沒關系的。”其實,她知道一切,不僅僅是我糟糕的成績,還有我的失落與無助。
那一年里,媽媽在我面前總是小心翼翼,生怕觸動了我的敏感神經。有時,我看書看得煩躁了,她便端上來一杯果汁或是一盤水果,將我要爆發的情緒偃旗息鼓。媽媽是我的專屬晴雨表,甚至比我先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
我記得,晴雨表有著測量天氣造成的微妙壓力變化的功能,而媽媽就是能測量我情緒變化的晴雨表。
直到緊張的高三終于過去之后,和媽媽聊天時我才知道,原來她的床頭放著好多本關于陪伴孩子成長的書籍,原來她常常向班主任了解我的情況。我沉默不語,試圖想象那些我遠離她的日子里,她是怎樣的提心吊膽、坐立不安。
媽媽的晴雨表魔法,是因為不時地注視我,用不可思議的耐心去了解我的喜怒哀樂;是因為擔心自己做得還不夠,選擇為我的成長不舍晝夜地獻身。即使我離她遠去,即使歲月悄悄在她臉上留下痕跡,她依舊站在原地,辛苦地與距離和時間奮戰,那注視的目光在每一分鐘里都蘊藏著牽掛與祝福。
在《相約星期二》里,莫里教授說家人是不可替代的,因為你知道無論身處何地,總有家人在守護著你,他們遠遠地注視著你,牽掛著你。
媽媽即使不在我身旁,但擁有晴雨表魔法。我知道那雙帶著牽掛和鼓勵的眼睛會一直注視著我,于是我滿懷希望和勇氣前行,因為我有我的守護神,因為我永遠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