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雷
【內容提要】 2023 年8 月,姆南加古瓦再次當選津巴布韋總統,執政黨津民盟在議會中繼續擁有絕對多數席位。但是,津民盟在大選中遭到反對黨強有力挑戰,津巴布韋已形成穩定的兩黨并立局面。姆南加古瓦勝選與津民盟完善的組織架構、長期執政優勢、注重經濟發展及反對黨自身存在各種問題等緊密相關。姆南加古瓦再次當選有助于津民盟保持內政外交的連續性、穩定性。津民盟將繼續加強農業、制造業、采礦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經濟治理,同時推行靈活務實的外交政策。津民盟實現2030 年愿景,還需要克服諸多困難和挑戰。
2023 年8 月23—24 日,津巴布韋舉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選舉。作為“后穆加貝時代”的第二次大選,津巴布韋此次選舉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非洲聯盟、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簡稱“南共體”)、歐洲聯盟、英聯邦等國際組織,以及中國、美國和南非等國家均向津巴布韋派出大選觀察團。執政黨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簡稱“津民盟”)候選人埃默森·姆南加古瓦再次當選總統并在9 月4 日宣誓就職,津民盟繼續在議會中保持絕對多數席位。贏得選舉意味著津民盟可在未來五年繼續實施其在“后穆加貝時代”所確立的各項政策,[1]有助于津巴布韋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
津巴布韋實行總統制,總統選舉采取兩輪絕對多數制,如第一輪沒有候選人選票超過50%,則得票前兩位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選舉。議會為立法機關,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其中眾議院有280 個席位,參議院有80 個席位。在眾議院280 個席位中,210 個在單選區的基礎上由直接選舉產生;60 個為婦女預留,10 個為青年預留,根據參選政黨的得票比例進行分配。在參議院80 個席位中,60 個根據參選政黨的得票比例進行分配,20 個由18 名酋長參議員和2 名殘疾人參議員組成。
根據津巴布韋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投票結果,此次大選共有456 萬多選民參加投票,投票率約為68.9%。總統選舉方面,姆南加古瓦獲得235 萬多張選票,得票率為52.6%;最大反對黨公民變革聯盟(簡稱“公革聯”)候選人納爾遜·查米薩獲得196 萬多張選票,得票率為44%;其他9 位候選人總共獲得24 萬多張選票,得票率僅為3.4%。[2]議會選舉方面,除西古圖選區由于一名候選人死亡而推遲選舉外,津民盟在眾議院選舉中共獲得176 個席位,其中136 個席位由直接選舉產生,40個席位由55%的得票率分配得來;公革聯則獲得103個席位,其中73 個席位由直接選舉產生,30 個席位由45%的得票率分配得來。根據55%對45%的得票比例,津民盟和公革聯在參議院分別獲得33 個和27 個席位。[3]
此次大選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選舉進程總體順利、和平。與2018 年大選時一樣,姆南加古瓦政府將此次大選定義為“和諧選舉”,并承諾嚴格遵守自由、公正與非暴力的選舉原則。從大選進程來看,無論是選前、選中還是選后,各項工作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尤其是津民盟與公革聯在全國各地舉行的大規模競選集會均以和平方式進行,沒有發生明顯動蕩和騷亂,且選舉結果公布后,沒有再出現2018 年選舉之后的嚴重沖突事件。非洲聯盟和英聯邦等觀察團均對大選給予肯定,津巴布韋和平與發展聯盟、津巴布韋繁榮伙伴、聯合非洲國民大會和聯合津巴布韋同盟等反對黨也在第一時間宣布承認大選結果。
第二,選舉結果具有明顯的地域與族群特征。自2000 年議會選舉以來,津民盟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津巴布韋第一大民族紹納族的聚居區和農村地區,反對黨的支持者則主要集中在第二大民族恩德貝萊族的聚居區和城市地區,2023 年大選也不例外。以總統選舉為例,在10 個省中,姆南加古瓦在東馬紹納蘭省、中馬紹納蘭省、西馬紹納蘭省、馬旬戈省、馬尼卡蘭省、中部省和南馬塔貝萊蘭省贏得多數選票,尤其是在紹納族聚居的馬紹納蘭三省與馬旬戈省,共比查米薩多69.7 萬余張選票,而在恩德貝萊族聚居的南馬塔貝萊蘭省,僅比查米薩多2000 余張選票。與之相比,查米薩在兩個大都市省哈拉雷和布拉瓦約,以及恩德貝萊族聚居的北馬塔貝萊蘭贏得多數選票,尤其是在哈拉雷和布拉瓦約,共比姆南加古瓦多42.3 萬余張選票。
第三,津巴布韋已形成穩定的兩黨并立局面。21 世紀以來,隨著爭取民主變革運動(簡稱“民革運”)的崛起,津巴布韋的政黨政治格局逐步從20 世紀90 年代的一黨獨大向兩黨并立轉型。民革運在建立后經歷多次重大變動,在2006 年初分裂為民革運茨派和民革運鈕派,其中前者為主流派。在2018 年黨主席摩根·茨萬吉拉伊去世后,以查米薩為首的民革運聯盟又從民革運茨派中分裂出來,成為主流派,并在2018 年大選中給津民盟帶來巨大沖擊。2022 年1 月,查米薩在被迫離開民革運聯盟后組建公革聯,繼續在2023 年選舉中與津民盟分庭抗禮。從2018 年和2023 年大選結果來看,查米薩在總統選舉中的得票率均達到44%以上,其所領導的政黨在眾議院席位的占比,從33.8%增加到38.1%,這表明津巴布韋兩黨并立的政黨格局已比較穩固。
鑒于姆南加古瓦在2018 年大選中僅獲得50.8%的選票,且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等給津巴布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此次大選前各方普遍預測其將面臨查米薩的重大挑戰,有調查認為津巴布韋將舉行第二輪選舉,姆南加古瓦甚至有敗選可能。[4]但出乎許多人意料,姆南加古瓦在首輪選舉中便以52.6%的得票率獲勝。姆南加古瓦之所以能夠順利勝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津民盟擁有比較完善的組織架構。自津巴布韋1980 年獨立后,津民盟不斷加強組織建設,目前已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相對完善的組織架構。中央一級為中央委員會,共有230 名委員,設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目前政治局常委為第一書記姆南加古瓦、第二書記康斯坦丁諾·奇溫加和肯博·莫哈迪,以及全國主席奧帕·穆欣古里。地方一級為省委員會、地區委員會、黨總支和黨支部,其中每個地區委員會由10 個黨總支組成,每個黨總支由10 個黨支部組成,各黨支部建立在村莊和社區之中,真正做到了扎根基層。在各級黨組織中間,還設有全國協商大會和地區協調委員會,負責協調和處理中央和地方工作事宜。此外,津民盟還建立了三個附屬組織,分別為老兵協會、婦女聯盟和青年聯盟,負責處理相關領域的各項工作。[5]
完善的組織架構不但使津民盟具有強大凝聚力、組織力和執行力,更使其能夠在大選時上下一心、更好地宣傳執政綱領和組織更多民眾參加競選集會、前往投票站投票。此次大選之前,津民盟能夠在全國各地組織多場人數超過10 萬人的競選集會,選擇合適的議會和地方政府候選人并對他們進行專項培訓,以及在選舉委員會大幅增加候選人提名費的情況下,保證所有候選人按時完成提名工作,均得益于其完善的組織建設。
第二,津民盟擁有反對黨所不具備的執政優勢。津民盟自津巴布韋獨立以來長期執政,善于充分調動國家資源為該黨競選服務。一是掌控、利用國家宣傳機構和媒體資源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打造和提升自身在選民中的形象;二是根據選舉態勢和選民需求出臺和實施有助于獲取民心的政策,如推行“快車道”土地改革獲取農村選民支持,通過要求外資企業將51%以上股權出售、轉讓或預留給津巴布韋本地人的本土化政策獲取城市選民支持等;三是利用執政優勢不斷加大對法院、警察隊伍和選舉機構等的影響力度,出臺有助于自己競選的法規,以及對站在自己對立面的非政府組織加以限制等。

2023年8月19日,津民盟舉行選舉集會。
自2017 年11 月上臺以來,姆南加古瓦政府積極利用執政優勢為津民盟勝選創造條件。一是宣布津巴布韋進入“第二共和國”時期,以此與穆加貝執政后期的亂局區分開來;二是開展政治與經濟改革,尤其是提出到2030 年將津巴布韋建成中等收入國家的愿景,以此獲得民眾更廣泛支持;三是猛烈抨擊美西方制裁,繼續深入推進土地改革,打造津民盟革命與愛國的正面形象;四是出臺《2023 年刑法編纂和改革修正案》,將破壞津巴布韋主權、尊嚴、獨立和國家利益的行為定為刑事犯罪,以此限制反對派對政府的抨擊。事實表明,這些措施對于姆南加古瓦再次贏得大選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姆南加古瓦政府將經濟發展作為工作重心。穆加貝執政后期,受“快車道”土地改革、本土化政策、外來投資嚴重不足和美西方長期制裁影響,津巴布韋深陷經濟衰退泥淖,通貨膨脹、失業率高漲、貧困問題突出和糧食安全得不到保證等社會民生問題交織在一起,民心思變。姆南加古瓦上臺后,吸取穆加貝執政后期的教訓,高度重視經濟發展,著力加強津民盟的經濟治理能力,希望以此獲取民心。在戰略層面,姆南加古瓦提出到2030 年將津巴布韋建成中等收入國家的愿景,并出臺《過渡期穩定計劃(2018-2020 年)》《國家發展戰略(2021-2025 年)》和《國家發展戰略(2026-2030年)》等綱要文件;在政策層面,取消本土化政策,向地方政府下放經濟權力,加大基礎設施和農業領域投入,大力推動礦業發展等。[6]
津巴布韋在度過最艱難的2020 年后,迅速實現經濟恢復與發展。根據津巴布韋財政和經濟發展部公布的數據,2021 年和2022 年津巴布韋的經濟增幅分別高達8.6%和6.5%,2023 年預計將達到5.3%。[7]此外,津巴布韋自2021 年以來糧食產量大幅增長,鋰礦產業取得重大進展,這為津巴布韋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和創造就業提供了重要契機。正是由于在經濟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津民盟在此次大選中一改以往的競選策略,沒有出臺明確的競選綱領,而是公開宣布“我們的工作就是我們的綱領”。[8]
第四,反對黨自身存在各種問題。在津巴布韋獨立以來的政黨政治發展進程中,津民盟長期保持穩定的組織結構與發展態勢,以民革運為代表的反對黨則一直處于動蕩與分化組合之中。2018 年大選過后,民革運茨派、民革運鈕派和人民民主黨等重新聯合,組建民革運聯盟,并在2019 年5 月選舉查米薩為黨主席。2020 年12 月,道格拉斯·姆旺祖拉當選民革運茨派黨主席,隨后與查米薩產生紛爭,并最終在2021 年9 月迫使查米薩退出民革運聯盟,查米薩因此被迫搬離民革運辦公大樓并在2022 年1 月組建公革聯。公革聯成立后內部問題不斷,如一直沒有制定黨的章程,黨內派系林立,議會候選人登記與提名混亂,兩位副主席韋爾什曼·恩庫貝和騰代·比蒂對查米薩嚴重不滿并因此多次缺席競選集會等。
與此同時,反對黨之間無法有效整合,如民革運茨派黨主席姆旺祖拉因津巴布韋選舉委員會禁止該黨87名議會候選人參選而退出總統選舉,1980 年自由運動、非洲第一運動和民族主義聯盟黨等反對黨轉而支持姆南加古瓦等。[9]反對黨無法聯合起來向津民盟施加足夠壓力,是姆南加古瓦勝選的重要原因之一。
姆南加古瓦再次當選總統有助于津民盟保持國家治理尤其是經濟治理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助于其推進各項經濟發展戰略,從而實現宏觀經濟穩定與發展。在8月27 日的獲勝感言和9 月4 日的就職演講中,姆南加古瓦一再強調津民盟未來五年仍會將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將著力從以下領域開展工作。
第一,大力推動農業和農村地區發展。津巴布韋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且農村地區一直是津民盟的大本營,因此,姆南加古瓦將推動農業和農村地區發展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承諾將切實推行以下政策。一是繼續深入推進土地改革,持續實施家庭和國家糧食安全規劃,不斷提高玉米和小麥等糧食作物產量,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二是加大在農村地區修建水壩、打井和增加灌溉面積的力度,以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更容易遭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將會受到特別關注。三是推動全國3.5 萬個農業社區實現現代化與工業化轉型,建設農業綜合企業,提升農產品價值鏈,增加農產品出口附加值,把更多高質量的“津巴布韋制造”產品推向全球市場。
第二,重新振興制造業。津巴布韋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除南非之外制造業門類最為齊全的國家,但近年來其制造業深陷衰退困境,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經從1990 年的26.4%下降為2021 年的11.7%。[10]為了重新振興制造業,姆南加古瓦在9 月4 日的就職演講中明確表示:“讓我們一起來打造我們國家的制造業基礎,使用、消費和穿著我們自己制造的產品。”[11]津巴布韋財政和經濟發展部長穆蘇利·恩庫貝進一步透露,為了重振制造業,津民盟政府正在著手制定一項新的工業發展政策,并將在2024—2030 年加以實施,旨在推動津巴布韋工業實現年均2%以上的增幅,同時推動投資、制造業產品出口和就業分別實現年均3%、10%和20%的增幅。為此,該政策將充分利用制造業與農業之間的關聯性,重點提升化肥、大豆、棉花、奶制品、蔗糖、皮革、制藥、汽車與卡車、工程用鋼鐵,以及塑料廢棄物等的價值鏈,并改善融資渠道和營商環境,加大經濟賦權等。[12]
第三,提升采礦業價值鏈。津巴布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采礦業一直是其支柱產業之一,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中資企業對津巴布韋鋰礦產業的大規模投資,采礦業已經成為當前推動津巴布韋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和增加稅收的關鍵產業。為了提升采礦業價值鏈,增加礦業資源附加值和實現利潤最大化,姆南加古瓦政府先后在2022 年12 月和2023 年1 月發布《2022 年基礎礦產出口管制(含鋰礦石和未加工鋰礦)令》和《2023年基礎礦產出口管制(未加工基礎礦產)令》,禁止包括鋰礦石在內的所有礦產原礦石出口。在就職演講中,姆南加古瓦表示:“我們的經濟必須從加工和增值中實現利益最大化。有鑒于此,我的新任政府將通過‘負責任的礦產倡議’來確保對我們有限的自然資源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這不但將會使我們這一代人,還會使我們的后代都從中受益。”可以預見,加大對礦業領域投資的監管力度,禁止礦產品原礦出口,實現本土原礦精煉乃至礦產品深加工,從而真正提升采礦業價值鏈,將是姆南加古瓦政府在第二任期的重要目標。

第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絕大多數非洲國家發展的瓶頸之一。過去五年多,姆南加古瓦政府在基礎設施領域成就斐然,如升級改造穆加貝國際機場、擴建卡里巴水電站和萬吉火電站等。未來五年,姆南加古瓦政府承諾將繼續在基礎設施領域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在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領域,加大居民住房、供水、衛生、醫院和學校等建設、升級與改造力度,保障城鎮居民生活品質。二是在道路基礎設施領域,推動公路網絡現代化建設,重點加強各省內部和相互之間,以及津巴布韋與南部非洲其他國家之間的道路連通。與此同時,加大對鐵路系統的投資,維修和拓展鐵路網絡并使之現代化。三是在能源基礎設施領域,在萬吉火電站7 號和8 號機組已正式并網發電的基礎上,啟動1 號和6 號機組擴建項目,以更好地解決津巴布韋電力不足和能源安全問題。四是在水利基礎設施領域,盡快完成蓋伊-尚加尼和昆茲維等大壩的建設工作,同時撥款在全國修建各種規模的水壩。
第五,繼續開展全方位務實外交。一是推進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系。五年多來,中津兩黨兩國關系尤其是經貿合作關系繼續深入推進,津巴布韋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和礦業開采項目均是在中資企業的承建與投資中完成的。姆南加古瓦再次當選后,習近平主席在8 月30日致電祝賀,姆南加古瓦在感謝習近平主席來電致賀時表示,津方將繼續同中方一道,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兩國合作取得新進展。二是謀求改善與西方國家關系,在獲取更多援助、投資和擴大雙邊貿易的同時,盡可能促使美國取消對津巴布韋的制裁和重新加入英聯邦。鑒于美國對此次大選嚴重不滿,短期內取消制裁的可能性較低。英聯邦則對大選給予認可,可能會為津巴布韋重新加入英聯邦提供有利契機。三是拓展新的對外合作對象,如進一步夯實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的合作關系,以獲取更多軍事與糧食援助;積極參與“全球南方”合作,申請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并希望最終成為金磚國家一員。
2023 年9 月11 日,姆南加古瓦宣布了新一屆政府內閣名單,從人員構成來看,上一屆內閣成員多數得以留任,表明津民盟希望鞏固過去五年多所取得的成果,并繼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但是,津民盟目前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包括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嚴重、失業率較高和非正規就業問題突出、外來投資不足,以及產業布局不合理尤其是制造業發展落后等。津民盟只有不斷提升國家治理尤其是經濟治理能力,牢牢抓住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和域外國家紛紛加大對非合作的有利契機,才能穩步邁向2030 年愿景。
[1] 沈曉雷:《津巴布韋“后穆加貝時代”以來的政治變遷》,載《當代世界》2019 年第3 期,第68-74 頁。
[2] “2023 Presidential Elections Results,” September 1, 2023,https://www.zec.org.zw/download-category/2023-presidentialelections-results/.
[3] “ZEC Gazettes President Mnangagwe’s Re-election,”August 31, 2023, https://www.herald.co.zw/zec-gazettes-presidentmnangagwas-re-election/.
[4] Greg Mills and Ray Hartley, “Survey of Voter Opinion:Zimbabwe,” The Brenthurst Foundation, February 7, 2023,https://www.thebrenthurstfoundation.org/surveys/survey-of-voteropinion-zimbabwe/.
[5] “The Party,” September 1, 2023, https://www.zanupf.org.zw/the-party.
[6] 沈曉雷:《津民盟經濟治理的道路探索與啟示》,載《西亞非洲》2021 年第3 期,第91-93 頁。
[7] Golden Sibanda and Tapiwanashe Mangwiro, “ED’s Victory Key for Economic Continuity,”The Herald(Harare), August 29, 2023.https://www.herald.co.zw/eds-victory-key-for-economic-continuity/.
[8] Zvamaida Murwira, “Our Work Is Our Manifesto,”The Herald(Harare), July 24, 2023, https://www.herald.co.zw/ourwork-is-our-manifesto/.
[9] “Four Opposition Parties Endorses President Mnangagwa,”July 27, 2023, https:/www.sundaymail.co.zw/new-four-oppositionparties-endorse-president-mnangagwa.
[10] 沈曉雷:《美國制裁津巴布韋的舉措、影響和本質》,載《西亞非洲》2023 年第4 期,第125 頁。
[11] Fungi Kwaramba, “President Assures Delivery on Promises,”The Herald(Harare), September 5, 2023, https://www.herald.co.zw/president-assures-delivery-on-promises-nationshifts-focus-to-economic-development/.
[12] “Zim Starts Work on New Industrial Policy,”The Herald(Harare), September 7, 2023, https://www.herald.co.zw/zim-startswork-on-new-industrial-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