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剛,楊 丹,李雪梅,楊仕群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3)
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負面效應逐步顯現,特別是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甚至濫用導致耐藥性、藥物殘留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已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畜牧業健康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隨著后抗生素時代的到來,研發、生產替代具有負面效應的飼料添加劑已刻不容緩,如無污染、安全、綠色的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由于具有天然、毒副作用小、多功能、無藥殘等優點,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在養殖業中的運用逐漸普及。
《名醫別錄》收錄黃精,是以多糖成分為主的一種常用滋補藥。多糖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且無明顯毒副作用,成為食品科學、天然藥物、生物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研究的熱點[1]。國內外對黃精多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開發畜禽免疫增強劑和抗炎藥物上,對禽類在繁殖期的影響認識較少。通過比較試驗探討黃精粉對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的影響,為黃精作為飼料添加劑在養殖業中的應用提供依據。
京粉3 號蛋雞來源于宜賓市翠屏區留誠養殖專業合作社,黃精粉由筠連圣土黃精種植有限公司提供,干燥,粉碎;試劑盒購買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分析天平、游標卡尺、分光光度計、羅氏比色扇等。
1.3.1 試驗設計 選取540 羽27 周齡的京粉3 號蛋雞,隨機分成4 組,每組5 個重復,每個重復27 羽,采用網上籠養的飼養方式。對照組飼喂正常飼料,其余3 組分別投喂添加0.5%、1.0% 和1.5% 的黃精粉(干粉投喂)的正常飼料。基礎飼料的成分和營養水平見表1、表2。預試期7 d,正試期70 d。

表2 基礎飼料的營養水平(風干)
1)預混料為每千克飼料提供:維生素A 12 250 IU、維生素D 4 250 IU、維生素E 30 IU、維生素K 4.55 mg、維生素B 12.27 mg、泛酸鈣8 mg、煙酸31 mg、Mn 80 mg、Zn 80 mg、Fe 58 mg、Cu 8 mg、Se 0.30 mg。
2)實測值以粗蛋白質、鈣、總磷等為基礎日糧,其余按計算值計算。
1.3.2 樣品采集與測定方法
1)生產性能指標測定。試驗時記錄產蛋數和總蛋重,以周為單位記錄投料量和余料量,試驗35 d 和70 d 分別統計各處理的產蛋率、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產蛋量、平均蛋重和料蛋比。
2)常規蛋品質測定。試驗35 d 和70 d 分別采集蛋樣,每個重復隨機收集雞蛋3 枚,每組抽取15 枚測定蛋品質。測定指標包括蛋形指數、蛋殼厚度、蛋白相對重量、蛋黃相對重量和蛋黃色澤。
測定蛋殼厚度方法:破殼后取蛋殼,用游標卡尺分別測定蛋殼的銳端、鈍端、中部3 個部位的厚度(除去內殼膜后),計算3 個部位的平均值,即為蛋殼的厚度。
蛋形指數的測定方法:用游標卡尺測量蛋長(最長處)和蛋寬(最寬處),蛋形指數=蛋長/蛋寬。
蛋黃色澤:分離蛋黃后用羅氏比色扇(Roche yolk color fan,RYCF)對蛋黃顏色進行判定色級。羅氏比色扇有15 個等級,從1~15 代表的顏色從淺黃、深黃、橘黃到橘紅,數值越高顏色越深。
蛋白及蛋黃相對重量:將蛋白和蛋黃用蛋黃分離器完全分離,收集完整蛋白、蛋黃稱重并計算。
1.3.3 蛋品質指標檢測
1)抗氧化指標測定。試驗35 d、70 d 每個處理取雞蛋15 枚(3 枚/重復)分離蛋黃,以重復為單位將蛋黃混合,分別用生理鹽水按不同測定指標進行稀釋,3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20 ℃冷凍保存待測。
2)組織蛋白質測定。考馬斯亮蘭法試劑盒測定,原理為蛋白質分子具有-NH3基團,考馬斯亮蘭染料上的陰離子與蛋白-NH3結合,使溶液變成藍色,當蛋白標準液或樣品中加入棕紅色考馬斯亮蘭顯色劑時,測定吸光度,計算蛋白質含量。
3)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的測定。參考黃嘌呤氧化酶-亞硝酸鹽形成法,采用TSOD 試劑盒A001 測定。測定原理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由黃嘌呤及黃嘌呤氧化酶反應系統產生,在顯色劑作用下氧化羥胺形成亞硝酸鹽,呈紫紅色,用可見分光光度計在550 nm 測吸光度。若每毫升反應液中TSOD 抑制率達50%時,對應的SOD 量為1個TSOD 活力單位(U),則以U/mg 蛋白含量來表示蛋黃中的TSOD。
4)丙二醛(MDA)含量的測定。采用參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的MDA 試劑盒測定。測定原理為在532 nm 過氧化脂質降解產物中丙二醛(MDA)可與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縮合形成紅色產物,有最大吸收峰。其中蛋黃MDA 含量單位為nmol/mg 組織蛋白。
1.3.4 蛋黃膽固醇含量的測定 采用國家標準(GB/T 5009.128—2003)方法進行測定。
通過SAS(SAS,2000)軟件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處理間差異用方差分析(ANOVA);多重比較用Duncan 氏法;P<0.05 為差異顯著。
蛋雞生產性能受黃精粉的影響如表3 所示。各試驗組0~35 d 平均日產蛋量(P>0.05)差異不顯著。與對照組相比,試驗35~70 d 和0~70 d 蛋雞日產蛋量均有增加趨勢。35~70 d,添加1.0%、1.5%黃精粉組的日產蛋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和0.5%黃精粉組(P<0.05),0.5%黃精粉組日產蛋量比對照組略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0~70 d,1.0%和1.5%的黃精粉組比對照組和0.5%的黃精粉組的平均日產蛋量顯著提高(P<0.05)。 表明在蛋雞飼料中加入1.0%和1.5%的黃精粉效果更佳,可以提高蛋雞平均日產蛋量。

表3 黃精粉加入飼料中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2.2.1 對常規蛋品質的影響 雞蛋常規品質受黃精粉的影響如表4 所示。各試驗組在蛋形指數、蛋殼厚度、平均蛋黃重、蛋黃色澤及平均蛋白重等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70 d,在飼料中加入黃精粉,雞蛋蛋白含量有增加的趨勢,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2.2.2 對蛋黃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蛋黃抗氧化指標受黃精粉的影響如表5 所示。由表5 可知,在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的黃精粉在試驗35 d和70 d蛋黃MDA含量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飼料中加入黃精粉35 d和70 d對蛋黃TSOD活性均無影響(P>0.05)。

表5 黃精粉對蛋黃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2.2.3 對蛋黃膽固醇濃度的影響 蛋黃膽固醇濃度受黃精粉的影響如表6 所示。從表6 可知,35 d 1.0%黃精粉組蛋黃膽固醇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70 d各試驗組蛋黃膽固醇濃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黃精尤其是黃精多糖,作為藥食兩用中藥材,藥理作用多,可增強免疫、抗氧化、調節血糖、調節血脂等。黃精多糖應用于畜禽生產的報道較少。趙謹[2]研究表明,黃精粗多糖能使雛雞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高,雛雞的生長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維持免疫系統的穩態,主要是通過胸腺、法氏囊、脾臟等免疫器官起到免疫調節功能。李霞輝等[3]研究表明,在飼糧中加入0.4%和0.8%的黃精多糖,能改善種鵪鶉的生產性能,增加蛋黃顏色和哈氏單位,提高孵化性能,提升血清的抗氧化性,可能與黃精的主要成分有關,如黃精多糖、類黃酮類化合物。
蛋殼厚度主要受遺傳因素和鈣、磷代謝的影響,可間接表示蛋殼強度,也是影響蛋殼破損率的重要因素[4],是反映蛋殼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本試驗結果表明,各試驗組的蛋殼厚度差異并不顯著,但試驗70 d,與對照組相比,由于在飼料中加入黃精粉可提高表觀消化率,有益于蛋殼的形成,黃精粉組與對照組相比有增加蛋殼厚度的趨勢,這可能與張堯等[5]對黃芪多糖的研究結果有異曲同工之妙。劉培培等[6]研究發現,植物多糖可使雞蛋的新鮮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隨著地黃多糖添加量的增加,蛋黃的顏色明顯加深。本研究條件與張利娟等[7]的研究結果相符,可能與動物選擇、飼料成分、藥物含量及來源等有關,每個試驗組的蛋黃顏色差異不顯著。
雞蛋中的脂類物質有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等,這些物質容易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的過氧化物會使雞蛋的營養價值下降。多項研究報道,隨著質量濃度的增大黃精多糖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羥基自由基等的清除能力逐漸增強,證明黃精多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機體的抗氧化性[8-11]。王洪芳[12]的研究表明,黃芪多糖的添加,使雞蛋蛋黃SOD 和GSH-PX 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MDA 含量也隨之降低,與本試驗結果基本一致。黃精粉組35 d 和70 d 蛋黃的MDA 含量(P<0.05)顯著降低。其機理可能是黃精粉使血清MDA 含量降低,即進入蛋黃的氧化物減少,自由基生成減少,蛋黃MDA 含量降低。
多項研究顯示,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飲食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然而雞蛋是食品中膽固醇含量較高一種。雞蛋中過高的膽固醇含量成為人們食用雞蛋的最大障礙,為此,不少學者采取了多種方法來降低雞蛋中的膽固醇。本研究表明,在飼料中加入黃精粉,可以使蛋黃中的膽固醇濃度明顯降低,這可能是因為黃精粉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多糖類和黃酮類化合物。
試驗結果表明,在飼料中加入1.0%和1.5%黃精粉能提高蛋雞生產性能;加入1.0%黃精粉能改善雞蛋品質。黃精粉可作為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改善雞蛋品質的綠色添加劑,可為生產優質畜禽產品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