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升,張錚鈺,徐 勇,周 楊,吳蘭鑫,王 真,張紅艷,吳學民
(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農藥研究中心,北京 100193)
阿維菌素別名為阿巴美丁、阿佛菌素、殺蟲素等,是一類具有殺蟲、殺螨、殺線蟲活性的十六元大環內酯化合物,由鏈霉菌發酵產生。其具有很強的胃毒作用和觸殺作用,對昆蟲和螨類均有較好的效果,其中對植物線蟲的活性較高,發展前景十分廣闊[1]。阿維菌素于1976 年被美國默克公司分離提取之后便被深入研究,中國從20 世紀80 年代末也開始研究阿維菌素,應用范圍廣泛,作為一種殺線蟲劑,登記農藥已達82 種[2]。
阿維菌素可以通過影響害蟲的神經生理活動,導致神經膜電位極化阻斷神經傳導以殺滅害蟲[3,4],其對松樹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松樹在中國分布范圍廣泛,是一種重要的林業資源,同時被列為國家戰略儲備樹種。松樹可以在不同環境中生長,對土壤的要求較低,能忍耐較為瘠薄的土地,對水需求小,喜好陽光。松樹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且影響程度較大,因此防治病蟲害并保護松樹具有重要的意義。松樹常見的病蟲害包括松毛蟲、松材線蟲病、松褐天牛、松干蚧殼蟲、松梢螟等,其中松材線蟲病對松樹的危害最大,被稱為松樹的“癌癥”,松樹在感染40 d 左右便會死亡[5-7],其傳播速度極快,對松樹的致死效果極強,并且難以控制[8]。而阿維菌素能夠有效抑制松材線蟲病,具有較強的殺線蟲活性[9]。防治松材線蟲病的方式之一是向樹干打孔注藥,適用于古樹名木以及公園、景區等區域內松樹的重點保護。為了解阿維菌素在松樹樹干中的傳輸過程,需要建立快速、準確檢測其在松樹中殘留的方法。
關于阿維菌素的測定方法以液相色譜法為主,分為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法(HPLCPDA)、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法(HPLC-FLD)、高效液相色譜紫外檢測法(HPLC-UV)、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HPLC-MS/MS)等[10]。
本試驗將圍繞建立一種利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測定松樹木材中阿維菌素殘留量的方法展開,以期為測定阿維菌素的殘留量并保證殘留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DFY-500C 型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液相色譜儀-質譜儀[島津(香港)有限公司];低速臺式大容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HC-2517 型高速離心機(安徽中科中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VORTEX-5 型渦旋混合器(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UMV-2 型多管漩渦混合器(北京優晟聯合科技有限公司);JY2002 型電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JA2003B 型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AUW220D 型電子天平(日本島津制作所);移液槍(德國Eppendorf公司)。
松樹木材樣品;阿維菌素標準品(純度96.6%,上海市農藥研究所有限公司);C18(天津博納艾杰爾科技有限公司);硫酸鎂(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乙腈(色譜純,美國Fisher Chemical 公司);氯化鈉、甲酸(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純凈水(天津娃哈哈宏振飲料有限公司)。
準確稱取阿維菌素標準品0.005 2 g,用乙腈溶解,轉移至50 mL 容量瓶中,并用乙腈定容至刻度線,混合均勻,得到100 mg/L 的標準儲備溶液。向10 mL 容量瓶中準確加入100 mg/L 的阿維菌素標準儲備溶液1.0 mL,并用乙腈稀釋定容至刻度線,混合均勻,得到10 mg/L 的阿維菌素標準工作溶液。
1.3.1 樣品的提取與凈化
1)提取。松樹木材樣品經粉碎機粉碎混勻后備用。準確稱取1.00 g 木屑樣品,加入到50 mL 具塞離心管中,并加入10 mL 乙腈、5 mL 水、3 g 氯化鈉,于渦旋混合器中渦旋振蕩提取阿維菌素5 min,以3 800 r/min 離心5 min。
2)凈化。移取1 mL 提取液置于裝有50 mg C18和100 mg 硫酸鎂的2 mL 離心管中,渦旋振蕩1 min,以10 000 r/min 離心1 min,上層清液(乙腈相)經0.22 μm 有機系濾膜過濾后用液相色譜儀-質譜儀分析,使用外標法定量。
1.3.2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操作條件
1)液相色譜條件。色譜柱為Athena C18-WP 柱(3.0 μm×2.1 mm×50.0 mm),流動相A 為乙腈,流動相B 為0.1%甲酸水溶液,A∶B=8∶2(V/V);流速為0.3 mL/min;進樣量2 μL;柱溫40 ℃;采用等度洗脫。
2)質譜條件。離子化方式為電噴霧離子源,ESI+;加熱塊溫度400 ℃;離子傳輸線溫度200 ℃;離子源溫度300 ℃;加熱氣流速10 L/min;霧化氣流速2 L/min;干燥氣流速10 L/min;駐留時間30 ms;檢測方式為多離子反應監測(MRM);目標化合物質譜參數如表1 所示。

表1 目標化合物質譜參數
1.3.3 方法的線性范圍 為避免基質效應對試驗的影響,采用基質加標配制阿維菌素標準品以及外標法定量的方法。按照“1.3.1”的方法對空白木屑樣品進行提取、凈化,得到空白基質提取液。配制基質標準系列溶液,濃度分別為0.005、0.010、0.100、0.500、1.000 mg/L。采用“1.3.2”中的儀器條件,以橫坐標為濃度、縱坐標為定量離子對的峰面積值,繪制標準曲線方程,計算線性決定系數(R2)。
由于暫無從松樹木材中提取阿維菌素的案例,因此該試驗參考從蔬菜水果中提取阿維菌素所使用的溶劑。根據文獻報道[11-18],甲醇、乙腈、丙酮、乙酸乙酯等常用溶劑均可用于提取阿維菌素,因為松樹與水稻秸稈中均含有油脂,成分類似,且常用乙腈提取水稻秸稈中的阿維菌素,所以本試驗也采用乙腈作為溶劑提取松樹木屑中的阿維菌素。
常用農藥殘留分析凈化劑的選擇以C18、PSA為主,凈化劑的種類與用量通過基質的改變而產生不同的基質效應,影響方法的回收率。該試驗分別使用50 mg PSA,30、50、80 mg C18,25 mg C18 與25 mg PSA,50 mg C18 與50 mg PSA 共6 組作為凈化劑,比較不同凈化劑對回收率的影響,結果表明,6 組回收率在79%~101%,均滿足農作物中農藥殘留試驗準則中的要求。比較凈化劑種類與用量對基質提取液中雜質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基質提取液中雜質對阿維菌素的影響大致相同。比較凈化劑種類與用量對阿維菌素響應值的影響,結果表明,單獨使用C18 作為凈化劑時阿維菌素響應值最大,因此單獨使用C18 作為凈化劑時阿維菌素的檢出限最低,效果最好。基于上述各方面比較考慮,選擇C18作為凈化劑最佳,用量為中間值50 mg。
根據文獻報道[14,19,20],液相色譜流動相的選擇包括乙腈和甲酸水溶液、甲醇-水溶液、乙腈-水溶液等,本試驗采用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作為液相色譜的流動相,不同比例的流動相對阿維菌素的保留時間、峰形、響應值等都有一定的影響,為了提高阿維菌素的電離效率,通過改變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的比例確定最佳色譜條件。結果表明,0.1%甲酸水溶液所占比例越大,阿維菌素的保留時間越長,響應值越大。為保證靈敏度,選擇乙腈∶0.1%甲酸水溶液=8∶2(V/V),若再增大0.1%甲酸水溶液所占比例,響應值會增大,但是阿維菌素的保留時間過長,造成時間的浪費,不符合本試驗的要求。
阿維菌素的基質標準溶液色譜(0.1 mg/L)分布如圖1 所示。由圖1 可知,阿維菌素的色譜峰峰形良好,對稱性高,其他雜質影響較小。阿維菌素的線性方程為y=485 936x+6 347.4(R2=0.997 6),結果表明,阿維菌素濃度在0.005~1.000 mg/L 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圖1 阿維菌素的標準溶液色譜(0.1 mg/L)分布
對空白松樹木材樣品分別進行0.1、1.0、5.0 mg/kg添加回收率的試驗,每個濃度重復5 次,靜置30 min后,其余操作同“1.3.1”并采用基質匹配標樣校正法測定,計算阿維菌素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對標準偏差(RSD),結果見表2。由表2 可知,阿維菌素在松樹木材樣品中3 個水平添加濃度的平均回收率為77%~86%,回收率的相對標準偏差為2.0%~8.0%,方法重現性較好,準確度和精確度均滿足要求。該方法的定量限為最小添加濃度0.1 mg/kg,滿足檢測的要求。

表2 方法平均回收率與相對標準偏差(n=5)
該試驗建立了改進的QuEChERS 前處理方法,并結合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檢測松樹木材中阿維菌素殘留量,采用基質標準溶液外標法定量,該方法樣品前處理快速高效、準確度高、靈敏度高,可以用于檢測松樹木材中阿維菌素的農藥殘留,為監測松樹中阿維菌素的殘留量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保障松樹的健康與人類的安全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