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蓉蓉
摘? 要: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民族團結發展、學生理想信念的確立具有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大學作為人才培養主要陣營,在思政教育體系中滲透融入社會主義經典著作,符合社會發展需要,通過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堅定社會主義旗幟不動搖,運用實事求是、唯物主義價值觀念看待事物、解決問題,實現思想與價值全面提升。基于此,文章就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與大學思政教學體系之間的相互關系、二者融合的實際意義、在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要性以及相關解決策略進行簡要分析,為提高大學生素質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大學思政教學體系;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27-0031-04
閱讀是擴大知識儲備,提升思想高度的重要途徑,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作為國際歷史演變與國家政策發展的有力推手,是思政教育重要財富。高校教師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能辯證分析當前學情,幫助學生樹立精神信仰,引導學生以閱讀著作的方式促進思想道德提升。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思政理念,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提高閱讀經典的動力,促進二者相互融合發展成為這個時期重點討論的話題,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念培育的關鍵。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與大學思政課教學體系的相互關系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人類優秀思想政治觀念和歷史文化結晶,是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和發展的有力依據。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為大學思政課程教學體系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能引導社會主義國家新時代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通過梳理分析閱讀經典理論,掌握各國發展實際矛盾,以此提高學生文學修養,擴充知識面,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強化大學生個人思政理念,增強思政課程教學質量,自覺鑒別并抵御外來思想文化侵略,提高核心素養[1]。大學生作為我國生產發展的中堅力量,思政教育能改變學生思想認知,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創造機會。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對思想政治高度提升,道德品質形成具有重要影響,是確立良好思想價值觀念,開展綜合性實踐的理論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教學體系的意義
(一)提高大學生思想辨別能力,確立社會主義主流觀念
隨著經濟發展與科學技術力量提升,全球信息化趨勢加劇,中外思想、政治、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必然會促進中西方國家思想意識的交織。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觀念的確立十分重要,對我國整體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能幫助學生確立我國主流思想意識,增強思想辨別能力,提高思政道德理念和責任意識,避免外來思潮滲透與侵蝕[2]。大學生思想意識不堅定,容易受到互聯網模棱兩可言論的誤導,最終導致思想意識混亂,形成與我國思想政治觀念相悖的文化意識形態,影響其自身情感心智健康發展。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教學體系,有利于學生認真探討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獲得主旨內容,從馬克思主義理論推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價值觀念,為鞏固思想意識,堅定主流觀念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成為思想政治道德高尚、服務社會發展的優秀青年學生。
(二)全面了解馬克思主義核心,傳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是細致了解社會主義價值觀和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途徑,能為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理念提供有效理論參考。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教學體系研究討論,能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馬克思主義精髓,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與改革提供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實質是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思想,因此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與大學思政教學體系相互融合有利于促進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思想的發展,以馬克思主義經典閱讀模式來鞏固大學生思政建設基礎,有利于引導大學生發揚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意識。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存在的問題
盡管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社會發展與前進力量的支撐,但其內容主要討論社會主義政治思想,具有較強抽象性,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認為馬克思經典著作難度大,學生學習過于吃力,甚至部分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過于理論性和專業性,實用性較低,最終影響學生閱讀積極性與主動性;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談及較少,大部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只停留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表面,即使是思政教師也并非都是馬克思主義專業出身,對馬克思內容理解淺顯,單一的教學模式以及片面化教學內容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深度[3]。大學生除思政課程之外并不會單獨學習馬克思主義內容,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具體實效作用理解不夠透徹,并且大多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容停留在幾句話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價值理解受限,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理念認知與發展。
四、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的必要性
鑒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和大學思政課程教學體系之間的相互關系,轉變教育思想,著重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實質內涵是培養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踐行先進的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僅能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加深政治素養,還能緩解社會發展矛盾,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建設、文化建設、教育建設和經濟建設等。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十分必要。
(一)現代化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需要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思想內涵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發展思政理念存在一致性。高校思政課程體系教學強調人本理念,注重更新思想政治認知,提高改革改造主動性,培養一批有思想、有技能、有理想、有方向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也正是在馬克思經典著作閱讀中能夠體會到的思想觀念[4]。這充分說明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為大學生思想文化建設與發展奠定基礎,保證學生具備正確思想認知,能全心全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化內心思想,強化外來思想鑒別能力,做好政治思想教學保障。
(二)大學教學正確方向的必然保障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在一定程度上能傳播良好的思想政治觀念,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有利于保證大學教學方向的正確性,確保思政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現代化教育精神主旨相適應,為高校大學生政治素養以及道德品質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學校指明教學方向,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思想教育中心。另外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教學體系,為大學思政課程以及學生學習和生活注入先進思想政治血液,是促進學校發展,構建現代化發展氛圍,推動社會主義進步的精神動力。
(三)提升思政教學興趣的源頭所在
大學生受到西方文化意識影響,思政理念確立及發展在無形中受到侵蝕。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呈現出來的思想政治觀點能大大提升學生思想政治高度,促進思政認知,借助《共產黨宣言》《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馬克思主義三個來源和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等著作,深入全面理解內容實質,提升學生思政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思維意識,引導學生為成為愛國愛黨、思想先進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五、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教學體系的實踐途徑
大學思政課程體系是整個教學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強化學生責任意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基礎。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程教學體系具有思政理念充實作用,能讓學生從著作研讀與探析中感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價值觀念,體會與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間的內在聯系,從中汲取正向能量,感悟學習、建設與發展真理。要想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教學體系,離不開學校、政府、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發力。政府以及教育部門應當重點關注,制訂完善的教學策略,在實踐中發揮本質效果。
(一)轉變思想觀念,加大重視程度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是培養馬克思主義政治思想的重要途徑。首先,要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引導與培養,適當開設專業選修課程,讓更多學生能用充足的時間拜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內容,建立“馬克思主義思想讀書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研學欲望。其次,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傳遞代表,及時更新自身思想水平是當前與思政課程融合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要組織多樣化讀書、辯論活動,鼓勵學生就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內容發表自身心得,闡述馬克思主義思想先進性。再次,思想作為行動的先導,除了要優化學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思想,學生思想轉變也占據著重要地位。學生作為思政課程學習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的主體,在二者融合發展過程中改變思想觀念,明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思政課程教學體系現實價值,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課程融合發展主動閱讀并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書中教學原理,深層次理解馬克思主義先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為提高思想高度,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二)重視教學實踐,完善教學體系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課教學體系研究過程中,改變重概念輕實效的現象,注重教學實踐工作開展,從閱讀中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與我國思政教育理論之間的交互性。開展教學實踐工作,制訂完善科學的教學體系,學校各部門應當主動調整教學結構,結合最新發展觀念,合理規劃思政理念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融合力度,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著作內涵與主旨,積極學習[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內容理解的差異性,分層次設置經典教學內容,以潤物細無聲方式將思政教育理念滲透其中,以知識競賽、演講比賽、馬克思主義宣講活動、社區養老院公益活動等實踐探索模式,深入調研二者融合背景之下,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樹立情況,保障學生思想體系不偏離實際,進而深化馬克思主義思想內涵,加深思政文化底蘊。
(三)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多種多樣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與閱讀熱情,加強馬克思主義專業知識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徑。就目前大學思政課程教學體系研究實況而言,相比較單一閱讀模式,多元化、趣味性教學思想更受歡迎,有利于提高學生知識理解能力,在閱讀與學習中領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真切感受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第一,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在思政教育課程體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想要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大學思政教學體系中,就要利用網絡技術,多元化呈現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傳遞出來的精神內容,比如讓學生重溫《共產黨宣言》,也可觀看《建國大業》《開國大典》等視頻資料,引導學生從中找到馬克思主義經典思想,并分析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體系之間的聯系,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第二,豐富教學資源,建立線上教學資源庫。鼓勵學生主動結合網絡教學素材,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和思政教育內容有機聯系,借助多方講解資料,將馬克思主義思想內容專業、難理解的知識進行討論,逐步化解知識難點,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第三,傳道授業解惑是當代教育工作者的職業要求,大學教師應當深化自身思政素養,選擇貼合性較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切感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力,進而提高學生思想高度。
(四)主動聯系實際,提高理解能力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大學思政體系教育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運用正確思想政治觀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多方面踐行馬克思主義思想內涵,鞏固社會主義先進思想地位。因此,教師在融合教學過程中,應當主動聯系社會實際,抓住思政教育和馬克思主義思想運用重點,以教學案例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何能與我國思想政治理念相匹配,又是如何在此環境背景之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引經據典提高學生興趣,調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為更好提高學生理解能力,教師還可以創設經典、精彩教學情境,讓學生根據劇情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讓學生在演繹過程中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內容的理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五)完善考核制度,優化教學評價
考核與評價制度作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和大學思政體系教育的延伸,對二者融合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環境與實際情況,加大思想監督工作,借助信息技術完善考核制度,重點關注思想意識薄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堅定的學生,定期開展考核評價,糾正并鞏固其思想狀態,大力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專注閱讀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內容,深入了解社會主義實質與內涵,提高學生文化修養[5]。此外,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職責,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態,根據其日常表現和思想認知進行評價反饋,多角度提升學生思想高度,引導學生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周瑩.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體系研究——以安陽師范學院為例[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2(06):106-110.
[2] 代硯春,孫美玲. 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探究[J]. 決策探索(中),2021(09):53-54.
[3] 朱萍,鐘霞.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精準考核機制探究——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為例[J]. 哈爾濱學院學報,2020,41(10):128-130.
[4] 林懷藝. 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若干思考[J].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03):84-88.
[5] 王建民,楚莉莉. 關于建設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長效機制的探討——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為例[J]. 法制與社會,2010(04):234+238.
(薦稿人:亞偉,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