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轉
摘? 要: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針對人的自由這一問題進行探究,批判了資產階級,揭示了自由思想的本質、歷史發展等。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研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以及現實意義。文章從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產生背景切入,對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哲學起源、核心、哲學價值展開探究。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哲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27-0193-04
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便是人的探索以及實現自由的整個過程,自由不僅是人類的本質需求,也是終極目標追求。自由是哲學的核心命題,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主要是源于伊壁鳩魯、培根、費爾巴哈等人的自由思想。馬克思先是對“自由是人的本質”做出肯定,接著揭露了資本主義因異化勞動的存在,使自由成為統治階級的特權,并揭示真實自由這一美好理想,提出實現理想的路徑。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顛覆了以往的自由觀念,主要是為無產階級甚至全人類而服務的一種自由思想。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不僅對社會主義建設有著較強的指導作用,促進思想解放,不斷健全法治,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為和諧社會構建提供價值目標。從理論層面加強對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
一、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產生背景
自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主要和人類自由、全面的發展有關。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產生有深刻的社會基礎,即資本主義的壯大以及當時社會背景下存在的社會矛盾[1]。17世紀至19世紀,英法等國家發生資產階級革命,這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會。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工業革命應運而生,機器的使用極大地提升了生產社會化的程度,并推動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使得資本主義積累大量財富。工業革命不僅是生產力、生產技術的一場革命,還與生產關系變革密切相關,在物質豐富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矛盾也十分尖銳。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催動資本主義朝著繁榮的方向前進,但同時也發現,在此歷程中,存在周期性經濟危機。縱觀英國棉紡業的發展歷史,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從繁榮、危機、蕭條到復蘇的一個過程。資本主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主要是由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化之間的矛盾引起的。第一,資本企業生產的組織性質與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第二是資本生產的持續擴張與勞動人民支付能力的小需求之間的矛盾。經濟危機的出現對社會生產力造成了嚴重損害,資本主義無法擺脫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中,產生了資產階級以及無產階級,對資本家而言,其最終目的為利益最大化,在目的的驅動下,使得資本主義采用多種手段,通過加大勞動強度、減少工資、延長勞動時間等,將工人剩余價值掠奪干凈。由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工人只能通過出賣勞動力的方式獲得收入,而工人的勞動本質上為非自愿的勞動。機器的快速發展使得工人逐漸成為機器的附屬,甚至部分工人成為“機器”。在機器生產以及社會大分工下,工人被困在狹窄的工作當中,極大地限制了其自身的興趣發展,由于工人長時間從事機械性的工作,嚴重阻礙人的全面發展。基于這種歷史背景,馬克思對時代進行深刻思考,并凝練形成自由思想。
二、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哲學起源
(一)自由主義傳統
自由主義是一切主義的主義,可以將其看作為資本主義社會意識的根源。雖然不能夠否認自由主義所帶來的危害,但是,從馬克思主義出發來看,自由主義為馬克思自由思想提供了重要基礎。馬克思主義屬于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其本質和自由主義存在較大的不同,不過,早期的馬克思、恩格斯都屬于自由主義者,可以從其思想內容中體現出自由主義傳統,這說明自由主義是馬克思自由思想形成的來源之一,并且為自由思想的創立構建廣闊背景。自由、平等不僅是自由主義重要原則,也是其重要基石,有關“自由”的歐洲傳統概念傳遞一種積極的價值,該價值依附在人面臨現實的不確定性,表示有關思想、行為的歡樂和苦難[2]。在自由主義傳統當中,自由是人的權利。密爾認為傷害原則為自由的基本原則,主要指的是,在人的行為當中,涉及他人的行為,才需要對社會負責,而涉及本人的部分,人具有獨立權利,在不影響他人的行為下,應具有完全自由。在自由主義傳統中,平等和自由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它們是密切相關的。追求平等是為了自由,而想要實現自由則需要以平等作為基礎條件。洛克認為,所有人天生自由,生來平等,應該享有同樣的權利。洛克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馬克思,并反映在馬克思的思想中。
在資本主義條件中,平等自由屬于騙人的假象,主要是因為現實的不平等。因此,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自由不是大多數人的,而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特權,只有消除資產階級的權力,人們才能真正獲得自由。自由主義的核心是個人自由,密爾認為,個人自由不僅指的是思想層面的自由、討論的自由,也是人格的自由。康德認為,個人應該有充分表達自己的自由,他們的意見不應該受到主流和一般意志的壓制。馬克思認為,人類自由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人格。由此可見,自由主義具有社會和政治的視角。社會觀念主要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而政治觀念則強調人與人關系的解放。洛克指出,法律不是要限制人的自由,而是要保護人的自由。在法律的范圍內,人們具有處置人身和財產的自由權,所以自由和法治不能分離。自由主義的聚焦便是個人自由,對于個人財產,個人有自由支配的權利。洛克認為,統治者能夠剝奪人的生命,但不能夠將任何人的財產剝奪掉,自由應是私人占有以及自由支配財產。自由主義的兩個視角對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構建有著極大的意義,也是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來源之一。
(二)人本主義哲學
伯爾基認為,馬克思的人的自由主要包括社會、自然和精神三個維度。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這三個維度實現統一,也是通過哲學對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進行全面闡述。伯爾基指出,在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中,精神解放起著重要作用,并且對其他維度產生一定的影響。這說明,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形成受到人本主義哲學的影響。在過去的觀念中,馬克思主義和人本主義不相融,不過,這里所說的人本主義并不是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而指的是一種哲學思想,即將人的主體性、利益當作起點和歸宿。從本質來講,馬克思和資產階級的人本主義完全不同,并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狀態。康德、黑格爾作為自由主義思想主流,從哲學層面闡述了自由。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源于黑格爾自由思想,黑格爾對自由思想作出巨大貢獻,對馬克思自由思想影響巨大[3]。其一,黑格爾強調自我意識,這是真正理解自由所必需的。其二,黑格爾認為,自由是倫理和個人自由的統一,國家觀念的現實應該被視為個人自由的實現,這也來自理性的國家意志。其三,精神自由,所有人的精神都是自由的,而馬克思也認為,自由應是精神自由,并揭露出資產階級自由精神的虛偽性。其四,黑格爾將自由、必然之間的關系正確敘述了出來。在愛自由觀這一問題上,康德的觀念對馬克思自由思想的形成起積極推動的作用,康德自由觀的核心為“人是目的”,對馬克思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從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當中可以看到康德的影子,這為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礎。
三、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核心
(一)人類本質
馬克思有一個論斷:自由確實是人的本質。但是,人們對這一論斷并沒有牢記,主要是因為,人們總是將自由和資產階級聯系起來。該觀念為青年時期馬克思的觀念,而青年階段的馬克思還未真正擺脫黑格爾自由主義。“自由是人的本質”這一觀念并不是馬克思提出的,但對這一觀點持肯定意見。馬克思主要繼承結論,將重要基礎、前提顛覆了,對方法進行了創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人是現實當中的人,在特定生產關系中,受到一定條件的約束;二是人的自由具有一定的相對性、歷史性特點;三是人的自由是從自身、社會當中解放出來的;四是人的自由是精神以及肉體在內的類本質。類本質是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核心范疇之一,也是人的根本特征。馬克思認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在于是否能自由地做事。如果人不能自由地做事和生活,就會違背人類的本質[4]。人的自由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擁有自己的全部本質,能夠控制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本質是自由,自由主要是人們使用和釋放某種限制的一種生存狀態,也是主體對客體的一種控制。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自由是靈魂。關于人的本質,馬克思主要從人的自由的本質來定義三個“著名”。其一,人的自由狀態是自由和有意識的活動。馬克思認為勞動只是維持肉體生存的一種手段。人的活動都是勞動的,在特定的語境當中,物質生產生活并不是唯物史觀的唯一視角。從本質來講,勞動僅僅是一種表現,而自由才是其真正內涵。其二,馬克思認為,在特定社會關系中,人是受到生產關系約束從事某種活動的人,自由本質上屬于關系范疇。其三,人的需要具有天然必然性,這也是人的本性。
(二)異化勞動
勞動、異化分屬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哲學家的范疇,將其同歸于異化勞動范疇,找到通向人的自由的道路,是馬克思的重大貢獻。馬克思將人的本質、勞動、異化聯系起來。想要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就需要提到盧梭、黑格爾,在他們這里,人的自由、異化有著密切聯系,異化對人的自由起到約束的作用,但也是實現人的自由的一種條件。馬克思在繼承這一傳統的過程中,又將其顛覆。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將異化理論顛覆,對于馬克思提及的勞動,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生活關系中,人從事的生產活動[5]。馬克思認為異化的主體是一個具有類人本質的真人,如果一個個體以反映類人本質的活動為生,而其他個體不再將其視為存在的對象,那么類人本質將與個體分離,成為一個不現實的人。由于異化勞動的存在,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種形式化的自由,相應的答案可以在馬克思關于異化勞動的討論中找到。第一,勞動產品和工人的異化。第二,勞動行為與勞動異化。馬克思將勞動視為一種自愿活動,但在資本主義中,勞動是工人的恥辱,它是強迫勞動。第三,相似的人被疏遠了。在異化勞動中,有意識的活動已經淪為一種生存手段,而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階級生活的客體化,因此人的階級本質成為人異化的本質。第四,人們與其他人疏遠。基于異化勞動的概念,馬克思提出了私有財產的概念,并揭示了人們喪失自由的主要原因是私有財產。想要實現真正的自由,就需要客克服異化勞動,使人真正成為自己、社會、自然的主體,成為自由的人[6]。消除異化與異化發展、革命階級形成等有著密切聯系,在具備這些條件下,真正擺脫人的異化。
(三)共同體
針對共同體,馬克思沒有明確界定,將共同體看作特定條件下人的聯合體較為合適。馬克思認為,想要實現人的自由,就需要將共同體作為其重要基礎。個人的自由無法單獨實現,必須以共同體為基礎來實現。人結成共同體的方式并不是隨意的,主要受到生產力具體發展情況的影響。馬克思研究過部落、真實、虛幻這三種共同體,并且與有關人的發展三個歷史階段一致。部落共同體是根據血緣關系、自然關系形成的,在這個共同體中,人的不自由體現在自然、人的依賴關系、人的不獨立性,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將部落共同體看作個人自由的桎梏[7]。虛幻共同體是相互對立的利益制約的關系,這并不是一個真實的共同體,其主要分為兩階段,一是資本主義共同體,二是奴隸制、封建制共同體。真實共同體是人類理想的一種生活形態,這也是馬克思宣告的共產主義,人的自由發展便是其基本原則,主要是因為它能夠提供真實的空間,因此,馬克思將其當作真實共同體[8]。共產主義與自然主義等同,真正解決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四、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哲學價值
(一)價值指向
馬克思認為,人的自由與社會結構的狀況密切相關,自由人的交往提供了社會結構,使人的自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雖然個體的起點是個體,但也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的個體,這是一種社會結構。馬克思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人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伴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不斷發展,機械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的勞動,雖然推動勞動效率的提升為個人創造自由的時間,但是,由于資本主義利益為上的本質,勢必會充分剝削個人的自由時間,將其用來創造剩余價值。在自由人協會中,自由主要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三種形式。其中,經濟自由意味著資本權力不再存在,個體勞動成為提升自身能力的活動,經濟自由的實現必然導致政治自由。此外,馬克思還非常關注文化自由,這意味著社會成員可以在學校接受教育。社會成員有獨立從事文化活動的自由和表達思想的權利[9]。
(二)時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意義重大,為其提供理論以及實踐指導。當前時代,自由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使得馬克思自由思想的價值越來越凸顯。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能夠幫助我們認清自由的本質、內涵等,并和資本主義自由觀念明確界限。柏林提出了兩種自由概念,而積極自由、消極自由也慢慢成為西方探討自由的主流話語。柏林認為積極自由可能引發極權主義的出現,而消極自由對社會進步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從柏林的自由觀中可以看出,具有較強的意識形態色彩,而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則能夠幫助我們正確理解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之間的差異[10]。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價值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能夠使人們對社會主義自由價值指向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時期,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為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現代化訴求以及現實意義,并且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相應的價值目標以及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全雨小. 馬克思對盧梭自由思想的超越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22.
[2] 金芳妃. 馬克思主義自由思想的哲學價值探討[J]. 黑河學院學報,2022(06):7-9.
[3] 高圣陽.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社會價值分析[J]. 人生與伴侶,2022(19):31-34.
[4] 張傳忠. 馬克思自由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 武漢:湖北大學,2018.
[5] 樸耘正. 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新聞出版自由思想的規范——基于中國化早期探索背景的考察[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06):178-181.
[6] 趙峰.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弗洛姆自由思想研究[D]. 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8.
[7] 宋興林. 馬克思《博士論文》中自由思想的四重向度[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2(09):7-9.
[8] 柯萌. 馬克思自由思想的新起程——對《〈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的考察[J].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2):120-126.
[9] 武德花. 馬克思自由思想的生存論意蘊及其當代追尋[D]. 西安:西北大學,2021.
[10] 袁海琴. 馬克思自由思想的倫理闡釋及其意義[J].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0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