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平

2022年4月16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攜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右)在新加坡總統府舉行記者會。李顯龍在談及人民行動黨發展計劃時稱,“若人民行動黨能贏得下屆大選,就由黃循財擔任總理,這件事已經決定好了”。
8月2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年度國慶講話,重申重啟因新冠疫情耽擱的“交棒”計劃,宣稱越來越多的決策權已經下放到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Lawrence Wong)及其領導的團隊手中。李顯龍的表態讓國際社會開始關注新加坡以“第四次權力交接”為背景的政治走向并聚焦黃循財本人。目前從各方面情況看,黃循財在不久的將來接替李顯龍掌舵新加坡已經基本篤定,那么他是什么背景,他能否帶領新加坡這艘“小船”在風高浪急的時代變遷中駛向富有確定性的未來?
黃循財1972年出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國海南省。與李顯龍不同,黃循財并無政治世家背景,而是在普通家庭里長大。黃的父親為銷售員,母親則是小學老師。與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眾多高層人士不同,黃循財從小就生活在新加坡普通人居住的組屋里,沒有受到過什么“精英教育”,中學階段以前上的都是普通學校。
大學階段,黃循財獲得獎學金遠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攻讀經濟學專業。他之所以選擇麥迪遜分校,是因為那里有他喜歡的兩位音樂人——吉他大師艾瑞克·克萊普頓和吉米·亨德里克斯。平時在父親的熏陶下,黃循財十分喜歡玩吉他。在美國讀書期間,他曾與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彈吉他賣藝。
黃循財有著普通人的感性一面,缺少精英人群的“冷酷”氣質。他曾因愛犬“夏天”過世而悲傷不已,在社交媒體發文哀悼。2020年發表預算演講,他在談到抗疫醫護人員的付出時淚灑國會。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執行副總編輯鄭丁賢早年與黃循財有過交情。鄭丁賢在其報紙專欄里評論道,“黃循財比較低調,懂得什么時候開口,也知道什么時候閉嘴;他不搶功勞爭風頭,而是專注于做好份內工作;他為人和善,有時還有些靦腆,從不會盛氣凌人。”鄭丁賢寫道,“我并不是說他不杰出,而是覺得他并不突出。”
其實,黃循財在各個時期的學業均相當優異。1997年,他獲得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經濟學碩士。2003年,他一邊工作一邊完成了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課程。鄭丁賢所說的“不突出”,更多體現在他的為人處世風格上。
1997年學成歸國后,黃循財開始擔任高級公務員,先后在貿工、財政、能源、衛生等部門工作。他在貿工部負責經濟建模,在衛生部擔任醫療保健總監推動相關改革。2005至2008年,他擔任李顯龍總理兼財長的私人秘書,由于工作得心應手業績突出,深獲總理賞識和信任,從此開始步入政壇高層。
2011年,黃循財首次參加國會選舉,所在的人民行動黨五人團隊精誠合作,取得西海岸集選區的勝利,并獲66.6%的支持率。以此為轉折點,他先后在貿工部、財政部、衛生部、國防部、教育部、國家發展局等至少八個部門擔任領導職務,積累起豐富的從政經驗,成為重點培養對象。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新加坡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嚴峻挑戰,小島國的未來增添了不確定性,黃循財臨危受命,成為抗疫工作組聯合負責人之一。面對復雜多變的疫情,他與抗疫工作組其他成員緊密配合,尊重科學規律,及時部署、更新防疫政策,較好地平衡了抗疫與復工復產的關系,得到絕大多數國民認可和支持。疫情得到有效管控之后,黃循財領導的抗疫工作組發表白皮書,對抗疫過程中暴露出的政策不足進行了反思,體現了其坦率、務實的作風,感動了新加坡民眾,帶動了人民行動黨支持率的穩步回升。
從2004年8月算起,李顯龍擔任新加坡總理已近20年。2016年8月21日,李顯龍在發表國慶演講時差點暈倒,民眾開始為其健康擔心,人民行動黨隨之啟動遴選其繼任者進程。起初,黃循財雖是重點考慮對象之一,但并非排在最前列。2018年11月,曾任李光耀私人秘書的王瑞杰被任命為人民行動黨第一助理秘書長。2019年4月,王瑞杰升任副總理兼財長,確定了其“第四代領導團隊領袖”身份。然而,2020年7月國會選舉,人民行動黨戰績不佳,雖仍保持執政黨地位,但得票率下滑,個別集選區和單選區甚至被反對黨新加坡工人黨拿下,王瑞杰感受到了“人心思變”的壓力。2021年4月8日,王瑞杰以年齡和健康原因宣布不再擔任“第四代領導團隊領袖”,李顯龍表示理解和接受,人民行動黨重新遴選接班人。
2022年4月14日,49歲的黃循財在人民行動黨的內部推選中正式成為李顯龍的接班人。李顯龍通過社交媒體發表聲明說,黃循財獲得“壓倒性支持”,被正式推舉為新加坡執政黨“第四代領導團隊的新領導人”。隨后,黃循財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他不是追逐權力的人,家教讓他勇于做事,并客觀看待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將竭盡所能,與“第四代領導團隊”一起,努力贏得選民的信任與委托。
面對新加坡的戰略目標,黃循財敢于“守正創新”。2015年,在新加坡建國50周年時,黃循財主張把執政黨的各種努力目標鎖定于2040年。他解釋說,這樣可以更多吸引年輕人,獲得他們的大力支持,并且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
2022年4月剛被確認為接班人之后,黃循財利用“五一勞動節”集會的契機,拋出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的執政理念,即,“建立更加公平、綠色、包容的社會”。為此,他提出“前進新加坡”(Forward Singapore)的口號。其實,這是出自新加坡國旗上的一句馬來文,也是新加坡國歌的名稱。面對紛繁復雜的地區和全球性新挑戰,黃循財重提這一口號,意在傳承和光大由已故總理李光耀創立的新加坡建國精神,進一步凝聚全民共識,推動全民參與,共促新加坡繼續向前。
對于中美關系和美國針對中國實施的競爭戰略,黃循財有他自己的眼光和看法。他認為,美國的極端競爭政策“將把人類引上一條對全球經濟來說意味著災難的道路”,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限制或許能夠在某個階段某種程度上減緩中國獲得高科技能力的速度,但不可能永遠壓制住中國。
從黃循財對新加坡內政與外交的初步構想來看,他擁有一定的戰略眼光,正在進一步展現對未來局勢的前瞻性和把握度。
2022年11月6日,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第37屆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互選(注:人民行動黨的總書記由總理擔任,總理負責挑選黨干,并最終決定誰可以在兩年一屆的黨干大會上成為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候選人。按照人民行動黨的章程,中執委由18人組成,大多數成員都是政府的內閣部長。中執委提名八個人選,剩余的十人由黨干大會提名)結果出爐,領軍“第四代領導團隊”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出任新設的副秘書長黨職,這進一步鞏固了他作為李顯龍總理接班人的地位。同時,兩名助理秘書長分別由原第二助理秘書長、教育部長陳振聲和原組織秘書、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擔任。這一人事布局奠定了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的“三駕馬車”模式。
未來的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將面臨國內和國際上的不少挑戰。在國內層面,主要是人口老齡化、高通脹,以及人們對國會結構多元化需求的不斷增長等問題;在國際層面,主要是中美關系惡化、經濟全球化勢頭減弱且分裂因素增多、地緣政治沖突、氣候變化等挑戰。

2023年4月14日,游客在新加坡魚尾獅公園合影留念。官方統計顯示,新加坡經濟正從新冠疫情中復蘇,以美元計算,2023年上半年名義GDP折合2114.47億美元,同比增長7.9%。
但對于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而言,最大的挑戰可能還是來自人民行動黨內部。人民行動黨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建國以來就一直在新執政,“執政疲勞”“執政傲慢”“執政懈怠”的問題已經涌現。近來,人民行動黨政治人物接連曝出丑聞——交通部長易華仁涉嫌貪污遭調查,這樣層級的官員犯事在新加坡是40年來首次;國會議長陳川仁與同屬人民行動黨的國會議員鐘麗慧發生婚外情,雙雙辭職并退黨,給新加坡政壇投下“震撼彈”。如何讓人民行動黨適變常新,獲得更多人民信任,則是黃循財及其團隊所要思考的核心問題。
面對民意支持率不斷增長的反對派勢力,黃循財領導的“第四代領導團隊”能否在未來選舉中“穩贏”,持續帶領新加坡前進,不僅考驗著黃循財及其團隊的智慧和能力,而且還需要整個執政黨對“時”與“勢”的主動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