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杰,陸聆韻,鄭 嵐,沈崢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 200025)
腹腔間隔室綜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一種由于腹腔內炎癥、滲出,胃腸脹氣,麻痹性腸擴張,腹腔積液等原因導致腹腔內壓力病理性升高,進而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乃至死亡的臨床綜合征[1-2]。有研究發現,重癥監護室內ACS的發生率為8.2%,其死亡率為46%[3]。而當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呼吸系統嚴重受累時,合并ACS引起膈肌上抬壓迫胸腔加劇循環障礙,進一步使患者死亡率增加。目前ACS多采取胃腸減壓、鎮靜,腎臟替代療法[4-6]及剖腹手術治療[7-9]。但非手術治療僅適合早期,而剖腹手術并不降低患者病死率,且存在手術時機難以把握,液體流失及術后并發癥管理問題[10]。筆者采用針藥結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并腹腔間隔室綜合征1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患者,男,62歲,2022年4月26日初診。主訴:新冠核酸篩選陽性10 d。入院后,患者腹痛腹瀉>10次/d,大便如水樣,伴惡心嘔吐,予以抗感染、止吐止瀉等對癥治療。2022年5月2日患者訴腹痛、腹脹加重,肛門無排氣排便。腹部CT示:腸梗阻、腹腔積液;乙狀結腸及直腸兩段腸管壁不均勻增厚,其近段腸管擴張、梗阻。請普外科會診后有急診手術指征,即在全麻下行乙狀結腸節段性切除+腸道減壓+小腸漿膜修補+結腸造口術。術后予以亞胺培南西司他汀鈉、替加環素及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抗感染治療10 d。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計數19×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92.3%,C反應蛋白125 mg/L。胸部CT示:兩肺下葉多發磨玻璃影,兩肺胸腔積液。腹部CT示:腹腔積液,腸壁水腫。外科考慮復雜性腹腔感染仍未控制,且患者腸道動力差,腸壁炎癥,腸內容物過多,予胃復安、莫沙必利等治療以增加患者胃腸動力,無明顯好轉。既往病史:結腸炎病史10余年,未予規范治療??滔掳Y見:患者口插管輔助通氣,麻醉鎮靜中,無發熱,腹部膨隆如鼓,無排氣,造口排便量少。舌診無法配合,脈沉細。西醫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腹腔間隔室綜合征。中醫診斷:疫?。穸痉阜巫C);腸結(脾虛氣滯證)。治法:益氣扶正,通腑泄濁。針刺治療具體操作:采用1.5寸(0.25 mm×40 mm)一次性不銹鋼鋼針操作,取患者雙側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曲池、三陰交、陰陵泉、豐隆、太沖、合谷,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均直刺32~35 mm,得氣即可,手法均為提插配合捻轉補瀉法。1次/d,留針30 min,期間每10 min行針1次。西醫治療:予鼻飼枸櫞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其余抗感染治療同前。
2診:2022年5月17日,患者腹部膨隆較前稍好轉,有少量排氣,近日造口排便量約100~200 mL/d。舌紅苔薄,脈沉弦。辨證:脾虛氣滯證。治法:益氣扶正,通腑泄濁?;颊唛_放腸內營養,故予中藥內服。方選獨參湯化裁,處方:人參30 g,玄明粉50 g。3劑,1劑/d,水濃煎取汁100 mL,1次/2 h,分5次緩慢鼻飼。針刺治療同前。
3診:2022年5月20日,患者用藥后造口排氣、排便逐漸增多,約1 000 mL/d。舌紅苔薄,脈沉細。予上方中玄明粉減至30 g。4劑,煎服法同前。針刺治療同前。
4診:2022年5月22日,患者腹部觸之已軟,造口排氣增多,排便量>1 000 mL/d。舌紅,苔薄白,脈沉細。超聲檢查提示腸內容物明顯減少,腸壁水腫明顯減輕。辨證:脾虛氣滯證。治法:益氣健脾,消積導滯。方選舉元煎合小承氣湯化裁,處方:人參60 g,黃芪60 g,炒白術30 g,枳實30 g,厚樸30 g,制大黃15 g。5劑,煎服法同前。針刺治療同前。
5診:2022年5月27日,患者神清,精神可,能自主咳痰,量少,腹部平軟,造口排氣正常,排便量500~800 mL/d,胸部CT示肺內炎癥明顯吸收。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胃腸道動力已逐步恢復,癥狀明顯改善,核酸轉陰后出院。
2.1 病因病機分析 腹腔間隔室綜合征屬于中醫“腸結”“痞滿”的范疇,其病因與素有脾胃不足相關。《證治匯補》謂本病“必是脾胃受虧,濁氣挾痰,不能運化為患”。本例患者在手術后進一步造成正氣虛損,又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至肺失肅降。如《癥因脈治·大便秘結論》所言:“若元氣不足,肺氣不能下達,則大腸不得傳道之令,而大便亦結矣?!北纠颊咛搶崐A雜,本虛標實,在脾虛基礎上復感疫毒,肺移熱搏結腸道,以至虛、毒、瘀互結。雖經手術解除病灶,但仍腸腑痞結,腹堅如鼓。
2.2 辨證施治思路 初診時患者術后10 d腸腑瘀濁內蘊,阻遏氣機,但由于禁食,故只施針刺治療以調暢氣機,升降宣通。由于患者腹部有傷口及引流管,施術部位以四肢為主。《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載:“合治六腑?!惫嗜∈肿汴柮鹘浐涎ㄇ?、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益氣通腑,三陰交、陰陵泉、豐隆健脾泄濁,合谷、太沖行氣開郁。2診時患者造口有少量排便,此時可于少量腸內營養,給予大劑量人參與玄明粉頻服。人參益氣通陽助運;玄明粉軟堅散結,蕩滌腸胃。兩藥配伍能使積滯腸道多日的污濁之邪排泄出去。服用至第3天時,患者排氣和大便明顯增多,腸壁水腫也有所減輕,證實腑氣漸通。3診時患者每日排便量增多,將芒硝減量,繼續觀察。4診時患者排氣排便均已通暢,內滯已消而元氣尚虛,故將方藥調整為顧護脾胃之氣為主,以舉元煎合小承氣湯化裁。方中人參、黃芪、白術益氣升陽;厚樸、枳實下氣除滿;制大黃瀉熱去實;厚樸入大腸,枳實入小腸。兩藥一升一降,調暢氣機,恢復其自身腸道功能。
本病病機為虛實夾雜,脾虛失運為其本,加之術后元氣大傷,推動無力,腑氣不通。中藥處方中人參益氣通陽助運。玄明粉清熱解毒、軟堅潤燥,使腸壁中的水分進入腸中,蕩腸中之宿垢。在本例患者中選擇芒硝,而非大黃的原因是大黃主下氣去實,但對于減輕腸道黏膜水腫和蕩滌腸道積糞的作用比芒硝稍差,所以選用人參加芒硝通腑泄下,在用量上以效為度。人有胃氣則生,而胃氣以通為順,所以患者用藥后腑氣得通,大量排便,成為患者病情能夠好轉的一個關鍵點。此后的治療針對患者的宿疾,將重點放在了升發脾陽、扶正健中上,以人參、黃芪、白術補脾陽升清氣,同時以厚樸、枳實、大黃下氣祛濁,攻補兼施、升降協調,使其腸道功能得以恢復。
2.3 結語 腹腔間隔室綜合征是導致多臟器功能障礙的重要誘因。本例患者在手術應激狀態下激活了炎癥細胞,導致出現供氧障礙,腸道黏膜血流減少,使腸道組織充血水腫,進而損傷腸道黏膜屏障功能,使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后加重病情[11-14]。由于腹腔壓力升高直接造成胸腔壓力增加,呼吸運動受限制,呼吸道內壓力升高,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致使肺功能下降后。上述變化加劇了患者的氧分壓下降及二氧化碳潴留[15-16],因此必須積極聯合中西醫治療,讓腹腔內壓力快速降低。
綜上,本案治療時因病制宜,采用中醫內外治法配合運用,取得明顯療效。處方兼顧消積導滯法并顧護中焦脾胃之氣,扶正藥物人參可改善全身免疫功能的作用不容小覷[17-18],但用量須足。中西醫相互融合,各取所長,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優勢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