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香啊!”中午時分,房間里彌漫著誘人的香味。我放下手頭的筆,循著香味,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廚房。
原來是媽媽在做我最愛吃的酸辣土豆絲。媽媽做的酸辣土豆絲香味誘人、爽脆開胃、好吃解饞。每次飯桌上有了這道菜,我都會忍不住多吃一大碗米飯。
看著色香味俱全的土豆絲,我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大聲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學做菜!”“真的?”“千真萬確。”“那我們從簡單的炒雞蛋做起吧!”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這么簡單的菜,一定難不倒我。我利索地從冰箱里取出雞蛋,自信滿滿地想秀一把廚藝。
但出師不利,或許是我太過毛手毛腳了,沿著碗邊磕蛋的時候就一不小心磕到了手。我疼得叫了一聲,隨后條件反射地丟了雞蛋,蛋黃蛋清灑了一地,這下可有得忙活了。我心里犯嘀咕,這不自找苦吃嘛,我干脆撂了挑子,不干了!
媽媽見我罷工,沒有絲毫意外,她笑瞇瞇地看著我。我本以為她會笑話我,或者將我數落一頓。沒想到媽媽說:“很多事情都是看著簡單,做起來難。剛開始的這些小困難,都是對你做菜的考驗,看你有沒有信心克服它們。我們不做逃兵哦!”
在媽媽的安慰和開導下,我心中的不快瞬間一掃而空,反而還更有斗志了呢,我一定要成功完成炒雞蛋!要是我學會了做菜,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能減輕媽媽的家務負擔,做她的好幫手,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于是,我耐下心來,重新取出雞蛋,小心翼翼地沿著碗邊磕出一條縫隙,雙手剝開蛋殼,將蛋液倒入碗中。接著,我在碗中撒上一點點食鹽,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反復攪拌蛋液。隨后,我打開火,放上平底鍋,倒上食油,等油溫上來后,再把雞蛋液倒入鐵鍋里翻炒起來。在嗞啦啦的聲音中,雞蛋液逐漸凝固,泛起了好看的油潤光澤。媽媽示意我控制好火候,幫我撒進蔥花,炒雞蛋就順利出鍋啦!
炒雞蛋是一道簡單的家常菜,但這道再普通不過的菜,卻讓爸爸媽媽滿心歡喜,他們你一筷我一筷,吃得贊不絕口。我表面矜持,像是耐住了爸爸媽媽的夸贊,心里卻是高興得想起飛。
飯后,我不禁想到,要是我半途而廢,放棄了這次做菜的機會,就不會有這么可口的炒雞蛋出爐,也不會讓父母感到欣慰。盡管做飯的過程不是很順利,但當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換個角度樂觀地去面對,問題往往會迎刃而解,自己也能獲得寶貴的成長。
點評:
成長是什么?成長是從一次次垂頭喪氣中重拾信心,是在每一個困難面前鼓足勇氣、勇敢開始,是通力做成一件事情之后復盤總結,從而獲得長足的進步。在炒雞蛋這件小事中,作者從最開始的信心滿滿,到遇到小挫折后的垂頭喪氣,再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順利完成,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作者心性的磨煉和對成長的思考,也感受到了這一家人濃濃的溫情。
李清怡:浙江省新昌縣南瑞實驗學校六年級(7)班學生
指導老師:張炎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