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尚東 付彩霞
(河北農業大學,河北保定 071000)
聯盟要以共同發展為目標,以資源共享為手段,從基礎建設轉向內涵發展,瞄準自身優勢、劣勢,開展高校間資源共享、共建、共同發展。隨著國家對高校教學科研活動資金投入的增加,高校資產配置的數量也逐年遞增,出現了資產重復建設、重復購置等問題。大型儀器設備在高校資產中占有重要地位,推行共享使用能有效彌補大型儀器設備資源缺乏以及使用上的不足,解決設備資源閑置或因重復建設而造成的浪費等問題。為有效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以及《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和大型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的要求,各地高校已陸續推行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的工作。多年來,經過不懈努力,已經初見成效,但同時問題也逐漸顯現。各地高校如何結合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地尋找合理化資源配置、提升使用效率,是需要長期努力并為之奮斗的工作。
各高校推行共享體系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4 個方面。
政府無償撥款為高校公益辦學,使得高校教師沒有成本概念,對資產產權概念理解陳舊。在實際使用方面,普遍存在“誰買誰用、誰用誰管”的思想,重占有、輕使用,缺乏公共服務的意識。在學校管理方面,受到歸口管理的限制,主要是由二級學院、教學科研或課題組管理使用,管理者認為自購設備開放共享后,會涉及耗材、維修、專業人員配備、縮短使用壽命等問題,為了保障本部門教學、科研使用,對設備開放共享的積極性不高。同時,儀器設備的信息公開不充分。高校的大型儀器設備種類多、數量大、放置地點分散,儀器設備的各類性能及使用信息都保留在二級部門,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信息溝通不暢,導致部分設備存在重復購置、閑置浪費,嚴重影響了設備共享的效果。
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從采購流程環節看,由二級單位、學院或實驗室、課題組提出采購需求,直接進行招標,缺乏頂層管理和整體規劃,進而導致大型儀器設備重復購置、低水平購置現象的發生。從設備管理使用環節看,缺乏建立“?!骸n題組”的層級管理,缺乏全流程追蹤管理。從完善制度方面看,沒有及時制定符合國家、省市共享新政策的細化制度。此外,在績效考評方面也存在空白缺位的現狀。
缺乏有償使用管理機制。國家政策制度自上而下推動資產共享,部分高校也先后開展此項工作。但推行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也僅限于校內科研教學部門之間。只有解決耗材使用、成本測算、人員及收費標準等問題才能打破發展瓶頸。因此,缺乏操作性強的有償使用管理機制,嚴重阻礙了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共享工作。
缺乏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各高校在資產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停留于對資產登記、報廢及處置等方面的管理,缺乏對設備選購至報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既要對資產形成過程進行監督,如申購、招標、采購等,也要對資產使用直至資產報廢處置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理[1]。因此,實現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只有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做到資金流向合理分配,實現各部門間信息溝通順暢,避免閑置,實現大型儀器設備科學化、有效化共享。
缺乏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建設缺乏配套的設備使用效益考評體系,缺少共享平臺年度自評報告,不了解考評期內的組織管理情況、服務效果、運行狀態等綜合評審情況。還有一些高校未對共享設備的使用方向、日常管理、年度使用效益、服務水平、設備貢獻度、使用滿意度等進行考評和綜合評價。
近年來,資產共享,尤其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已在部分院校逐步開展,但共享平臺建設仍未普及,形成共享意愿高但實際參與度低的現狀,很多高校仍在延續人工統計、手動匯總的方式,由于數字化程度低,無法實現數據實時更新、查閱、匯總上報,造成效率低、出錯率高,共享效果無法達到預期[2],極大地限制了廣泛推行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工作的展開。
專業實驗人員充足、素質高是高效利用大型儀器設備的基礎。近些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部分高校的儀器設備已經是國際先進水平,但專業實驗隊伍卻停滯不前,人員結構老化,甚至普遍出現“一人多機”的現象。隨著高新技術設備的不斷涌入、引進,缺乏對實驗人員的在崗培訓,導致實驗技術團隊整體能力下滑,間接推高運維成本,降低了教學科研成果的產出率,從而影響了大型儀器設備共享[3-4]。
聚焦開放共享工作實施后顯現的問題,河北農業大學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共享實效,結合兄弟院校多年來的建設和管理經驗,著力推進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能的提升。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校大型儀器設備數量、種類越來越多,價值規模越來越大,高精尖設備不斷涌現[5-6]。河北農業大學大型設備購置數量和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截至2022 年,10 萬以上大型儀器設備總計1044臺,價值3.27 億元;30 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總計232臺,價值1.41 億元,占大型儀器設備總金額的43%。近3 年以來,30 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購置金額年均增長率達30.8%。大型設備購置數量的快速增加使我們對如何“買—管—用—評”好大型儀器設備加深了思考,開放共享成為提升儀器設備使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學校成立共享管理委員會,下設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使用管理辦公室,負責統籌并指導開放共享工作,研究解決開放共享的重大問題,審定收費標準,監督、檢查、評價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使用情況。管理辦公室設在國資處,負責起草學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使用管理辦法和具體實施制度,組建學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網絡系統并定期升級維護,受理相關基金項目的申報,組織大型儀器設備年度管理和使用效益評價。為了將共享理念貫穿設備管理全流程,出臺了相關配套管理制度,用制度為開放共享保駕護航,包括《河北農業大學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管理辦法》《河北農業大學儀器設備、器材損壞、丟失賠償辦法》《河北農業大學購置大型儀器設備可行性論證辦法》《河北農業大學儀器設備管理辦法》等。
2019 年河北農業大學響應國家、省、市關于開展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工作的相關政策,出臺了管理辦法。將原值在 30 萬元人民幣以上、近10 年內啟用的功能比較齊全、運行良好的儀器設備,以及原值在30 萬元人民幣以下,但性能指標達到國內現有裝備的先進水平或具有特殊功能且通用性較強的設備納入共享管理范圍。
建立了學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通過信息化技術集約管理校內大型儀器設備。截至2022 年底,全校98 臺(套)儀器設備納入共享平臺網絡系統。平臺分為兩個層次:校級、院級。校級平臺以配置基礎、通用設備為主,可多學科共用的大型儀器設備優先納入校級平臺。院級平臺主要負責配置本單位(部門)內具有共性需求的專業通用設備,納入設備由各單位自定。校、院兩級平臺共同完善平臺信息,通過平臺實現儀器設備開放、預約、服務、監督、評價等功能,對平臺內儀器設備進行監測和統計。為實現設備共享提供堅實基礎,成為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的原動力。
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是一個需要持續推進的課題,要求校內外各單位(部門)相互協作,規避重復購買、閑置浪費的問題,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過硬技術的實驗技術團隊,從根本上提升綜合效益。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和建議。
定期召開大型儀器共享宣講會,從國家政策方針到有償使用和補償機制,自上而下、自外而內地營造資產共享氛圍。讓管理人員從根本上轉變“誰買誰用、誰用誰管”的思想,認識到共享能給科研帶來的經濟效益,有效改善“買得起、用不起”或者“用得起、修不起”的現象[7]。及時傳遞資源共享優勢信息,讓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充分調動實驗技術人員共享的積極性、主動性。
制定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使用管理辦法、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績效及考核評價管理辦法等。督促二級部門制定儀器設備共享實施細則,細化收費標準、考核辦法等具體規定。
建立校內大型儀器共享平臺,掌握大型儀器設備論、購、管、用、評等各環節信息,構建全生命周期視角下的共享體系。對接學校資產管理系統,關聯大型儀器設備坐落、性能等信息,同時對資產管理系統中的大型儀器用途、功能、使用狀態等信息進行補充,相輔相成,便于校內師生或校外單位查詢預約。
細化管理層級,構建“學?!獙W院—領用人”三級共享管理體系,明確責任,壓實、細化管理流程,達到強化功能、硬化能力、實化績效、優化服務的管理要求,成為推動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的動力。在學校方面,主要對儀器設備進行歸口管理,掌握全校儀器設備共享的所有數據變化,統一規劃、協調使用、全程監管。在學院方面,由分管負責人和資產管理員組成二級管理小組,主要負責本單位管理的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做好每臺設備的效益評價和共享收益記錄等。定期對共享設備的使用情況和數據統計進行報送。在領用人方面,要配合開展共享及績效考核評價等工作,對設備使用提供業務指導。三級共享管理體系可有效構建自上而下、各盡其責、協同互動的共享管理新格局。
實驗操作人員專業隊伍的水平直接影響大型設備共享使用效益的發揮。要注重人員隊伍的業務培訓,及時掌握最新技術,優化隊伍的技術水平,最終實現專人專崗的大型儀器設備管理,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同時要構建完善的、符合實驗技術人員實際需求的培養發展體系,不斷優化實驗技術人員職業發展的平臺與通道,增強隊伍的歸屬感、忠誠度和進取心,充分地激發共享活力、釋放共享潛能。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全面實現開放共享是一項既符合國家、省市政策,又能有效推動京津冀高校聯盟發展建設的重要舉措。不斷完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體系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河北農業大學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更新指導政策,創新工作方式,緊跟信息化平臺建設要求,積極推進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提升共享效益,堅持以市場化為指導,推進資產管理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