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兵
(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閔行支隊,上海 201103)
大規模的火災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消防管理一直是我國社會管理以及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家庭安全防范的重點內容,但在管理中難免會存在百密一疏的情況,造成火災。為了降低火災損失,需要消防滅火救援工作及時開展,搶救人員生命和財產。但滅火救援工作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救援行動開展受到限制,甚至會威脅滅火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針對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對消防滅火救援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保證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效率。
通過對以往消防滅火救援行動的開展經驗總結和各大火災救援檔案分析,滅火救援行動中存在諸多的危險因素影響救援活動的開展和火情管理。將這些危險因素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部分,任何一種因素處理不當都會影響救援效果。
(1)火場環境溫度高。火場燃燒中會短時間內產生高溫。在周圍物體大量燃燒的情況下,火焰的溫度會快速提升,通過熱輻射的方式擴大燃燒范圍,對救援人員也會造成嚴重的傷害。火災現場中的易燃性液體、木炭以及金屬等在燃燒和爆炸的影響下會散落在火場的各個角落。消防人員在進入火場救援的過程中,如果碰到這些易燃物品,很容易造成燒傷。雖然消防人員會穿著防護服,但是長時間燃燒產生的火焰溫度,最高可以達到1000℃以上[1]。即使穿戴防護器具,在長時間的高溫環境下也容易造成燙傷或者呼吸道灼傷,嚴重情況下會危及生命。
(2)火場會產生大量煙霧。火災現場在物質燃燒后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影響現場的可見度,如果大量吸入濃煙還會導致火場受困人員出現呼吸困難,影響火場滅火救援效果。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火場后,煙霧對其視線產生遮擋,影響消防人員對火情的判斷,無法及時制定救援計劃。大量的研究發現,在火場煙霧的影響下,可見范圍一般只有30cm 左右,影響消防人員的搶救效率。同時火場煙霧的溫度高,隨著煙霧的傳播,內部人員也會發生燙傷。此外,火場中部分物體燃燒后會生成有毒有害物質,如果吸入口鼻,極容易引發中毒。而且煙霧中大顆粒物質進入呼吸道容易堵塞呼吸道引發窒息。大量高溫煙霧的擴散會導致部分未完全燃燒的物質發生爆炸風險,形成嚴重的火災隱患。
(3)火場存在易燃易爆品。部分火情比較特殊,內部或者周邊存在易燃易爆品,救援難度大。比如化工廠火災,化工廠的生產車間以及倉庫中堆放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大部分都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質。一旦發生火災,這些物質猶如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受熱輻射或者飛濺火星的影響發生爆炸,威脅著滅火救援人員以及受困人員的安全。此外,化學物品大部分都含有有毒物質,在爆炸的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大量的毒氣,或者使有毒物質滲透到周圍的水源,影響周圍居民身體健康[2]。
(4)觸發電源。室內火災現場大部分都會存在帶電物品和線路,這些物品都屬于火場的高危物品,不僅會助長火勢的燃燒,而且存在漏電的風險。如果大火將線路外部的絕緣部分燒毀,而內部金屬絲仍然接電的情況下,消防救援過程中,很容易因為觸電發生危險。人一旦發生觸電很難進行自救,而且火災現場環境復雜,煙霧濃重,救援人員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尋找著火點以及受困人員身上,難以留意電路情況。一旦忘記關閉電路總閘,在救援中很容易發生觸電傷亡的事故。
(5)建筑物坍塌。建筑內一旦出現火情,內部的可燃物質會在短時間內快速燃燒,非易燃物也會在高溫和火勢的攻擊下發生燃燒。在高達千度以上溫度的炙烤和火苗的攻擊下,房屋建筑的鋼骨架以及磚、混凝土發生變形和損毀,引發建筑的坍塌。火場內人員會隨著建筑物的坍塌被砸傷和掩埋,帶來嚴重的傷亡。消防員在進入火場滅火時雖然會對環境溫度進行評估,但是如果火勢比較大、火情擴展迅速,仍然可能會出現難以預計的坍塌問題。因此,消防滅火救援中坍塌也是影響救援、造成傷亡的重要影響因素。
(1)火災救援現場的管理不科學。火災滅火救援行動需要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為滅火救援工作提供指導,促進滅火救援工作的有效落實。但從當前的滅火救援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在制度落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部分部門對救援管理工作重視度不足,形式化嚴重,不利于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無法通過科學的指揮和調度開展滅火救援搶險活動[3]。
首先,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的安全管理缺乏系統的培訓制度,影響消防救援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救援中的安全意識不足,特別是剛進入消防隊伍的人員,由于缺乏經驗、理論知識不扎實,在面對復雜的火情時,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自我防護,形成更大的風險隱患。其次,滅火救援行動的工作總結不充分,不注重經驗積累,影響工作開展效率,導致同樣的問題反復發生,加大火災的安全隱患。最后,安全事故管理能力不足。在消防演練中,過于注重對消防戰術的培養,對火場判斷能力以及隱患分析能力培養的重視度不足。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火場后無法及時識別和判斷危險因素,影響救援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個人傷亡。
(2)救援人員存在激進思想。消防救援隊伍是人民的保護神,也是火災的克星。因此,在大部分群眾心中消防救援人員是無所不能的。同時從消防救援人員自身來說,在進入消防救援機構后,無論是思想教育還是日常訓練都將大義作為首要原則,將保護國家財產、公民的安全放在首位,個人安危則拋諸腦后[4]。在這種英雄主義思想下,會使救援人員在進入火場一心開展滅火救援工作時,缺乏個人安危意識。而消防人員是滅火救援的主體,只有保住個人的安全才能夠救助更多的人員。因此,在滅火救援中更容易出現激進的問題。
(3)受困人員配合度不高。在危險環境中,受困人員面臨著恐慌、焦慮和絕望等情緒沖擊,難以保持冷靜和理性。他們可能因為害怕或自身困境感到無助,導致其配合救援行動的能力受到影響。另外,溝通問題也可能導致受困人員配合度不高,可能存在語言不通、交流方式不恰當等問題,使得受困人員與救援人員之間難以有效溝通。若救援人員不能及時向受困人員傳遞信息和指令,受困人員就無法清楚地了解救援進展和如何配合救援行動,導致救援困難。此外,心理障礙也可能成為受困人員配合度不高的原因。例如,受困人員可能患有恐高癥或封閉空間恐懼癥等心理障礙,使他們在救援行動中表現出抵觸情緒或情緒失控,從而影響配合度。受困人員可能缺乏自救能力,不清楚如何配合救援行動,缺乏基本的自救知識和技能,他們可能會采取不當的行動,導致救援行動的困難和延遲。
(1)做好火場的爆炸預防工作。火場爆燃問題具有隨機性,不同的火場情況與環境,爆燃發生的概率不同。消防員在進入火場前,要先結合火場情況做出精準的判斷。火場爆燃的主要原因為燃燒物燃燒不完全,在救援任務開展中,先檢查內部的燃燒情況。通過專業儀器設備檢測火場密閉空間的燃燒溫度和空氣流通情況,并及時破拆密閉空間,避免密封空間大幅度升溫引發爆燃。密閉空間的破拆不得直接采用大面積破拆的方式,需要先進行小孔洞破拆實驗,并通過小孔向內部噴水,對密閉空間進行降溫。然后再逐漸擴大密閉空間孔洞的破壞范圍,完全完成破拆工作后,再繼續救援活動。對火場環境和情況進行有效控制,保證救援工作開展的細致性,降低火場發生爆燃的概率,提升火場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2)及時切斷現場電路。消防救援人員在滅火救援行動中,進入火場前先切斷火災現場的電源總閥,防止在救援中造成電流風險隱患,避免受困人員以及消防救援人員在火場內出現觸電風險。火場中的電路環境復雜,消防人員可以先尋求專業的電工提供幫助,保證火場內不會存在電路隱患。如果由于特殊原因無法及時切斷電源,消防人員需要攜帶絕緣裝備,并穿著均壓服。消防救援人員所使用的噴水槍以及各種裝備等都要安裝金屬接地線,保證水槍設備口徑和參數的科學性,采用遠距離的拋線噴射方式。一旦出現線路脫落,要及時在線路周圍劃定警戒線,組織人員快速撤離,避免誤入造成觸電風險。
(3)加強火場的高溫救援控制。在長時間的燃燒下,火場中的溫度會持續升高,在高溫輻射下消防員以及受困人員容易發生灼傷或者燙傷等問題。因此,要避免與內部物體的接觸,并對產生障礙的高溫物體進行妥善處理,先降溫再移動。高層建筑的火災需要關注高溫環境下建筑材料的變形、坍塌問題。消防人員進入現場后,要先對現場溫度進行測試,確定是否會存在建筑坍塌的問題。確定安全后,及時對建筑周圍進行降溫處理,并結合具體的溫度情況選擇合理的救援方式。如果鋼結構建筑在高溫燃燒下出現鋼水,要及時調整滅火救援方案,避免使用泡沫或者噴水滅火器。
(4)做好滅火防護。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消防人員要做好自我防護工作。火場內的煙霧比較大,為了避免過量吸入煙霧出現中毒或者窒息,消防救援人員要配備呼吸機和防毒面罩,有利于保護自身安全,順利開展救援滅火行動。救援活動中如果煙霧濃度比較高,要先采用煙霧排除技術,及時做好排煙工作。煙霧的及時排放不僅可以提升火場內的可見度,也有利于避免火勢蔓延。此外,進入濃煙的區域,為了保證安全性,需要佩戴安全繩,一旦出現危險或者發現受困人員,可以通過拉動安全繩的方式請求支援,有利于支援人員的準確定位[5]。
(5)做好火場物品的妥善處理。部分特殊的火場中儲存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這些物品相當于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會爆炸。因此,在火場滅火救援中要先通過觀察的方式做好火場預判,及時對易燃易爆物品降溫,并將其快速轉移出火場或者及時做好隔離工作。在易燃易爆物品的轉移中,要盡可能謹慎處理。避免在移動中出現摩擦、震動或者擠壓等,所有的物品都要輕拿輕放。易燃易爆物品在移動中出現爆炸的風險比較大,必須有專門人員負責對這些物品降溫,控制周圍溫度,可以采用霧狀水噴射的方式避免柱狀水的猛烈撞擊[6]。
(1)構建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滅火救援行動中要加強對滅火救援戰術戰法的培訓,增強消防人員的心理素質,使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危急的情況下可以準確判斷火場情況,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完善內部培訓機制,有利于提升消防滅火救援隊伍的安全管理能力。首先,在消防人員培訓方面,通過對培訓制度的完善保證培訓工作落地。總結大量的消防救援案例和作戰經驗,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培訓工作,提升消防人員的安全隱患識別能力。內部管理中則需要編制明確的現場安全管理條例,設置硬性管理指標,降低安全隱患。其次,加強案例教學。滅火救援隊伍要強調對安全事故的總結與反思,從正反兩個方面對案例進行分析,促進消防人員不斷吸收經驗教訓,針對不同的火場情況探究針對性的救援方式和策略[7]。
(2)提升消防人員的安全意識。在滅火救援訓練中,要強調火場的實戰性訓練,通過實際演練的方式提升滅火救援人員的綜合能力。同時對新人進行嚴格要求,必須達到標準才可以上崗。
滅火救援行動中存在諸多的危險因素,影響救援效果,威脅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強對滅火救援中隱患的分析,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探究安全隱患問題,并提出合理的救援方案和對策,保證救援效率,降低火災救援中的傷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