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設新業態新就業女性形象管理課程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婦聯和梅村街道婦聯積極發揮婦聯組織服務聯系的職能優勢,聚焦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的“急難愁盼”,爭做“娘家人”“服務員”和“代言人”,通過走“新”、暖“新”、貼“新”的“三新”工作法扎實服務好關愛好新業態新就業女性,將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
新吳區梅村街道轄區內現有圓通快遞、美團、餓了么等新業態新就業企業,轄區網紅景點梅里古鎮于2020年11 月正式開街并運營,現共有商戶139 戶,商鋪出租率在90%以上,從業人員約1400 人,其中70%為女性,經排查,在梅里古鎮工作生活的女性快遞員工、網絡主播超過100 人。
前期,梅村街道婦聯通過調研走訪、電話訪問、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形式,近距離、面對面了解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群體的工作與生活現狀,切實了解群體需求。針對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群體普遍存在的,如學歷較低、生活壓力較大、與孩子互動交流少、年輕人多為單身等共性問題,收集、整理了15 條建議,為精準幫扶提供了支撐。
梅村街道婦聯積極鏈接古鎮的友好商家資源,建立健全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群體的特殊關愛服務機制,推出子女公益托管、消費優惠等暖“新”舉措。
依托無錫市婦聯“苔花芬芳”聚“新”行動,梅村街道婦聯策劃“梅里巾幗志愿者培育項目”,挖掘街區的優秀巾幗創業者,開設形象管理、時尚穿搭、情緒調節、財務稅務、電子商務等婦女創業就業公益課程,增強新領域婦女的就業信心和社會參與意識,激發創業潛能,提升綜合素質。
梅里古鎮是江蘇省首個新就業群體“友好街區”,梅村街道婦聯以此為基礎,在梅里古鎮創辦6 個“婦女微家”,繪制梅里古鎮新業態新就業“她”友好地圖。在梅里古鎮紅色會客廳打造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友好之家,設置女性專用便民箱,解決飲水難、歇腳難、充電難、特殊時期難等急難愁盼問題,為新業態新就業女性打造“學習有陣地、服務有保障、急時有人幫”的“巾幗加油站”,引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深度融入城市基層治理體系。
梅村街道婦聯扎實推進“苔花芬芳”聚“新”行動,組建新業態新就業婦聯組織,將黨的領導覆蓋到婦女工作各領域,不斷壯大婦聯工作力量。通過理論宣講、線路參觀等多種形式,拓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覆蓋面,用心講好紅色故事和梅里文化,廣泛地把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群體團結在黨的旗幟下和婦聯組織周圍。
開設“微黨課”。堅持“黨建+”工作思路,聯合街道黨建指導站開設主題“微黨課”,以梅村紅色文化為主題,以紅色線路為形式,通過沉浸式紅色黨課教育,傳頌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積極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群體及其家庭中落地生根。
組建“微聯盟”。將轄區機關事業單位、“兩新”黨組織、商戶、旅游公司等各方力量納入服務“微聯盟”,打造34 家友好商戶,建設1 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友好之家和5 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非機動車停車點,盤活梅里遺址博物館二樓的“微空間”,打造咖啡烘焙店和網紅露臺,方便網絡直播活動開展。
點亮“微心愿”。通過開展送溫暖、送課程、送“紅色旅游線路”、親子運動會、打卡領禮包等活動,切實滿足新就業女性群體的實際需求。定期舉辦DIY 手作、閱讀分享會、心理解壓沙龍等活動,緩解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群體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
下一步,新吳區婦聯和梅村街道婦聯將進一步延伸服務手臂,整合資源,組織各級婦聯組織為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群體提供“普法維權”“家教指導”“心理援助”“就業賦能”等關愛賦能項目,常態化開展“苔花芬芳”聚“新”行動,幫助新業態新就業女性群體解決實際問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她”力量、“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