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風

周紅家住北京,與金融從業人員楊光結為夫妻,2007年生育女兒楊琳。不久,楊光辭職后成為職業炒股人。
炒股數年,楊光獲利不菲。于是,楊光決定轉戰期貨,圖謀賺得更多。對此,周紅堅決反對,楊光表面上答應妻子,暗地里將全部家底投入期貨市場。
至2017 年上半年,楊光已積累了千萬身家,這讓他的財富欲望更加膨脹。當年6 月的一天下午,楊光以為周紅帶著女兒去娘家探望父母,遂在客廳打電話給朋友魯平,打算借幾百萬元,進行加杠桿投資,并許諾高額利息。
此時,周紅剛安頓好女兒午睡,聽到楊光的話大受驚嚇,立即沖出臥室,試圖說服丈夫不要鋌而走險。楊光很不耐煩地說,這筆錢借定了。
周紅認識魯平,勸阻不了丈夫,她只好打電話提醒魯平風險太大,不要借錢給楊光。魯平說,楊光還準備向自己的朋友萬俊借錢,并把萬俊的手機號碼告訴了周紅。于是,周紅又打電話并發短信給萬俊,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周紅私下找魯平和萬俊,引起楊光的不滿,而且二人對加杠桿投資期貨意見不一,爭吵不斷,婚姻出現裂痕。2019 年3 月,周紅與楊光辦理了協議離婚手續,周紅只分割了少量家產。她通過手機短信將離婚的事告知了魯平和萬俊。
周紅帶著讀小學的女兒租房居住。2019 年5 月的一天,魯平和萬俊找上門,拿出一份民事判決書:截至2019年3 月,楊光共計欠下本息4000 余萬元,法院判令楊光歸還。魯平說,楊光失蹤了,夫債妻還,天經地義。周紅怒懟道:“我們已經離婚了,沒有這個義務。”二人聲稱,債務是周紅和楊光離婚前欠下的,他們是“假離婚”逃債。周紅沒有理睬。
魯平和萬俊多次登門,打擾了母女倆的生活。為了息事寧人,周紅拿出離婚時分割的幾十萬元代為還債。
周紅的妥協并沒有讓魯平、萬俊停歇。因為找不到楊光,二人隔三岔五上門騷擾。周紅只好請弟弟周林出面協調,對方才消停了一段時間。
2021 年6 月30 日,魯平打電話給周林,讓周紅姐弟尋找楊光,并說“這兩天孩子就別去上學了”。7 月28 日晚,魯平接連打了三個電話給周紅追問楊光的下落,周紅回答:“我跟他沒有關系了,怎么可能知道。”魯平說:“會有人到你家的。”10 分鐘后,周紅的家門就被捶得咚咚響。周紅非常害怕,打電話報警,民警趕到時沒有見到門外有人。
四天后的下午,周紅母女不在家,周林來到她們的住處,發現有人在門上貼了紙條,還在門頭上拉了橫幅,上面寫著“欠債還錢”的字樣。他趕緊拍下視頻發給周紅。周紅回家后,沒有看到紙條和橫幅,便調出過道上的監控,只見兩個男子帶著刀,在門口蹲守了片刻。周紅被嚇壞了,當晚就帶著女兒借住到同事的房子里。
周林找到了楊光,并向魯平提供了楊光的手機號碼,要求魯平不要再找周紅的麻煩。同年11 月,魯平和萬俊分別發手機短信給楊光,進行語言威脅。他們說:“你可以躲著不見,但我們知道你前妻的單位和女兒的學校,會派人去的。”楊光擔心母女的安全,向派出所報警,民警告誡魯平和萬俊要通過正當途徑追索債務。
但三個月后的一個下午,周紅正在給女兒輔導功課,魯平又來不停地按門鈴。周紅不敢開門,打電話聯系楊光。楊光報警,民警將魯平帶走了。
十天后,早晨6 點多,周紅送女兒去上學,始終覺得身后面有人在跟蹤,而楊光稱,跟蹤她們的人肯定是萬俊找的,因為萬俊電話中提到過孩子早晨上學的時間。之后,魯平還幾次發短信給楊光,語言充滿威脅。
周紅是醫務人員,工作上兢兢業業。2022 年4 月上旬,她卻莫名地被投訴,對方聲稱周紅對患者態度惡劣。于是,周紅被叫到院長辦公室接受詢問。領導告訴周紅,投訴人都把電話打到12345 去了,并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周紅這才知道投訴人正是魯平,遂向領導說明了情況。
周紅的工作和生活被債主不斷侵擾、恐嚇,女兒的學習也受到了影響。2022 年4 月,周紅母女將魯平、萬俊告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魯平、萬俊立即停止侵害,并當面賠禮道歉,另賠償精神撫慰金1 萬元。周紅當庭提供了曾經發給魯平、萬俊的手機短信、報警記錄等證據。
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魯平、萬俊與楊光存在債務糾紛屬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而現有證據表明,楊光的負債并沒有周紅的簽名,也沒有得到周紅的事后追認,且周紅也向魯平、萬俊明確表示過反對意見,且楊光向二人的借貸是用于炒白銀期貨,從未用于家庭生活,因此,魯平、萬俊與楊光的債務糾紛顯然與周紅無關。
一審法院指出,魯平、萬俊的行為確實對周紅母女造成騷擾,影響她們的正常學習、工作及生活安寧,應當予以制止。但周紅母女提出魯平、萬俊賠償精神撫慰金1萬元的主張,因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依據不足,不予支持。
2022 年9 月,北京市某基層人民作出一審判決,魯平、萬俊向周紅母女賠禮道歉,并且不得再實施滋擾周紅母女生活安寧的行為。
魯平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2023 年6 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終審判決書,駁回魯平的上訴,維持原判。(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以案說法】
夫妻共同債務需依法處理
(江蘇匯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魏星)
本案不屬于“假離婚真逃債”的情形。但是,現實生活中,有的當事人為逃避債務,采取“假離婚”的手段,雙方協議財產歸一方,債務歸另一方,當債權人要求償還時,另一方則以財產歸一方,不應由其償還為由拒絕給付,以達到逃避債務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不給逃避債務的當事人以可乘之機,在處理夫妻共同債務的分擔時,把夫妻共同財產與共同債務視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將二者聯系起來進行考慮,如果財產判歸一方,那么債務也就應由一方負擔,即使其無財產清償,至少這一方分得的共同財產可折抵償還共同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