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進 韋祖珍


貴州省政協原副秘書長、辦公廳副主任、機關黨組成員王進江,32 歲升任副處級,35 歲升任正處級,在同齡人眼中,他屬于仕途順利的佼佼者。然而,王進江卻辜負了組織的培養和信任,迷戀權力,信奉“從政者要從官職大小看其成功大小”的錯誤觀念,熱衷于找門路、攀關系,既想當大官又要發大財,最終偏離正確航向,墜入犯罪深淵。
2022 年4 月,貴州省紀委監委對王進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2022 年7月,王進江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王進江出生在一個普通職工家庭,父親早年因病去世,家中條件較為艱苦。1987 年,他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貴州柴油機廠鑄造分廠工作,后又通過考試進入貴陽市直單位,此后的王進江仕途順風順水。
“方方面面的人接觸多了,漸漸喜歡上了吃喝玩樂,自己有些飄飄然。”隨著職務的升遷,經常有人來看望王進江,邀請他吃飯喝酒,外出時有人開車接送、貼心服務,他很享受這種感覺,溫水煮青蛙式的“圍獵”,使得他從奢靡享樂開始,一步步違紀違法。
王進江第一次違規收禮,是收受高中同學羅某某送來的現金3000 元,當時的王進江忐忑不安,但最終內心的貪欲占據上風,他放棄了原則。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在擔任紅花崗區區長后,王進江收受的第一筆大額賄賂就達30 萬元,之后收受金額越來越大。“收銀行卡怕被組織、被群眾發現,所以采取收現金的方式。”王進江說。
從起初逢年過節收受禮金時的惴惴不安,到后來大小通吃、來者不拒,王進江逐漸麻木不仁、習以為常,最終變得利欲熏心,心甘情愿成為金錢的奴隸。經查,二十幾年來,王進江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中,收受的賄賂一半以上發生在黨的十八大以后,屬于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的典型。
權力觀扭曲,是王進江嚴重違紀違法事實的一個顯著特點。王進江從省直部門到遵義市紅花崗區掛職,之后又先后任紅花崗區黨政主要領導,就一心想著要求組織給予回報,“在省里開會我渴望被表揚,在區里開會我想方設法在干部群眾面前展現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將級別、職務視為自己的“尊嚴”“面子”,一心只想升遷,忘記了為民用權的公仆本色。
迷戀權力的王進江在縣處級崗位上干了十多年后,看到其他人得到提拔而自己還在“原地踏步”,他心態越來越不平衡,于是產生了“不能只是低頭做事,必須想盡辦法找關系”的錯誤想法。
在這種錯誤思想驅使下,經商人老板介紹,王進江認識了時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我認識以后就想攀附他,把他作為自己的靠山,依靠他來推薦、提攜自己。”為討好這個所謂的“靠山”,王進江利用手中權力為王富玉介紹來的商人老板在承接項目和撥付工程款時提供幫助,自己也從中收受他們的賄賂。
為掩蓋其違規幫助商人老板承接項目的問題,王進江多次找到相關人員進行串供,還約定如果組織來查,就聲稱王富玉介紹的商人老板是招商引資來的,沒有任何人打招呼。他認為,只要大家不松口,就會天衣無縫。
在為王富玉介紹來的商人老板提供幫助時,王進江自己也大搞利益交換、權錢交易,他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的商人朋友游某某謀取政治身份,將其培養成自己的“錢袋子”。
為使游某某套上一件亮麗的“外衣”,方便其在紅花崗區承攬工程項目,王進江利用其紅花崗區委書記的身份,違規打招呼,在換屆時安排游某某當選區政協常委。并且兩人約定,由王進江利用職務便利向有關部門打招呼,游某某具體運作,幫助他人承接工程,獲得“好處費”后兩人平分。幾年間,游某某先后送給王進江340 萬元“感謝費”和多套房產。
“在走向貪腐這條不歸路時,原本有很多警示和教訓,但因為心存僥幸,終究沒有管好自己。”2002 年底,王進江的老領導因為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他也被要求配合調查。但這次經歷沒能讓王進江記住其老領導的前車之鑒,反而在貪腐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掩蓋自身的腐化墮落行為,王進江煞費苦心地為自己塑造“勤勉奉公”的形象。他經常跟紅花崗區的黨員干部講:“今天做的事情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總有一天要秋后算賬。”并且,他給自己定下不打麻將不賭博、不亂接觸人、不隨意收禮的“原則”。
王進江在紅花崗區工作12 年,先后擔任代理區長、區長和區委書記。作為主要領導,他大搞權錢交易,與其一起搭班子的時任紅花崗區委常委、副區長鐘正萌等干部也都紛紛效仿,多次為商人老板在承攬工程、土地規劃等方面違規提供幫助,并從中謀取私利,破壞正常的經濟秩序。
為扶持朋友,王進江還利用權力,插手轄區內土地規劃、工程項目,大肆在項目承接、工程款撥付等方面幫“朋友”的公司開綠燈,自己從中收受好處。
隨著轄區內工程項目越來越多,王進江又慢慢發展了多名商人成為“關系人”,利用職務之便不斷壯大“朋友圈”,幫助他們做生意的同時,自己從中大肆斂財。“為他們幫了忙,謀了私利,覺得收受他們的賄賂比較可靠,組織上和群眾也發現不了,自認為都是同學、朋友,他們也不會說的。”然而,王進江認為的“可靠”,這種建立在權錢交易上的“友誼”,終是分崩離析、蕩然無存。
在外面,王進江與不法商人利益捆綁,抱團腐敗,把“友情”變成了官商勾結的“鏈條”;在家中,王進江不僅沒有做好家人的表率,反而帶著家人一起搞腐敗,讓“親情鏈”變成“利益輸送鏈”,還美其名曰為家庭“改善生活條件”。
受王進江錯誤觀念的影響,其妻子平時不關心他的收入來源是否正當,過度關心物質、迷戀金錢,與王進江同流合污,為他收受的多套房屋辦理手續,并將這些房產登記在親屬名下,以親屬名義代持。除妻子之外,王進江還將其胞弟拉下泥潭,利用職務便利,與其胞弟共同收受多名商人財物達數百萬元。
公與私混淆、義與利顛倒、情與法錯位,錯誤的權力觀扭曲了王進江的親情觀、友情觀,親清不分的朋友圈、失管失教的家庭成為王進江違紀違法路上的“助推器”,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和朋友。

【懺悔書摘錄】
我之所以會走上嚴重違紀違法的道路,主要是因為自己的思想滑坡、貪欲膨脹,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上扭曲,喪失了理想信念。
我從省直部門到紅花崗區工作后,有了直接干預轄區內土地規劃、工程項目的權力,看到有的領導照顧自己的家人謀利,我的心理更加失衡,思想逐漸滑坡,便想仿效扶持自己的朋友商人發展,自己也賺錢發財,退休后一大家人有錢花。因此,我萌生了把游某某培養成自己“錢袋子”的想法。在主政紅花崗區期間,我想的不是如何把實際工作做好,更多是想如何在面上把工作做出成績,成為提拔升遷的墊腳石。
在我走向貪腐的這條不歸路上,原本有很多警示和教訓。我的老領導因為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時,我積極配合、協助調查,在組織的關懷、厚愛和信任下,我回到紅花崗區繼續擔任區領導。有了這次的經歷,我在工作中非常小心,怕出事。可是沒過幾年,我逐漸忘記了老領導的前車之鑒,膽子又大了起來。我看到有的干部以發展非公企業為名,扶持幫助自己的商人朋友發財,我開始覺得自己這樣做也沒事,小心一點就行。我心存僥幸,在墮落的深淵里越陷越深。
為了掩蓋自己貪腐的事實,我給身邊的干部群眾樹立愛崗敬業的形象。但我私下卻嚴重違紀違法,我用手中的權力,幫助商人老板謀取私利,收受他們的錢財。
如今,我失去了人身自由,現在不說給母親盡孝,就連和一家人吃頓飯的機會都沒有。我嚴重違紀違法,讓母親失望了,我恨自己不忠不孝。我走到今天,都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