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陽
財務管理中涉及數量龐大、內容復雜的數據信息,僅依靠人工處理,工作效率較低,且難以保障信息數據的準確性。 人工智能技術可快捷且精準地完成復雜的數據處理,能夠有效緩解財務工作者的工作壓力,并能增強財務數據的可靠性、全面性。 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管理領域中的應用,能夠解放勞動力,使財務人員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復雜性數據分析及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之中, 利用其專業知識,客觀化、全面性分析財務會計指標對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 加強預算管控力度, 參與企業發展策略制定,充分發揮出管理會計職能,整體提升財務工作質效,進而推動財務工作的不斷創新與優化。
新時代背景下, 企業可持續發展要以業財深度融合作為基礎。 人工智能的應用,則可為企業的業財融合產生有力驅動,能夠展現出財務工作的監督監管職能。 將人工智能引入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之中后, 企業將會深入認識到財務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性, 了解其對業財融合發展產生的支持促進作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財務管理,可充分展現出財務工作的監督監管職能, 可轉變原本的事后核算模式,構建一個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核算相結合的全過程財務管控模式,能夠增強財務管理精細性,強化成本控制成效。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有利于優化財務管理流程,提升財務審批科學性,進而為業財融合深化發展產生有力驅動。
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業務類型不斷增多、業務范圍持續拓展的同時,產生了多種財務報表形式,財務管理工作內容也逐步增加。 面對這一情況,企業可能會增設財務管理崗位, 吸納更多財務管理人員以應對財務工作的復雜化發展。 然而,此種應對模式既會增大企業運營成本,也可能加速資金外流。 為此,企業可以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到會計核算領域, 應用此技術核算應收業務與應付業務,從而減少會計核算所用時間,同時,也能消除人為因素導致的核算不準確等弊端。
數據信息是企業經營發展、 決策制定等相關工作開展的基礎。 面對當前企業運營發展中所涉及數據信息類別、數量不斷增加的境況,企業數據分析與識別工作難度進一步提高。 而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數據識別,能夠快捷完成數據類型劃分, 可將企業涉及的數據按照不同需求劃分為不同的類別, 如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 重要數據與無價值數據等等。 企業在人工智能應用實踐中,可在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采用統計型、模糊型兩種不同的財務管理模式。 統計型財務管理模式下,需要利用向量對特定數據信息進行標示, 可快速完成數據識別,且數據提取的差錯率相對較低,此種模式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較廣。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境況下,企業能否長效發展,取決于其經營管理戰略制定合理性、 自身經營誠信度以及是否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 構建清晰、明確且科學可行的經營發展戰略,能夠為企業把握市場機遇、實現快速發展提供支持。 如果經營發展戰略制定不科學或調整不及時, 則難以適應市場發展形勢, 從而對企業帶來嚴重打擊。 同時,企業經營發展中需要明確自身社會職責,通過誠信經營提升企業形象,方能得到社會認可。 此外,企業還需要迎合時代發展,不斷創新管理技術,進而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 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于企業經營管理過程,則能實現上述三個目標,可為企業發展策略的科學化、精準化制定提供支持,并能為企業誠信經營、創新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
數據采集、整理是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內容。 除此之外,還需要針對財務數據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統計,通過數據價值挖掘、內在規律總結,為企業制定發展規劃、確定項目投資決策、把控經營方向提供有力支持,因此,財務管理決策分析中對于財務工作者的要求不斷提升。 而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的專家系統,引入到財務管理之中,能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深入化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可模擬專業人士的思維邏輯對相關財務問題展開科學推理與深入分析,并能給出合理化、可行性的問題處理對策。 與此同時,專家系統還可用于預測分析企業的未來財務狀況。在現有財務數據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當前經營發展狀況,通過統籌分析之后客觀預測出未來企業的財務發展趨勢。 在企業財務決策分析與財務狀況預測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可基于大數據強大的分析能力,得到客觀、真實的分析結果,可節約財務分析成本,為企業發展科學調整財務管理方向提供支持。
財務管理系統是企業財務管理實施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財務管理系統,則能實現各類財務資源的有效整合,可為財務管理數字化發展提供有力驅動。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ERP 系統,具備管理與控制供應鏈成本的功能,同時,還可應用于整體管控生產、總賬等多個方面,能夠推動財務部、生產部、 銷售部以及采購部等多個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可為業財融合的實現提供銜接通暢的管理系統。 在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 還可增強財務管理系統的可擴展性。系統中可增設生產管理、訂單管理、發票管理、費用報銷管理等多個模塊,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完成在線支付。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能夠構建出功能更完善、應用更順暢的現代化財務管理系統, 能夠削減繁冗的業務流程,并能減少人工投入,可為企業順暢性、高效性經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 需要多位負責不同工作職責的財務工作者通力協作方可完成財務管理工作。 但財務工作者之間能力參差不齊,工作習慣各異,思想認知也不統一,因而,以往財務工作開展的規范性有所不足。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管理中的引入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但同時也對財務工作者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財務工作者除了要具備基本的賬目記錄、報表統計能力外,還需要進行預算分析并參與決策制定,且財務管理的工作目標逐步向經營管理的方向過渡。 因此,財務工作者要兼具專業理論知識能力及信息素養, 能夠運用大數據、 人工智能等先進科學技術完成財務數據分析、統計、存儲、管理等工作,還要求其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
人工智能的應用, 可增強企業財務數據處理的高效性與精準性,但同時也增大了財務數據面臨的安全隱患。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后, 企業需要采用數字化的形式存儲各類財務數據, 此種先進的存儲形式雖然便于數據檢索與應用,能夠無痕修改信息,但是若數據保護功能不強,可能會引發數據丟失、 損毀風險。 且人工智能系統應用時,存在感染病毒或受到黑客攻擊的隱患,可能出現重要數據信息被竊取等問題, 從而會為企業帶來難以彌補的經濟或聲譽損失。 因此,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既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契機,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安全挑戰。
企業財務管理領域中, 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環節中的應用,具有增強工作質量及效率的優勢,同時,也會因為新技術的引入而引發相應的問題。 應用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之后,原本的職責分工體系會受到影響。 如果企業所應用的仍是原本的職位劃分方式, 未對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進行重新劃分,則可能出現職責交叉、工作混亂問題。 一旦出現問題,難以及時追溯到責任人,責任追究難以落實,不僅會對企業財務管理規范開展產生影響, 還可能造成內部沖突,會違背人工智能技術引入的初衷,無法有效展現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效能。
通過分析我國財務管理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實踐,發現人工智能目前還不能完全替代財務管理工作者, 只是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輔助而應用, 而財務工作者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主要操控者。 為充分發揮出人工智能的應用效果,財務工作者需要具備良好的軟件操作、程序編輯、數據庫應用等先進技能。 為此,信息時代背景下,企業應著力加強財務工作者的信息技能培訓, 聘請專業的信息技術專家為財務工作者應用財務管理系統提供指導與幫助,同時,還可為財務工作者提供繼續深造學習的機會。
人工智能是程序控制性技術之一, 需要人為設置各個活動內容。 因此,防范不法分子違規登錄系統,是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工作。 由于傳統的安全防護方式相對單一,無法有效屏蔽黑客攻擊,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需要將目前最先進的加密技術、智能識別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系統設計過程。 如可采用非對稱加密法或透明加密法加密重要文件及財務數據, 或是采用人臉識別技術驗證財務管理系統登錄人員的身份,也要采取定期備份重要數據的方式, 預防數據丟失或損毀問題,以便于將數據安全問題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消除財務管理中應用人工智能的弊端, 通過先進有效的防護,保障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價值的最大化展現。
面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后財務管理工作復雜化發展的情況,企業需要根據財務管理需求,重新劃分財務工作內容,并合理配置財務管理人員,細化各個部門及崗位的工作職責,剔除冗余崗位,對重復性崗位進行合并。 還需要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需求, 新增財務管理系統維護、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崗位,以便消除職能交叉、工作混亂現象。 通過科學分工及細化職責,為財務工作者減輕工作負擔,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職能的有效轉變,使之具備更多時間與精力深度分析財務數據, 從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企業經營發展戰略、財務決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信息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已在會計核算、數據識別、經營管理、財務系統開發、財務決策分析與財務狀況預測各個方面得到了有效應用。 但當前階段,人工智能在財務管理中的融入尚不深入, 該技術應用雖能推動財務工作創新優化、驅動業財深度融合,但同時也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為此,企業財務管理中,需要強化財務工作者信息素養、加強數據安全管理、重新劃分崗位職責,做好人工智能科學應用的各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