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顏鳳儀
迎著秋日的陽光,伴著歡快的樂曲,一群一年級的新生踏入蘇州市吳中區胥口實驗小學,開啟屬于自己的美好旅途。與此同時,胥口實小開啟家庭教育第一課,家長們收到學校精心準備的“入校攻略”,又一次雙向奔赴美好啟航。
最美的旋律,是家校同頻的合奏;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同行的共舞。面對當下家庭教育的問題,胥口實小作為一所擁有蘇州市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的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創新舉措,拓展了學校教育的外延,讓家庭教育指導良性運行,使之成為孩子成長新引擎。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還通過組織實施“黨建引領,搭建家校合作新平臺”2023年“書記項目”,在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進一步打通了學校、老師聯系和服務家長的最后一公里。
日前,秋高氣爽的胥口實小黨支部圍繞“以學鑄魂,家校共同踐行紅色文化”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黨日活動。在這場愛與教育的美好相遇里,孩子們分享了自己閱讀的書目、觀看的影片,并向家長和老師展示暑期學習紅色經典的成果。除了主題沙龍,黨日活動中還有詩歌朗誦,讀書分享,表演紅色歌曲,贈送紅色書籍等活動,不僅把紅色基因牢牢植入孩子們的心靈,也讓全體黨員和家長再一次接受了精神的洗禮。
為打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健康的、有利于老師、學生、家長成長的教育生態系統,胥口實小以黨建為引領,探索家校合作新平臺,今年4月,“黨建引領,搭建家校合作新平臺”2023年“書記項目”成立。這個具有學校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導品牌,以“書記項目”為切入點,將黨建引領、營造書香家園、師生結對共進、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幸福家庭、家校合作共贏等多項舉措并行,真正切實有效地幫助孩子們成長,在思想上得到延伸。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創造的,蘊含著豐富紅色資源與厚重文化內涵的先進文化形態,是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102周年華誕,學校黨支部在6月組織全體黨員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此基礎上,將7月主題黨日的主題確定為“親子共讀紅色經典,革命精神代代相傳”。活動中,老師帶領學生和家長手捧書卷,沉浸墨香,開啟了一段段美妙的紅色閱讀之旅。大家互相推薦好書,交流閱讀體驗,分享讀書心得。與此同時,視頻微課指導、紅色圖書推薦、觀看紅色電影、撰寫指導文章、學生、家長、教師共寫閱讀心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地融合。
幾個月來,胥口實小“書記項目”活動精彩紛呈。該項目在柳永忠名師工作室的指導下,讓全體黨員通過培訓學習、專題巡講、主題沙龍、家訪等方式積極參與到家校合作的活動之中,努力成為全體教師的榜樣和導師,更好地探索家校共育,拉近學校和家庭的距離。
周五晚上,夜幕降臨,螢火蟲夜讀會又一次如約而至,鋪展開一幅和諧、溫馨、互動的親子共讀畫卷。數十組家長和孩子,圍繞一本書,一個話題進行交流,由閱讀到思考,從書中到生活,并將表達的內容變成文字,精彩的分享引起大家陣陣掌聲。現場家長表示,螢火蟲夜讀會教會了家長如何陪孩子走上正確的閱讀之路,孩子與圖書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親密起來。
閱讀就像一顆種子,悄悄種進孩子們的心田,父母的伴讀則為這顆種子澆灌了愛與智慧。胥口實小從2012年辦學開始,就將大閱讀工程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之一。為讓孩子愛上閱讀,學校設立了親子閱讀、親子共讀、生生共讀等多級與家庭教育指導有關的閱讀網絡。
胥口實小利用新教育實驗的網絡平臺,為每個班級設立讀書專貼并為每個班級購買共讀圖書。家長和孩子通過多樣、有個性的方式回家后進行共讀,拍攝親子共讀照片,抒發心得感悟,記錄讀書歷程,珍藏美好回憶。低年級,孩子說,家長寫;中高年級,在同讀一本圖書以后,家長寫家長的,孩子寫孩子的,共同交流,親子感情得到升華,彼此心靈交流得到深入。
書香飄溢的學校在開展親子共讀的同時,還設立了“朝陽親子讀書會”和“螢火蟲夜讀會”。夜讀會的參加對象必須是孩子和家長一起,講師由參加家庭教育培訓并取得證書的老師,或是熱衷于家庭教育、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講師會提前把親子共讀的內容告知家長,讓家長和孩子提前共讀。星光之下,細語呢喃,書中的故事娓娓道來,一場書的邂逅,讓孩子們漫步于書林,陶醉于書香,在歡樂的故事里暢想,在美妙的故事里徜徉。
夜讀會活動的開啟一般是在周末晚上,活動場所涉及校內和校外,讓孩子的閱讀天性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充分且自由的發展。孩子們走進食堂,聆聽大廚分享紅燒雞腿的做法,品嘗親手制作的蛋炒飯的味道;走進蘇州廣電總臺演播室,感受精彩節目幕后的制作流程,體驗新聞工作者們的辛苦付出。
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操場上空迎風飄揚,學校報告廳里傳出掌聲陣陣。蘇州市中小學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柳永忠校長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家長們用心聆聽、認真記錄,不僅領略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更是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到了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史上,傳統文化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琴棋書畫、經史子集、詩書禮樂等皆是教育內容。胥口實小借助蘇州市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以“傳承好家訓,頌揚好家風”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動。用傳統文化這片沃土,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增強孩子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學校通過邀請專家作講座,傳承文明之風。邀請德高望重的周永沛老先生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家庭的實踐研究》課題指導,請家庭教育王大龍團隊為全體教師、全體家長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家庭專題系列培訓;名師工作室通過給家長作專題講座,上專題輔導課,給家長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等方式,讓家庭教育更有效,更科學。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1500年前,顏之推留下了《顏氏家訓》,這部被人譽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的著作,內容豐富,體系完整,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1500年后,胥口實小德育處在家長中開展了“《顏氏家訓》我來讀”的活動,進行親子共讀。通過朗讀錄音、閱讀感受、說說我們家的家風等作為專題進行微信推送,目前已推出幾十期。通過這樣的方式,加強了家庭與學校家風校風建設,也讓親子共讀的書香飄滿整個校園。
胥口實小將繼續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學習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在師生心中播撒傳統文化的種子,終有一天,這顆種子必將會長成參天大樹,枝繁葉茂,生生不息。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以來,意味著家庭教育從傳統意義上的“家事”上升為有法可依的“國事”,中國父母正式進入依法帶娃的時代。“依法帶娃”怎么帶?為此,胥口實小開展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培訓,給予家長合理化的意見與建議,讓父母再次成長。
去年11月底,以“教育:登高望遠——雙減背景下的習慣教育”為主題的家長沙龍在溫暖愉悅的氛圍中開啟。與會人員有著名家庭教育專家王大龍,蘇州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柳永忠校長,蘇州網上家長學校林老師成員周紅芳主任,以及諸多家長代表。沙龍就家長比較關心的《家庭教育促進法》以及“雙減”“雙增”政策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最后的落腳點便是新的法規政策下家長更要關注對孩子進行各種習慣的培養,比如學習習慣、作業習慣、勞動習慣、自律習慣等等。家長的疑惑,名師的闡述,專家高屋建瓴指點迷津。讓家長們關心的問題一一得以解決,學校還將沙龍全程錄像,并發給全體家長觀看,得到了一片贊譽。此視頻后來也被作為家庭教育指導師進階培訓的專門課程。沙龍活動的召開,為家長搭起了學習、交流、借鑒的平臺,也為他們管理孩子開啟了新篇章。
除了沙龍活動,胥口實小還通過常規課程的形式進行《家庭教育促進法》和“雙減”政策的通識培訓。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全校師生家長進行宣傳;結合線上線下家長會,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班主任和家委會成員進行普法;針對一些有比較強烈意愿,希望與學校交流的家長,通過小型座談會形式與之交流;邀請家庭教育專家為全體家長做線上線下講座。
一年級孩子對未知的小學生活充滿期待,新生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學習充滿期許。為了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學校情況,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小學生活,胥口實小借助《起始年級讀本》《中小學家庭教育讀本》等,利用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吳中區的林老師,通過專題培訓,讓起始年級的孩子能迅速適應小學生活和學習,使幼小銜接在家長眼里變得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