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宣|文

自1953 年成立至今,作為新中國首家國家級有色金屬設計機構,中國有色工程有限公司暨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色院”或“中國恩菲”)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不忘初心、守正創新,用工程碩果、自主技術和領軍人才,為有色行業、為國家發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70年來,中國恩菲秉持“礦業報國、礦業強國”初心使命,從轟轟烈烈的“一五”計劃到“三線建設”,從改革開放到新時代新征程,初心始終不改,使命歷久彌新。在礦山領域,中國恩菲形成了包括深井開采技術、自然崩落法技術、高濃度及膏體充填技術等在內的一系列核心專長技術,解決了自然崩落法低成本開采、露天坑全尾砂膠結充填治理等行業技術難題,為項目增添了諸多世界級的醒目標簽。在冶煉領域,中國恩菲在基礎原料金屬銅、鉛、鋅和戰略金屬鎳、鈷、錫、銻等方面,開發了氧氣底吹、浸沒側吹、頂吹、RKEF、HPAL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領先冶煉技術,打造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標桿項目。中國恩菲還積極踐行“走出去”倡議、“一帶一路”倡議,以推動國際產能合作為己任,在30 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了1.2萬個工程項目,幾乎涵蓋了所有金屬品種,為全球礦冶行業的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
70年來,中國恩菲堅持創新發展,一代代恩菲人始終保持著對科學的熱愛和對探索的執著,砥礪在用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的道路上。作為原創技術策源地,中國恩菲緊緊圍繞戰略目標,搭平臺、建機制、聚英才,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資源配置,確立了以科學研究為首的3大業務領域,形成了包括院士及諸多國家級、行業級設計大師在內的高素質人才團隊,搭建起了包括8個國家級平臺和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在內的“833221”研發平臺,造就了一大批具有高市場價值的技術創新成果,獲得了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千余項,取得了近兩千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占比接近50%,用實力引領著行業技術和產業升級。
70年來,中國恩菲銳意進取拓展多元,從改革開放開始,在穩固有色主業的同時,大力拓展多元業務市場,探索多種項目模式。如今,中國恩菲已在硅基材料、城市固廢、水環境治理、土壤修復、礦山生態治理、市政工程、索道工程等新興業務市場多點開花,更在硅基材料方面走上了“高、精、尖”的道路,在垃圾焚燒發電和水務資源方面分別形成了日處理能力總規模6000余噸和近500萬噸的規模,成為國內少有的具有投資、咨詢、設計、設備成套、建設運營“五位一體”綜合優勢的工程公司。
70年來,中國恩菲根植“紅色基因”,堅持高點站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作出了“國家隊”的應有貢獻。新時代以來,中國恩菲進一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自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履行從嚴治黨和抓基層黨建政治責任,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有力轉化成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70 年風雨兼程、70 年發展跨越、70 年開拓創新、70 年辛勤耕耘,終于鑄就中國恩菲今日的成績。值此中國恩菲創新發展70年之際,本期封面故事從5位參與并見證了中國恩菲幾十年發展歷程的老同志的視角,從70年的時間跨度上,領略中國恩菲“礦業報國、礦業強國”的壯志豪情,體會“創新發展”的不懈堅持,回顧“拓展多元”的艱苦創業,重溫“紅色基因”的歷久彌新,走進這70年的輝煌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