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杰,姜芳超,劉 琳,劉圣龍,孫萬輝
(萊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服務中心,山東萊州 261400)
養殖密度決定著魚類的生長速度、產量及經濟效益,對于目前集約化的養殖系統,養殖者往往是盡可能的提高放養密度,以為這樣就可以獲得高產量和經濟收益,但是卻忽略了過高的放養密度造成的空間、餌料競爭等方面帶來的應激造成的魚類生長緩慢及死亡的危害[1-2];目前已經有相關研究表明不同的養殖條件和不同的魚類品種對魚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同[3];因此對于養殖的不同魚類品種探討其適宜的養殖密度顯得十分有必要;血液是動物機體內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重要的作用,如物質運輸、防御及生理調節等作用,血液指標是研究動物生理、病理的主要依據[4-5];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a)是目前中國淡水魚養殖的主要魚類品種之一,是典型的草食魚類,探討養殖密度對其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旨在為漁業的集約化養殖提供合理的養殖密度作理論參考依據。
試驗草魚購自某草魚養殖基地,共購買了4860尾規格統一為(5.50±0.50)g且體表健康的草魚;試驗草魚運回后先放入池塘網箱中暫養25d。
試驗草魚分為4個養殖密度組,Ⅰ、Ⅱ、Ⅲ和Ⅳ組,每個組的養殖密度分別為10.0kg/m3、18.0kg/m3、26.0kg/m3、34.0kg/m3,每個養殖密度組分別飼養草魚180尾/箱、330尾/箱、480尾/箱和630尾/箱,網箱規格為1.0m×1.5m×1.0m,每個密度組各有3個重復小組;試驗草魚均飼喂配方飼料,配方飼料組分及營養成分參見表1。整個試驗為期8周。

表1 基礎飼糧組分及營養成分

表2 養殖密度對草魚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試驗過程對每個網箱進行連續曝氣;對水下25cm處的水溫、pH值及溶解氧進行監測,保持水溫在26℃~28℃,pH值在6.6~7.0之間,溶解氧≥3mg/L,同時保證水質中的氨氮濃度≤0.05mg/L;每個網箱中設置一個圓形懸浮框掛有圓形網盤,用于飼料投喂,試驗草魚每天上午8:00和下午17:00進行投喂,投喂量為草魚總體質量的3%,以每20d進行一次體質量的稱量,根據體質量對投喂量進行調整。
試驗結束后,對飼養的草魚進行24hrs饑餓處理,然后在每個網箱中隨機挑選5尾草魚,利用75mg/L的MS222麻醉處理,然后尾靜脈采集5mL血液,采集的血液于常溫下靜置2hrs,然后3000rmp/min進行離心10mins,分離血清置于4℃冷藏待用。
分離的血清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LP)、谷丙轉氨酶(ALT)、人血白蛋白(ALB)、總蛋白(TP)、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和總膽固醇(T-CHO)。
檢測的血清生化指標數據利用Excel表格初步整理后,采用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以3次重復的平均值±標準差表示;最后采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1表示組間差異極顯著。
由2數據可以看出,4個試驗組的堿性磷酸酶、總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指標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I組、Ⅱ組、Ⅲ組的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甘油三酯、膽固醇、葡萄糖呈上升趨勢;I組、Ⅱ組、Ⅲ組的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組間升高對比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Ⅳ組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極顯著地高于I組、Ⅱ組、Ⅲ組(P<0.01);Ⅳ組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極顯著的高于I組(P<0.01),顯著的高于Ⅱ組和Ⅲ組(P<0.05);Ⅳ組葡萄糖極顯著高于I組、Ⅱ組(P<0.01),顯著地高于Ⅲ組(P<0.05)。試驗結果說明,養殖密度對草魚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主要集中于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葡萄糖。
已有相關研究表明高密度的養殖環境會造成擁擠,引起魚體應激反應,從而引起血清生化指標的變化[7];ALT和AST是兩種反應動物機體肝臟功能的代謝酶,是干細胞正常的重要指標,當肝臟受損時,這兩種轉氨酶釋放到血液中,造成血清中ALT和AST濃度升高;林琳等[8]人研究發現隨著養殖密度的升高豹紋鰓棘鱸血清中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活性顯著升高;董立學等[9]人在研究不同飼料蛋白源和養殖密度對草魚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中也證明了隨著養殖密度的升高草魚血清中的ALT、AST活性顯著升高。該研究利用10.0kg/m3、18.0kg/m3、26.0kg/m3、34.0kg/m3,的養殖密度養殖草魚,發現隨著養殖密度的升高,高密度養殖草魚血清中的ALT、AST活性顯著升高,說明了高密度應激導致肝細胞受損,從而導致了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升高。血清中的GLU水平可以作為魚類處于應激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GLU水平越高,說明魚所處的環境應激越大。該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養殖密度的升高,GLU水平也隨之升高,說明密度越高對魚的應激也隨著升高。該研究還發現隨著養殖密度的升高,TG和T-CHO也隨著升高,這可能和應激條件下GLU水平升高增加了糖原分解途徑的糖異生和能量代謝有關[10]。
綜上所述,隨著養殖密度的升高,對草魚的應激反應隨著升高,進而導致血清生化指標中的ALT、AST、GLU、TG和T-CHO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