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連日來,家住太原市杏花嶺區的許先平忙得不亦樂乎。從中秋節前至今,找她買紅薯的人絡繹不絕,每周她都會搭載丈夫的小貨車在太原和高平之間往返一兩次,親自回高平市朱家莊村挑選當地新鮮的紅薯帶給客戶們。10月12日,記者來到許先平所在小區,聽她講述通過紅薯由“農人”變成“商人”的經歷。
采訪過程中,陸續有人前來買紅薯,邊攀談邊品嘗許先平事先烤好的試吃品,贊嘆的同時也向她討教烘烤細節。
十年前許先平初來太原時,為了盡快和鄰里熟絡,她會把家鄉的紅薯帶給大家嘗嘗,吃過的人都覺得口感比市場上的普通紅薯好,就委托她再從老家買些,許先平看到了商機,便聽從家人的建議,注冊了個體戶工商營業執照,認真做起了紅薯生意。
許先平說:“我每年從農歷八月賣到十一月左右,平均一季下來能賣四五萬斤吧。”乍一聽,四五萬斤不算太多,可對于許先平這樣一位種了半輩子地、從農村來城里帶孫子的奶奶來說,數量已屬可觀。“這個小區有一千多戶人,我邊看孫子邊在手機上賣紅薯,不用出小區就能幫村里人把紅薯賣掉。因為我們高平的紅薯皮薄肉厚,香甜可口,吃過的人都成了回頭客,還會介紹親戚朋友來買。”談及家鄉的紅薯,許先平言語間充滿自豪。
許先平的紅薯生意之所以做得紅紅火火,得益于“貨源”品質有保障,好品質源于好氣候、好土壤、好品種。高平位于北緯36°黃金線,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富硒土壤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41.44%,硒含量高于山西省平均值3.55倍。近年來,高平市依托“一院兩站”(甘薯產業創新研究院,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高平專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的技術支撐,將種植歷史悠久的“朱門”紅薯莖尖脫毒,培育出“神農1號”脫毒紅薯種苗,許先平現在銷售的正是這個品種。
據高平市甘薯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武宗信介紹,“神農1號”品種萌芽性好,結薯集中整齊、薯形優良、口感甜度適中、入口綿軟,在近日舉辦的全國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高平現場會上,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位于高平市河西鎮的夏鑫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紅薯種植為主的專業合作社,近年來,合作社圍繞朱家莊核心產區,不斷擴大紅薯種植面積,不斷提升鮮食紅薯的品質和口感,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在合作社的紅薯地里,工人們正從松軟的土里扒出紅薯,再對紅薯進行初步的篩檢、裝筐、轉運到分揀包裝車間里,然后車間工人將紅薯按要求分揀裝箱,裝箱完畢的紅薯就會被銷往各地。合作社負責人郭永清一邊忙碌一邊說:“預計今年的產量在一百萬斤左右,市場售價大概4~5元。以前合作社的紅薯主要是供應實體店,現在有一半的銷量都是通過網上銷售完成的,同樣的售價網上銷售利潤略高。”
目前,高平市立足富硒資源稟賦,采用種苗脫毒、高壟育苗、有機旱作輕簡栽培等新技術,已發展富硒紅薯基地5萬畝,并聚焦紅薯精深加工,推出冰烤紅薯、抗性淀粉、紅薯粉條等延伸產品,2022年總產值達3億元。紅薯產業的發展正帶動著很多像許先平、郭永清這樣的“老農人”成長為“新經營主體”創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