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素霞
學前教育是兒童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一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中都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特別是在教育領域迅猛發展的今天,學前教育更是能夠為孩子們提供各種寶貴的學習機會,從科學、有效的角度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和進步提供了堅實保障。
學前教育,顧名思義主要是指在兒童正式進入小學之前的教育階段,它是一種旨在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教育形式,注重兒童身心健康、認知能力、社交技能和情感發展的培養。學前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機會,以便他們能夠充分發展他們的潛力,而在日常的學前教育開展過程中,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更是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設計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活動,以此來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舉一反三的認知能力,從游戲、繪畫、音樂、手工制作中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此外,學前教育還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在學前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有機會與同齡人一起學習和交流,這有助于他們建立友誼、學會與他人合作和分享。
學前教育是孩子們成長的關鍵時期,為他們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對于學前階段而言孩子們的大腦發育迅速,對外界的觀察和學習能力高度敏感。通過學前教育他們不僅能夠接觸到豐富多樣的知識和經驗,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同時也能夠為日后的深度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古詩表演”的學前教育啟蒙階段,孩子們就可以借助各種有趣的視頻資源,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節奏的對一些經典古詩進行吟唱,在一種游戲化的體驗中得到更好的理解,為日后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提供夯實的認知基礎。而在“成語接龍”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則是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一個個有趣的成語小故事,走上講臺扮演這些成語故事中的小人物,在與其他小伙伴的互動交流中得到更好的成長和進步。
學前教育在培養孩子們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學前教育的推進和開展中,孩子們有機會與同齡人一起學習、游戲和交流,這為他們建立友誼、學會與他人合作和分享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例如,在日常的教學中一群年齡相仿的孩子們在進行團體游戲時,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互動和溝通,特別是對于一些中班孩子而言,他們甚至會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努力思考應該如何化解游戲中所出現的各種溝通難題,并且按照自己的就安和想法去說服其他隊友,在良好的社交能力中實現互相鼓勵、幫助。相信通過這種合作和互動手段,每一名學前兒童都會掌握一定的合作、分享資源和接受他人意見的技巧,這種社交經驗有助于他們建立友誼,更好地培養團隊合作意識與溝通能力。
學前教育中,廣大一線教育從業者不僅要從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角度入手,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生活習慣,同時也要在有效的運動能力提升中,激發孩子們的參與熱忱。例如,在實際的學前教育機構活動開展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孩子們通過參與各種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如跑步、跳躍、爬行等激發其內在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運動技能。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通過各種“跳繩比賽”“田徑趣味運動會”等方式調動孩子們積極參與的熱忱,從鍛煉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的角度,助力其日后整體發展。這種身體活動不僅能夠充分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能力和運動活力,還能夠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
幼兒園和家庭永遠是孩子們避風的港灣。因此,在日常的學前教育中,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還都會從強調家庭教育的補充和支持角度開展各種具體工作。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很多父母都因工作繁忙而無法全面照顧孩子的成長,而學前教育機構則是能夠為孩子們和家長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從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入手,營造一種良性的家園共育平臺。例如,幼兒教育工作者會利用家長會與家長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分享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和成長進展同時,鼓勵家長也能夠積極參與學前教育活動中來,通過手機互動app隨時了解孩子的動態,并且從網絡相冊中對孩子們的各項活動參與水平、參與質量以及日常心理活動情況進行了解,與教師們在共同關注孩子發展情況的同時,借助家園合力的角度加強了對孩子們生活、學習、情感的多維度支持,同時也促進了家庭教育與學前教育的有機結合。
此外,學前教育還能夠在幼兒的德育認知體系構建中發揮重要作用,從理論與實踐融合、引導中,更好地激發其內在體驗,在“德育小故事我知道”“德育四格漫畫”的創作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惡”。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為孩子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培養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促進了身體和運動發展,同時也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為孩子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單縣實驗小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