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大數據領域的就業機會和前景也變得越來越廣闊。更多的學生將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大數據領域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和成就。”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數字產業智能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建軍說道。
15年前,劉建軍來到山西應用科技學院任教。對劉建軍來說,是一次職業的轉換,也是人生的一次轉型。在央企工作時,劉建軍主要從事企業信息化技術研究與管理工作。工作期間,他主持或參加各類科技項目近20項,其中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8項;發表學術論文20篇,編制企業內部書籍2本。獲省級學會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全國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專業委員會一等獎1項,獲企業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省廳級優秀共產黨員和企業級科研獎、優質服務獎、共產黨員先鋒崗、優秀共產黨員、先進集體等榮譽6項。
進入高校教學崗位后,基于其豐富的企業工作經驗,實踐和理論的融匯貫通,深入淺出的課堂教學風格,劉建軍將授業解惑進行了很好地詮釋。
科技學院不同于老八校高校,科研工作正在積極起步。加上科技學院近年來發展很快,教學力量主要以年輕教師為主。為發揮自身科研工作經驗,助力科技學院科研,劉建軍從進校開始,便積極申報科研項目,努力推動科研發展。進校第一年,劉建軍便申報成功山西省教育廳的創新平臺項目“山西省數字產業智能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是科技學院第一次獲批創新平臺項目,也是科技學院首次獲得省級行業技術中心。該項目研發方向直接瞄準國內學術前沿,聚焦市場熱點問題,以成果導向開展科研工作。該項目從智能互聯數字技術、數據決策支持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等三個方向進行研究,力求形成數字產業智能應用的省級行業權威機構。
教學科研兩不誤,劉建軍合理對二者進行了協調,使得二者相得益彰。教學方面,他主要講授課程為《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操作系統》《算法設計與分析》等專業核心課程。科研方面,他主要開展數字技術有關研究及應用,不僅每年都有新項目申報與研發,也在已有項目上不斷推陳出新。其他方面,他每年均組織學生參與各類項目和競賽活動,使學生獲得榮譽和能力的提升。
“一人強,不是強,再強也是一只羊。團隊強,才是強,團結起來就是狼。”所以,劉建軍積極串聯有志于科研理想的各專業教師,共同打造面向校內外全省市場的科研技術團隊。2023年暑期,該團隊正式成立并投入運行。在一個多月的暑期科研工作中,該團隊共申報各類科研項目9項,包括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5項、山西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項目1項、山西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項目2項和企業協同創新的橫向項目1項,估算能夠獲得批準立項約4~7項。同時,申報軟件著作權7項,開發高校成績管理系統1套,指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2項,訪企考察或學術交流多次。
正常的教學活動之余,劉建軍更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思想品德、抗壓能力、交流寫作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他經常教導學生,要安得下心境、耐得住性子,做好自己在校期間的專業學習與科研工作;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里,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下,要守住本心、立足當下,注重把事情做好,享受工作的過程;做事要秉持“奉獻”的原則,少計較得失,用無為的心,做有為的事業;要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同時鍛煉抗壓抗挫的能力。
三尺講臺寫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十幾年來,劉建軍始終在課堂上默默奉獻、教書育人,在實驗室辛勤耕耘、帶頭科研,將才能、知識、智慧、能量奉獻給他最熱愛的教育事業。